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 第800节

周兰兰作为央视的一线记者,再加上家里有些背景,所以也没怎么把邹同这个市委常委和房山这个地级市放在眼里,再加上开始见面时邹同的“好色表现”让她心里很反感,所以她的性子也起来了,丝毫不肯让步。

如果邹同知道周兰兰心里竟然认为他好色,没准会被气得吐血。他的表现,不过是面对一个美丽年轻女性时一个男人的正常表现。

恼羞成怒之下,邹同拂袖而去,却吩咐人将周兰兰三人给关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不允许他们离开。嘱咐周数跟周兰兰三人交涉,一定要让她们交出录像带或者重录节目。

擅自“扣留”央视记者,这……周数一看事情不妙,就暗暗提醒邹同,是不是应该向市委安书记汇报一下。邹同没好气地摆了摆手,扬长而去,“你跟安书记汇报吧……说说她们的情况,她们这样子摆明了是来找碴的!”

周数无语,望着邹同气呼呼离开背影皱了皱眉,他明白,邹同这肯定是亲自找安在涛去了。自己如果再给安在涛打电话汇报这事儿,肯定会彻底得罪邹同。这种让顶头上司忌讳的事情,终归是不能做的。

……

……

竟然被关在了房山市纪委书记的办公室里,由市纪委的几个工作人员给监视着,周兰兰三人心里的怒火可想而知。不过,生气归生气,其中一个女记者王晓萍也暗暗有些奇怪地向周兰兰低低咬着耳朵,“兰兰姐,你今天是怎么了?好像是故意找他们的茬吗?我们是来做正面报道的,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吧……”

周兰兰淡淡一笑,却没有解释什么。王晓萍见她不肯说,也就叹了口气,又道,“我们得想办法跟台里联系一下,他们太可恨了,竟然敢非法扣留我们!”

周兰兰清澈如水的目光投向了窗外,目光摇曳,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642章 女记者和安书记不得不说的故事(上)

“小涛,妈妈和竹子要回国一趟,去参加我堂兄儿子的婚礼。人家都给我说了好多次了,打了好几次越洋电话,我要是不回去的话,心里总是有些过意不去……”电话里,安雅芝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柔。

安在涛皱了皱眉,轻轻道,“妈,我是盼着您回来的。但是回来就回来好了,没有必要为了他们那个什么婚礼专门跑一趟吧?”

安雅芝笑笑,“也不是专门跑一趟……顺便回去要看看你,看看小菊的孩子,我这当奶奶的,还不留在媳妇身边帮着带带孩子?心里不踏实的。”

“妈,您忘了以前……”

安在涛的话还没有说完,安雅芝就轻轻叹了口气,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小涛啊,人要往前看呐。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也不能怪谁。总之你现在大小也是一个领导了,心胸要大一些嘛!好了,长途电话贵呢,妈妈挂了啊,三天后的飞机,你不要去燕京接我们,我都跟孟菊和晓雪说定了。”

说完,安雅芝就挂了电话,再也没有给儿子留出“反驳”她话的时间来。

安在涛叹了口气,暗暗摇了摇头。心道,既然母亲都想开了,自己又何必跟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正如母亲所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终归不能带着仇恨一辈子。况且,安家母子与安家人的恩恩怨怨,还远远谈不上什么“仇恨”二字。

安雅芝父母的老家在高览县马桥镇安家村。虽然安家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大家族,但因为安雅芝未婚生子,安家人都引以为耻,自打安雅芝的父母相继亡故后,安家人就跟安雅芝母子断绝了往来。

安在涛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在他上大学之前,安雅芝为了分到滨海二中母子俩居住了十几年的那套房子,为了缴纳数千元的集资房款,因为手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她便厚着脸皮去了一趟老家,想找老家的几个亲戚们借点钱,但却被羞辱了一顿哭着回到滨海。要不是安在涛接受了民泰老板路逢春的那一笔一万元的助学款,安在涛母子连现在那套房子也住不上。

安在涛大学毕业后,进了滨海市委工作,成了当时滨海市市委书记杜庚的秘书,那一年,安在涛和未婚妻夏晓雪曾经陪着安雅芝回过一次老家,参加了一次安家亲属的婚礼。安在涛现在回想起那时,在想想现在,恍若隔世,一时间心情感慨情怀激荡不已。

只要母亲高兴就好。安在涛收敛心神,默默地想着。

突然,办公室的门外传来密集地敲门声,安在涛一怔,皱了皱眉,心道是谁这么不耐烦?

“进来。”安在涛沉声道。

门被推开,邹同气呼呼地走了进来,急促道,“安书记,非常抱歉,我没有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请领导处分我吧。”

见邹同竟然有些耍小孩子脾气的味道,安在涛也是一怔,旋即起身笑道,“老邹啊,咋回事?来来,坐下说话。”

邹同急不可耐地将情况说了一通,也没有夸大其词添油加醋,只是说这央视的女记者来意不善,不能就让她们这么走了,否则的话,一旦让她们的报道上了央视还怎么得了?他个人出丑尚在其次,主要是会给市委和市里摸黑。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他也没有料到会出这种意外。思前想后,他觉得邹同说得似乎有些道理,央视这三个记者应该是来意不善,打着做正面报道的旗号,其实是想做负面新闻。不过,这又能如何?安在涛并不怕舆论批评。本来他搞的这个“公开权力清单”本身就已经是舆论争议的事情,他还怕央视批评?

