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 第847节

安在涛听着众人的谈论,沉默良久。突然他扬起手里的报纸,淡淡道,“我看到了东山晚报的一篇报道。说是我们的免费医疗是拍脑袋决策,必将面临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的结果……我知道,现在有人在冷嘲热讽,有人在隔岸观火,还有人批评我们要及时改正这种过于激进的改革,免得最后无法收场……这篇报道说‘房山免费医疗该何去何从?’,大家也说说看,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众人一阵哑口无言,谁也不敢表态。当然,她们也无法表态。免费医疗是安在涛这个一把手强力推进的工作,如今刚刚遇到一点问题就要打退堂鼓,恐怕不符合安在涛的性格。但如果这样强行推进下去,结果又难以预料……

杨华心里暗叹,其实她早就觉得安在涛推进的免费医疗有些太仓促太激进,但这种话她也就是心里想想,绝不敢说出口更不敢表现出什么来。杨华太了解安在涛的性情了,如果在这种关键而敏感的时刻,她突然表露出跟安在涛相左的态度,安在涛定然会极为不满,甚至会由此对她心生反感。

张致恒的心思跟杨华基本一致,而就算是马晓燕,也对免费医疗的未来前景并不看好。从一开始,她就不怎么赞成安在涛搞什么免费医疗。

三人沉默了一会,马晓燕犹豫了一下,还是率先开口道,“安书记,我看,应该在免费医疗制度本身上再做做文章。要不然,我看,提高一下就医和报销的门槛怎么样?很多人是在贪图小便宜,如果在制度上关住这道门,我想……”

“嗯,我赞成晓燕的意见。”杨华见马晓燕开了口,知道自己不能不表态了,如果再沉默下去,肯定会让安在涛心里不高兴。

她心里明白,就算是这是一条黑道,她也只能坚定不移地陪着安在涛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这不仅是安在涛的决策,也是她这个市长极力推动的结果。否认这项决策,就是否认自己。

安在涛扫了众人一眼,对于杨华三人的心思他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挑明。

他淡淡一笑,瞥了张致恒一眼,“老张,你的意见呢?”

张致恒迟疑了一下,“嗯,安书记,我也认为杨市长和马市长的意见很好……我回去以后马上就组织人立即对我们的免费医疗制度进行再论证和进一步讨论完善,争取把所有的漏洞都给堵死,让一些人钻不了空子……”

安在涛长出了一口气,摆了摆手沉声道,“好。就这么办……对于免费医疗,我有三点意见——”

安在涛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见杨华三人都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就又沉声道,“第一,免费医疗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阻力,都要推行下去,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第二,对于全民免费医疗实践中出现的不正当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完善制度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对轻病住院、病愈而不出院的患者,可以规定必要的惩罚性收费措施,规范就医和住院制度;第三,要对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对借全民免费医疗发财的医疗机构,一旦查实予以严惩。同时可通过增加透明度等方式,规制各种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

“省立医院的一个老专家昨天专门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过来,人家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我觉得倒是可以借鉴一下:从诊疗到住院观察、治疗、康复,我们的医改方案中缺少一种单病种付费机制。单病种付费机制可以起到很强的约束作用,当达到病种付费限度时,医生便要提醒患者及时出院,否则将由自己承担此后的医疗费用。而在医疗设施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制度上防止医生过度滞留患者住院的情况……”

“我只是提提思路,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你们去进一步细化落实。总而言之,万事开头难——在免费医疗推进之初的时间里,我希望全市干部都能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谋划策,完善制度改进不足,把免费医疗这一项惠民政策稳步推进!”

“老杨,你和晓燕同志回去会马上组织召开一个全市卫生系统干部会议,传达一下市委的意见。告诉大家,在这个时候,都要给我瞪起眼睛来,谁要是出现问题一概先免职再查处!”安在涛的声音渐渐变得有些阴沉起来,“还有一个事情要注意。没有市里的批准,任何医疗单位和部门,都不允许接受任何外地媒体的采访,任何人不得对免费医疗表态和发表个人看法……这是一条铁的纪律!”

