德云签到十年,相声满级小师叔 第117节

  那老郭一听,高兴的直拍手:“你可真是我亲师弟。”

  余谦把老郭手扒拉下来:“倒霉倒你身上了,你看你把你师弟都教坏了。”

  “谦哥,那是我教的吗?他本来就这么坏。”

  观众都是笑眯眯的,看着这仨人就可乐。

  而李慕白这个时候一拍桌子:“谦哥省钱这是家传,老余家的门风,出门不捡钱就算丢。”

  老郭也点头:“对,谦哥把钱都穿在自己肋条上,动一动都肝疼。”

  李慕白这时学着那姑娘:“谦哥砍价太厉害,那姑娘也不乐意了,一百直接砍成三十。那姑娘也说了,三十太少了,划不来,怎么着也得八十。”土.

第222章

  下面观众都乐了,这种事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而这个时候余谦一撇嘴:“八十太贵,还得坎。”

  下面观众笑作一团,而李慕白这个时候身子微微低下来,好像是要小声说,其实就是透着这股机灵劲儿。

  “谦哥看那姑娘不同意,立刻就说八十太贵,五十。那姑娘摇摇头,谦哥这个时候一拍胸膛。我是说相声的,我师傅是石福宽。”

  李慕白刚一说完,那余谦一跺脚:“嗨,你跟她说这个干嘛?”

  下面观众笑说一团,刚才就来拿两个人的师父抖包袱,没想到这会又安到这了。

  就是要塑造一个余谦的形象,就是为了占小便宜,把自己的师父都搬出来,也不管这事露脸不露脸六七三。

  那老郭听完一脸的叹息:“谦哥呀,谦哥,你真是为了省点钱不惜把老爷子也拖下水啊。”

  那余谦回过头来:“十几年前我师父不出名,你要说侯跃文还行。”

  余谦这一抖包袱,观众彻底笑疯了,真是一个连环雷啊。

  在仨人上场之前明明就没有对过台词,结果上了场之后还说的这么搞笑,这也太厉害了。

  下面观众哈哈大笑,而李慕白跟老郭两个人一起瞪着余谦,余谦的捧哏就是有这种神奇的效果,说不定哪个时候,就给你来了一个神反转。

  等众人笑完,李慕白赶紧接着讲:“谦哥把石老爷子搬出来了,那姑娘一听。得嘞,给老艺术家面子吧,五十就五十。”

  那余谦一听,两只手一摊:“你看,没想到我师父的名头在这事上还能有用。”

  李慕白嘿嘿一笑:“值三十块钱,要不说你师父是老艺术家呢?”

  那老郭这个时候补了一句:“可能那姑娘平常的客户都是老艺术家。”

  结果老郭在说完,下面又开始叫好。

  这三个人跟包袱不要钱一样,你翻一下,我翻一下,雷子都快把天花板给炸破了。

  后台那些徒弟也是笑的眼睛都没了,这就是神仙打架,他们插不上话。

  因为李慕白跟老郭余谦三个人是一个辈分的,这种玩笑能开,他们作为徒弟可不能开这种玩笑。

  而李慕白等所有人都笑完,接着讲:“那姑娘同意了,这谦哥高兴了。一百直接砍一半,那谦哥把烟屁股往地上一踩。走吧,姑娘,咱去哪儿?那姑娘说你找地方。”

  那余谦这个时候一挑大拇哥:“你看咱对这流程多熟。”

  李慕白学着余谦的样子挠了挠头:“我这没地方啊,要不咱上车里。一转想,又不行,害怕被摩托车怼进来。”

  李慕白又把这个包袱,跟前面扒马褂孔芸龙的包袱和在一块,下面观众笑的脸蛋子都木了。

  两块苹果肌现在已经僵硬的跟水泥蛋子一样,动都动不了,只能用手往下揉,笑的太僵硬了。

  那老郭回头一指余谦:“你看看你们师徒两个人,都有这毛病。”

  余谦一摆手:“我是捷达,比夏利可宽敞不少。”

  现在老哥仨就是一句一个包袱,李慕白把包袱准备好,老郭先翻一遍,然后余谦再翻一遍,每回都是连环包袱,这就看个人的功底。

  你要是脑瓜子太慢,根本就赶不上。

  李慕白这个时候学着那个姑娘的样子:“得了,别上车里了,我有个地方。就在对过,你把车开过来,咱们拐个弯就到。”

  余谦一点头:“你看还是姑娘有主意。”

  李慕白接着学:“那余谦一听这话可不乐意了,什么?拐个弯就到,还开车?费那油钱干什么?走着不就去了吗?”

  老郭点点头:“你看谦哥还是算得仔细啊,说不定这五十块钱交出去,还得赚点什么回来。”

  下面观众现在就是不停的笑,撒娇人每句话都有笑点。

  李慕白现在学着那个姑娘,靠在桌子上:“什么?不开车?你不开车,我走得了吗?”

