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 第82节

燕大宿舍区,孟菊的家里。

孟菊慢腾腾地端起桌上还冒着热气的咖啡,抿了一小口。她抬头来望着这个一直躲在幕后的亲生舅舅,这个她世间的唯一亲人,神色有些淡漠。

她姓孟,随父姓,而他却姓赵,是如今权势赫赫的当朝大首长。她的母亲是他的幼妹,当年,她母亲支援大西北在西部某县的一家钢厂工作,跟同厂的工人孟刚相恋。因为孟刚家庭成分不好,这婚事遭到了赵家的强烈反对。就是她这个位高权重的舅舅,严命她的母亲跟她的父亲分手——同时,还通过了钢厂的组织给她的父亲施加压力。

而那个时候,两人已经偷偷地领了结婚证。痛苦之下,孟刚一时想不开,竟然跳了厂里的人工湖。噩耗传来,孟菊的母亲痛不欲生,而这个时候,孟菊的母亲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后来,孟菊母女被赵家安排出了国,在国外生活。虽然赵家对母女俩个百般看顾,但母女两人还是耿耿于怀,直到临终之际,孟菊的母亲都没有原谅她的哥哥。

而孟菊就更不用说了,她后来虽然回了国,但是却拒绝回赵家住,宁可住在教工宿舍楼里,也坚决不跟赵家人有任何来往,也不承认是赵家的人。现在她还能让赵老进门,在刚回国的第一年,他也不知道吃了她多少闭门羹。

对于这个外甥女儿,赵老一直怀着一份深深地歉疚。他叹息道,“丫头,当年也并不完全都是舅舅的错,要知道那个年月……”

孟菊冷笑一声,“不要说了,我要休息了,您自便吧。”

孟菊逐客,赵老并没有生气,只是突然笑了笑,“丫头,你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不出国了,是不是还是因为放不下那个孩子,你放心,这一回,舅舅非但不会反对,还会——”

孟菊盈盈起身来,“那是我的事情,不用你们赵家管……”

她虽然态度很强硬,但赵老却分明得到了他需要的东西。他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来,“喏,这孩子马上就要进京参加青干班了,你有空可以跟他多聚聚。”

孟菊一怔,俯身望去。

翻到第三页上,见安在涛三个字赫然在目,孟菊眼神中不自然地发散出几丝柔情。冤孽啊,她伸出葱白一般的纤细手指头来轻轻地在安在涛的名字上划着圈圈,心神摇荡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她对自己爱上了一个小自己十岁的学生感到很惶恐,但到了后来,她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只要——然而,还没等她来得及跟安在涛挑明这事儿,她本来是打算等安在涛毕业后再表白的,但结果却被夏晓雪拔了头筹。看到安在涛和夏晓雪如胶似漆恩爱非常,她心里的痛楚可想而知。

本来以为,安在涛和夏晓雪都离开了燕大,自己心里的这份感情就会随之慢慢淡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法自拔。所以,她决定要出国远走异国他乡。但是,这样的决定,在见了安在涛之后,就隐隐开始动摇。

她舍不得他,舍不得走了……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一向自矜自持的她,竟然忍不住要向他投怀送抱了——一念及此,孟菊心里就百味杂陈,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儿。

……

上午九时许,刘彦换上了一件紫色的防寒服,将乌黑的长发用一个棕红色的发夹束了起来,又围上了一条雪白色的围巾,出门打车直奔国家新闻通讯社的办公大楼,她要去领取一个奖项,跟安在涛一样,她也获得了98年度的公共新闻传播奖二等奖。

一向骄傲的刘彦,对于获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她认为自己获奖是实至名归,只是她同时又有些气不过。对于同样获奖的安在涛她心里很不以为然,他算什么?进入媒体不过半年,不过是地方小报的一个小记者,机缘巧合之下写了一篇马屁报道,竟然还荣获了国家新闻最高奖项的一等奖,而她也才拿了个二等奖。

在办公大楼外面遇到了安在涛,她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安在涛毕竟对她有过一次救命之恩。她出身豪门,家教良好,人虽然骄傲但却很有教养,她定了定神,主动向安在涛打了个招呼,“小安记者,你好。”

安在涛回头见是她,也有些意外,便笑了笑,“刘记者,你好。”

刘彦点了点头,“上回蒙你相救,还没有正式地感谢你呢——这样吧,今晚我请你吃饭,算是谢过你的救命之恩哩。”

安在涛哑然一笑,“这就不必了,一点小事而已嘛。”

刘彦心里暗笑,你推辞是更好,她不愿意再跟安在涛“纠缠”下去,也不再坚持,匆匆而去。

而经过了一番程序领完证书和奖金,她又匆匆赶去了央视。下午一点多,她要接受央视某新闻栏目的现场采访做嘉宾,话题正是她采写的报道——关于张建筑的故事。

她万万没有想到,当她赶到央视进了三楼的演播大厅之后,竟然又看到安在涛也赫然作为嘉宾坐在台上。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的休闲西服,下身一条藏蓝色的裤子,西服里面配着一件紫色的羊毛衫,整个人看上去英挺飘逸。