安在涛一连说强调了好几个“不准”和“不得”以及“严禁”,他那微微有些阴森的男中音传进杨华三人的耳朵,除了马晓燕之外,纵然是杨华都忍不住心里凛然起来。

……

从安在涛召集杨华三人开会一直到2月底,省内外媒体乃至很多中央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房山免费医疗”上,一时间,房山成为舆论中心,而“免费医疗”的“房山模式”也旋即成为国内最火爆的热点焦点新闻。

铺天盖地的各种报道和评论见诸于各类媒体,虽然不乏有赞扬之声,但大多数都在质疑和批评。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医疗的本质是保障而并非免费”,这篇批评文章还算是比较柔和——

“像房山市这样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策,当然是出于让尽可能多的民众有病能医的良善初衷,但是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策,显而易见会造成医疗资源的不必要耗费,而医疗资源的不必要耗费又必然会造成财政无力支持,从而导致该项政策最终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赚钱治病、防病也是激发民众工作与生产热情的动力之一,如果看病不需要百姓花钱,难免会消弭工作动力,降低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增加速度,也最终影响到政府财力的增加,对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能力起到削减作用……”

与《经济日报》的评论相比,《燕京时报》的另外一篇社论就显得尖锐多了,将批评的矛头直接对准了以安在涛为班长的房山市委——

这篇社论称“房山免费医疗疑似大跃进”,表示“重大政策出台的时候,除了理想主义的动机,决策部门需要更多现实的思索和科学的考量。一套完善的医疗体系或者任何社会服务体系,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成熟机制。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才是百姓的幸之所托、福之所倚……”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蛋糕。所谓的全民免费的医疗服务其实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纳税人来埋单。既然资源有限,既然财力有限,那么,就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出最大的公平和效率。窃以为,在继续推行医疗公益性的基础上,建立制度性救济体系比免费医疗更重要和可行。譬如专门面向弱势群体的特殊救治制度,再譬如大病特殊救治制度。当看不起病的穷人在面临生命之忧时,当普通患者交不起巨额医疗费时,迅速启动制度性救济,全方位地保障所有公民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

……

与外部舆论的沸沸扬扬相比,房山市里却显得非常平静。虽然医院方面仍然是人满为患,虽然一笔笔财政资金正在通过医保处和医疗办联合签字报销出去,但却没有出什么乱子,一切都在朝着安在涛规划好的目标逐步前进。

而安在涛和杨华也在张致恒地陪同下,连续数日去几家市属医院考察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召开现场会立即解决问题。

第685章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下)

房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不仅是因为免费医疗的持续吸引,有太多的群众跑来扎堆看病,还在于一些人听说今天上午市委书记安在涛和市长杨华带着市里的一些领导正在这里调研,因而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拥挤在了门诊大厅,有的要反映问题,有的在看热闹,还有的想要浑水摸鱼。

一行人被众多群众围堵在了大厅当中,医院的领导站在人群外围急的满头大汗但却挤不进去,而张致恒带着卫生局的一些干部还有市委办市府办的一些工作人员,将安在涛和杨华紧张地保护在圈子里,大声呼喊着让群众散开,现场乱成了一团。

耳边传进嘈杂的声音,安在涛皱了皱眉,向身边的杨华低低道,“老杨,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第一人民医院调研——是谁把消息放出去的?”

杨华叹了口气,摇摇头,“安书记,我也不清楚……看这样子,应该是医院的人……安书记,也难怪他们,我们这些人来,又是车辆又是随从的,就算是医院方面不说,有些人也能猜的出来。”

安在涛哦了一声,向挡在自己面前正在焦急打电话的张致恒扫了一眼,听他正在通知公安局的人赶过来,正想打断他,后转念又一想就没再出言。

不多时,市局的一个副局长亲自带着一干民警赶了过来,很快就将人群疏导分开,将安在涛等市领导一路护送到了门诊部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

众人安定下来,医院的工作人员赶紧给安在涛和杨华等市领导送上茶水,张致恒神色不善地怒视着医院的几个领导,怒斥道,“老张,你们是怎么搞的?安书记和杨市长来医院调研——谁让你们把消息放出去的?嗯?我告诉你们,这件事情非常严重,你们下去以后要马上一查到底,一旦查实,严惩不贷!”