  说完,那李慕白单脚蹦了两下。

  那余谦一看,立刻大声喊道:“原来是个瘸子呀.. ...”

  而这个时候三个人一鞠躬,返场就算是完了,三个人转身要往回走,下面观众又是恋恋不舍,嘴里面还是喊再来一个。

  那侯爷走上来提醒了一下,说还有点时间,那三个人回到舞台上。

  老郭一招手:“各位,让我们后台这些演员都上来吧,给您见个面。”

  老郭一声令下,今天晚上参与演出的人全都站到台上。像大林子呀,烧饼,这些没有参加演出的就在台下。

  毕竟你没有参加演出,你这个时候上来抢风头,不合适。

  老郭一个一个介绍。

  这个是徒弟小黑,这个是徒弟大楠,这是徒弟张九楠,这个是小白,老狼,还有孔芸龙和老冯。

  一群人站在这儿,观众开始鼓掌。

  而这个时候老郭站在中间:“这要不我们给你唱几句吧。”

  下面观众又开始纷纷叫好。

  “你们想听什么呀?”

  老郭一问,下面众说纷纭。

  “听照花台。”

  “太平歌词,单刀会。”

  “听贵妃醉酒。”

  “休洗红。”

  下面观众各说各的,反正是什么都想听。

  那老郭看看李慕白:“师弟,你说唱个什么。”

  “要不咱们唱个京剧吧。师哥,你的叫小番可是很久没 唱了。”

  那李慕白话音刚落,下面就叫好声不断。这叫小番可是听着过瘾,这得看真功夫。

  老郭回头看了看余谦:“要么咱仨人一人一句吧,叫小番那个嘎调最后落到谦哥头上怎么样?”

  谦哥一听:“我呀?我唱不了那么高。”

  那老郭一笑:“我们给你把调门降低一点,这回让你露脸,你说怎么样”

  谦哥挠挠头:“我怎么听着你不怀好意呢?”

  那老郭一摊手:“你看看,给你机会露脸你还不乐意。”

  李慕白这个时候也添油加醋:“就是呀,谦哥,我们唱都唱习惯了,都没听过你唱,你来一个吧。”.

第223章

  下面观众一叫好,余谦只能点头,然后他指着老郭:“你这个调门得给我放低一点啊。”

  老郭一点头:“错不了。”

  那老郭清了清嗓子,然后直接开口:“一见公主...”

  结果这一开口就是声入云霄,嗓音清脆高昂,那余谦一听,赶紧拦住:“得得得,你这是调门低一点?比你平时的调门还高。”

  那老郭一摇手:“你看我这还专门儿低点儿唱呢。”

  “你这唱我接不上来。”

  老郭一指旁边的李慕白:“师弟,要不你起个调。”

  李慕白一点头:“得了,谦哥,你看我的。”

  李慕白一张嘴:“一见公主...”

  结果李慕白这一张嘴,比老郭的调门还高了。余谦直接越过老郭扒拉了一下李慕白。

  “得了,你俩是故意看我笑话是吧。23”

  下面观众拍手叫好,余谦连连摇头:“你们把调起这么高,别说是我的,谁也接不上。”

  李慕白听完,拿扇子一敲桌子:是吗?

  “对,谁也接不上。”

  李慕白看了看老郭:‘师哥,要不咱唱一回,你起调,我来。“

  老郭一点头:“得嘞,就按你刚才的调门,我给你起一个,你往上走。”

  那老郭一张嘴:“一见公主盗令剑,不由得本宫喜心间,站立宫啊门...”

  这一次老郭的调门比他平时唱叫小番的调门还要高两个度,本来他的原声就够高了,又高两个度,听着让人头皮发麻。

  “站立宫啊门...”

  老郭唱到这儿交给李慕白,李慕白一运气,气从丹田起:“叫~小~番~”

  三个字一出,高音儿来到,声入云霄,下面观众一阵叫好。

  高音嘹亮,但是却不刺耳,这就是戏剧的功底。

  无论是地方戏,还是京剧,都讲究的是个韵律美。

  音高音低都是一样,无论调门多少,这唱出来得好听。

  京剧又不是流行歌,不会炫高音,该是什么音就是什么音。

  流行歌曲的高音有的就是为了高而高,有的人天赋不行,就是硬挤,高音刺耳,而且难听。

  练过地方戏的从来不会这样,因为声音再高,一旦没有了美感,那就是灭顶之灾。

  而李慕白唱完之后,一鞠躬,整台节目就算是完了。时长卡的刚刚好,有返场,还唱了个段子,这可不能再返了,再返真是要超时了。

  本来德芸社就是处在风口浪尖,你演出超时,又给别人留下把柄。

  一群演员鞠躬下台,那李慕白咕咚咕咚先喝两口水,然后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老郭走过来:“辛苦,辛苦,师弟,今天晚上你辛苦了,赶紧回家休息,要不要徒弟送你回去?”

  “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

首节上一节117/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