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味线和尺八,技巧高超的话普罗大众里面还是有不少人买账的,毕竟普罗大众欣赏不来能剧,但还是知道音乐好不好听的。
神宫寺玉藻拿着鼓槌,似乎在做最后的准备啥的。
千代子吐槽:“说穿和服不好吹大号,这穿和服打鼓也不太对味儿吧?”
话音刚落,鸡蛋子就像她对和马预告过的那样,一甩胳膊一扯和服,把和服左肩部分掀开,露出半边肩膀。
她早就用裹胸布把胸缠得严严实实,一点福利都没有给。
但是她这姿态,就有种女侠上阵的凛冽气势,仿佛马上就要拔出刀砍杀几个不长眼的宵小。
千代子:“好吧,现在没事了,气质吻合了,简直就像三国志里击鼓鼓舞关羽去斩华雄的张飞一样。”
日本人说三国志,指的就是三国演义,这就是个翻译问题。三国演义全称叫三国志通俗演绎,日本翻译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拿了头三个字做书名。
“你居然还知道三国志?”和马惊讶的问。
“我看的漫画,因为最近老哥你总说中国的成语啥的,我也对中国有点兴趣了,买菜的时候看到有这个漫画就在书店站着翻了翻。”
“书店的老婆婆没赶你?”
“不会赶啦,我在商店街很受欢迎的。”
和马挠挠头,目光转回舞台。
委员长已经摆出击鼓的架势,然后对伴奏者点点头。
紧接着她就开始敲了。
太鼓有很多尺寸,她这次敲的是最大那一码,不用话筒和扬声器,都能声音传遍整个操场。
是很有精神的鼓呢。
开场先是密而急促的小鼓点,这一般是副奏者用小鼓敲的,但神宫寺直接用鼓棒敲大鼓的边缘敲出来。
尺八演奏家井上名人合着鼓点吹起悠扬的旋律。
和马对太鼓曲的印象,全来自游戏《太鼓达人》,正经的太鼓曲目他根本不知道几首。
这尺八的旋律,他听了也白听,根本认不出来是啥曲子。
尺八的声音逐渐落下的同时,能剧家日下部吼了一嗓子:“哟~~~”
这千回百转的一声“哟”,完美符合很多人对能剧的刻板印象。
这一声结束,代表着太鼓表演的“前戏”到此为止,正片开始。
神宫寺突然发力,打出强而有力的鼓点。
而三味线在这个时候加入进来,接替刚刚那细密的鼓点负担起整个节奏乐器部分。
是的,三味线直接跑去当节奏乐器了,这一般是贝斯的活。
大鼓才是这演奏的主角。
鼓不愧是为战争而生的乐器,和现在神宫寺敲出来的鼓点比起来,太鼓达人里那些曲子,简直娘炮得一塌糊涂。
听完想去砍人的,才是正经的太鼓曲啊。
尺八又适时加入进来,不过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有节奏的吹出了一段一段的固定音节。
根本就是把尺八也当作节奏乐器来用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衬托太鼓而存在的。
逐渐进入高潮部分的时候,横山顾问指挥的吹奏部乐团终于加入进来,大气的弦乐呼应着战鼓。
和马现在不想砍人了,他想骑上骏马,率军冲锋。
只是剑客砍人的程度,用这战鼓上BUFF是一种浪费。
以加BUFF的角度看,这是交战前给全军上BUFF的破阵曲。
神宫寺露着半边肩膀,每一次敲击鼓面,都有汗水从她肩膀上甩出。
这时候的她充满了昂扬的生命之美。
和马身边的千代子也有同感,小声说:“不愧是鸡蛋子,敲鼓都敲得这么好看。”
高潮部分逐渐走向为生,鼓点也渐渐的变回最初那种轻而细密的状态,然后尺八又掌握了曲子的大权,三味线也开始活跃起来。
感觉就是大战结束后,武士们退场,民夫开始打扫战场,拄着锡杖的和尚念着佛经,超度战场上的亡魂。
战死者的武士刀被倒插在地里,一片披风的残片被风吹到了刀把上缠住,像旗帜一样飘扬,就像战死者的亡魂久久不愿离去。
最后,乐曲在能剧家日下部的一声千回百转的“哟”之后戛然而止。
神宫寺玉藻把鼓槌都换到一只手拿着,转身对台下众人鞠躬。
她请来的人齐刷刷站起来,一起对这台下鞠躬。
这时候听呆了的众人这才想起来应该鼓掌。
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操场。
神宫寺在掌声中直接下了舞台,一边走一边扯下绑水袖的绳子这种都会绑成一抽就能把绳结拉开的状态,但做活的时候又得保证绳结不会散开让水袖粘到脏东西。
委员长整上来的团队都退场完毕后,副会长才登上舞台,上来就非常夸张的感叹:“神宫寺学姐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我才知道原来太鼓演奏也可以这么好听,大概是因为神宫寺学姐露了一半的香肩?”
和马不由得皱眉,神宫寺刚刚那裹胸布,缠得那么厚实,一点春光没泄。
她那姿态如此的英姿飒爽,拿来开这种龌龊的玩笑简直是一种亵渎。
这家伙就是典型的,把下流当成幽默啊,和马瞬间对副会长就有了一种油腻中年大叔的观感。
和马再一次确认,这种家伙大概追不到日南里菜,段位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