医院的几个班子成员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地站在一侧,不敢反驳。安在涛和杨华对视了一眼,杨华旋即微笑着淡淡道,“好了,致恒同志,还是不要小题大做了……群众听说安书记和我来医院调研,想要赶过来反映一些问题,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来搞调研,本来就有跟一些患者和社会各界代表开开座谈会的准备……我看这样吧,你和医院的同志去组织一下,我们的座谈会照旧举行。”

张致恒一怔,犹豫了一下,苦笑道,“杨市长,今天让两位领导受惊了,这是我工作的失职,请领导批评!至于座谈会,我们其实都准备好了——但是现在,我们是不是换个地方开?要不然到我们局里的会议室吧……”

“批评什么?”安在涛断然摆摆手,“老张,你不要想得太多。我们是房山的父母官,还能害怕跟群众相见?……座谈会就在医院召开,我们哪里也不去。你马上通知开会的各界代表找来,另外也从下面的患者中选一个人上来,我和杨市长今天就跟群众直接对话。”

……

……

张致恒找来的这些与会代表都是事先找好的,当然也按照安在涛的吩咐临时从下面的患者中挑了一个上来。这些代表倒是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有工人,农民,医生,律师,教师,公务员和个体工商户。

待众人都坐好,张致恒这才抓过话筒去朗声道,“各位,今天市委安书记和市政府杨市长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来房山第一人民医院调研免费医疗的开展情况,同时跟我们在座的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热烈的掌声过后,安在涛插话道,“大家不要紧张,可以畅所欲言,我和杨市长今天来,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于免费医疗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批评还是建议,我们都虚心接受……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看看怎么样才能把免费医疗这一项惠民工程推进下去……”

说完,安在涛呵呵一笑,摆了摆手,“大家可以开始了,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嘛!大家不要把我和杨市长当领导,就把我们当成一个听众。我们今天来,就是为了听取真实的意见。”

……

……

一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青年男子恭谨地一笑,“安书记,杨市长,各位领导,我是来自房山市发改委的杨超,我谈几点个人意见,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指正。”

“如果以人均300元医疗费用计算,我们全市400万人,一年下来推行免费医疗大概需要12个亿,需要财政承担的不到10个亿,而按照去年我市的财政收入来看,我们只需要拿出不足十分之一就能实现免费医疗……一年的财政收入可以确保十年的全民免费医疗……如果老百姓因此敢于花钱,那房山经济就会进入一个更加良性的循环——所以,我坚决支持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

杨超说着,面带恭谨的笑容。安在涛暗暗皱了皱眉,虽然杨超算的这笔账倒也真实,不过这个人显然是张致恒提前找来的“托”,机关上的干部怎么敢当着安在涛和杨华的面反对免费医疗?还想不想混了?

一个面容妩媚的女教师模样的人突然插话道,“我是房山一中的教师周海娜。我不同意杨超先生的观点。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急需用钱的地方很多……必须先夯实经济这个基础,才有可能保证民众未来长久的享受发展红利,免费医疗就是这样的红利。如果现在把这么多钱都用在医疗上,短期肯定没问题,但恐怕很难持久。所以是行不通的。”

周海娜的声音不急不躁,张致恒皱皱眉,有些恼火地瞥了卫生局的办公室主任孙海平一眼,心道你这熊玩意儿从哪找来的这个刺儿头?房山一中的老师?

听到有人反驳自己的意见,杨超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下安在涛和杨华的脸色,然后才大声道,“同样是处于转型中,同样面临发展和诸多社会问题需要解决,为什么有些国家就能做到免费医疗,而我们就做不到?要知道他们的财力还不如我们!所以,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是政府是否把民生真正放在优先地位的问题。”

“全民免费医疗看上去挺美,但可持续性呢?由于免费,大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会放大,甚至不排除有人浑水摸鱼……让‘小病大治’成为常态。当恶性的需求膨胀远远超过现有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时,必然会导致医疗服务水平迅速下滑,医务工作者身心俱疲,甚至出现真正需要医治的人得不到及时治疗,更坏的则是进一步助长寻租……看看吧,我们现在的医院就是这种情况。”周海娜冷笑一声,针锋相对,丝毫不退让,看得出来,她似乎是有备而来。

首节上一节847/9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