怎么又遇到了他?刘彦简直就有一种无力感和窒息感。

好半天,刘彦站在演播大厅门口跺了跺脚,恨恨地咬了咬牙。真是冤家!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大抵就是这种情形了。而刘彦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几天之后中央党校开班的青干班培训上,他竟然还是她的同学。

“刘记者,来了,就等你了——”一个年轻的女导播赶紧过来招呼刘彦入座。

刘彦定了定神,昂首走了过去。坐在了聚光灯下放着的沙发上,与安在涛一左一右,而中间则是央视的著名美女主持人阿忆。

……

……

阿一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高材生,一毕业就进入央视当了一档新闻栏目的主持人,短短几年间声名鹊起,已经成为央视的台柱子之一。

阿一微微一笑,先面对镜头说了一番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才将妩媚的脸庞转向两位嘉宾,朗声道,“观众朋友们,走入我们现场演播室的是两位知名记者,一个是经济日报的记者刘彦小姐,一个是滨海晨报的首席记者安在涛先生……”

刘彦面对镜头优雅地道,“观众朋友好,主持人好。”

而安在涛则只是微微一笑,面对镜头点了点头。

“观众朋友,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前不久,滨海……如何让英雄流血不流泪?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两位嘉宾的见解——刘彦小姐,你是第一个采访张建筑的新闻记者,请问你在采访的过程有什么感受?”

阿一向刘彦点头示意。

刘彦稍稍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子,娇俏的脸上变得有些凝重,“这又是一个让人不忍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张建筑的遭遇在社会各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都在反思一个问题:英雄救人,谁救英雄?张建筑在病重之时,曾经求助过有关部门,但不知何原因,求助信均石沉大海;而被张建筑救出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去关心张建筑的困难,已让人心寒,可更有人反不承认是被张建筑所救,并胡说救人者是为了得奖金,简直是天良丧尽!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就这样——张建筑在冷漠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跟她的报道一样,刘彦的话锋直指滨海市的有关部门,谴责有关部门的麻木不仁。这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却实在是有些激进了。

阿一笑着向安在涛道,“请问安记者,你是滨海晨报记者,想来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请问你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

安在涛点了点头,嘴角浮起一丝淡定的笑容,他瞥了一眼旁边嘴角上翘骄傲如公主一般的刘彦,“近日,农民张建筑之死经广泛报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这位滨海南部山区的农民勇救21条生命,因此染病之后却无人救助。他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我注意到许多媒体对该事件的评论,要么是对‘善者获恶报’以及‘人情冷漠’的道德批判,要么痛心于英雄流血又流泪救助机制缺失……像刘彦刘记者所言的,大家多在悲愤于一个英雄的死,悲愤于‘我救19命,而无人救我命’的残酷遭遇……张建筑是一个救人英雄,英雄不该在无人救助中死去……云云,其实我并不这么看。”

刘彦皱了皱眉,插话道,“安记者的意思是说,张建筑不是一个救人英雄了?如果救了21条生命的人还不能称之为英雄,谁才能配上英雄的称号?”

安在涛淡淡一笑,“我认为,张建筑之死不是一个英雄之死,而首先是一个人之死。请问刘记者,假如张建筑没有救人,没有救人的壮举,那么,他就该因为患病无钱医治而悲惨死去吗?”

“所以,我认为张建筑的悲剧体现了:一个贫困农民因为无力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而死。他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英雄。他所奢望的,不过是免于死亡的恐惧,而不是我们在事后喋喋不休地给予其高规格的英雄荣誉……”

安在涛款款而谈,他虽然没有直接针对刘彦的观点,但话里话外却对刘彦的观点展开了反驳。更对她后来连续发表后续报道,追问什么英雄之死的尖酸刻薄进行了某种嘲讽。

刘彦哪里还能听不出来。她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沉下来,但阿一显然对安在涛的观点更加认同,这又让她感觉非常不忿,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紧紧的交叉握紧了起来。

阿一笑了笑,“安记者说得太好了——观众朋友们,是的,张建筑首先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其次才是一个救人的见义勇为者……”

刘彦紧咬牙关,插话道,“主持人,我保留意见——张建筑首先是一个英雄,其次才是一个农民。”

安在涛嘴角一晒,笑了笑接过话茬,“张建筑之死,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是个一贫如洗的农民,因为难以承受高昂的医疗费,这两者才是夺去金有树生命的元凶——至于有关部门的作为迟缓,那终究是一个客观因素。再者说了,如果张建筑没有向政府写信求助呢?还有媒体会关注他的事情吗?所以,他向谁求助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并不是主要的问题,问题在于——”

安在涛的话还没说完,刘彦立即忍不住冷笑一声,要不是在电视台参加节目,她肯定会跟安在涛当场争执起来,“照安记者这么说,有关部门就没有点责任了?”

“没有这样说,我只是在说张建筑之死的主因——缺失的其实不是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而是一种转向的救助制度,一种扶贫医疗保障机制……”

……

……

安在涛的神情很平静,他慢条斯理地回应着刘彦的反问,而刘彦在经过了最初的激动之色,也明白这是在做节目不能有失风度,神色也冷静下来,只是她仍然在试图反驳安在涛的观点。

首节上一节82/9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