问题的关键在于邹同的那番话,如果真被曝光,确实是有损房山市委领导的素质和形象,同时也会伤害民心。

但这样就能“拘禁”人家媒体的记者,还是央视的记者?!

“我日,真是给老子添乱。”安在涛心里不满,暗暗瞪了邹同一眼,嘴上却淡淡道,“好了,老邹,你先消消火气,你留下,我马上过去一趟。”

说着,没等邹同反应过来,安在涛就起身匆匆出了办公室,叫上了常务副市长杨华,市政府秘书长彭军,在车上往市委赶的时候,还让彭军给市委副书记马德胜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也过去市纪委邹同的办公室。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周数站立难安,在邹同办公室外边走来走去,神态焦灼。非法扣留人家媒体的记者,时间越久,市纪委就越加难以收场,怎么办?他不断地问自己。本来已经戒了烟的周数,从隔壁的办公室找了一盒烟,烦躁地点上了一根烟深深吸了口,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赶紧掐灭了烟头,扔进了垃圾桶。

正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安在涛、杨华、马德胜三个领导带着几个人大步流星地向这边赶了过来。

“安书记,马书记,杨市长。”周数赶紧上前打招呼。

“怎么回事?”安在涛没有废话,扫了周数一眼,皱眉沉声道。

“是这样的,安书记。”周数赶紧恭谨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小声说了一遍,与安在涛从邹同那里听来的倒也差不多。安在涛沉吟了一下,摆了摆手道,“周数,她们现在就在里面?你们还让纪委的人看着人家?荒唐,胡闹!赶紧把人给我调走,走,老马,老杨,我们三个一起进去给人家道个歉!”

安在涛正要带头进去,杨华轻轻扯了扯他的胳膊,轻轻道,“老领导,要不我和马书记进去吧,您一会看看情况再说?这种事情,没有必要让您这个主要领导也出面了……”

安在涛摇了摇头,淡淡道,“我来都来了,就进去跟她们见一见。我是记者出身,跟她们可能会好沟通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误会一场,只要消除了误会也就没啥了……”

第643章 女记者与安书记不得不说的故事(下)

安在涛打头,杨华和马德胜随后,三人一起进了邹同的这间办公室。办公室里,正在“监视”央视女记者周兰兰等三人的几个纪委的工作人员,突然见了市里的三个巨头进来,顿时慌了神,变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安书记……”带头的一个工作人员刚迎上来恭谨地打了一个招呼,便被杨华摆了摆手斥道,“你们这是干什么,赶紧离开。周数,给三位记者同志泡茶。”

周数向几个工作人员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们赶紧离去,那几个纪委的工作人员便灰溜溜地离开。周数笑着给周兰兰三人倒茶。周兰兰三人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只有周兰兰深沉的目光不断地在安在涛的身上来回逡巡,目光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三个央视记者大刺刺地坐在那里,自己这三个市领导已经进屋,但她们却连起身都不起身,基本的礼貌都没有。杨华暗暗皱了皱眉。不过,终归是自己人理亏,杨华也不能再去计较这些。

上前一步,笑了笑道,“周记者是吧,我是房山的常务副市长杨华,这位是我市市委书记、市长安在涛同志,这位是市委副书记马德胜同志,我们三个听说了情况立即赶过来……无论如何,他们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三位记者表示真诚的歉意……”

周兰兰这才起身来望着杨华淡淡一笑,“我们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既然三位领导亲自来道歉,这事儿就算了。对于某些人的无理无礼行径,我们可以不计较。”

“但是——我们来采访,未必就一定是正面采访,我们这个节目的定位是新闻深度报道,不可能出现单方面唱赞歌的事儿,所以,适当的批评内容是必须和必要的……所以,请几位领导原谅,里面我们采访到的一些真实内容,不能删除,抱歉了。”

“当然了,个别人的不恰当言论,我们在节目剪辑的时候,会删除的,一定不会忘记给地方领导同志留面子的。”

周兰兰的声音很柔和,虽然她与杨华站在那里面对面说话,但杨华总感觉这个女记者的目光投射在自己身后的安书记身上。

女记者王晓萍这个时候也插嘴道,“是啊,我们的报道是纵深报道,不是给哪个地方唱赞歌的。”

杨华又皱了皱眉,正要再说什么,却被安在涛一个眼色给止住了。安在涛上前去,微微笑着伸出手去,“你好,周记者,我是房山市委书记、市长安在涛,我也是记者出身,咱们算是半个同行!”

“我们不怕批评,无论是我们这些市里的领导,还是房山市委市政府这一级党政组织,亦或者是房山市的各级党政干部,都不怕批评。我们能接受正面报道,同样也能正确对待负面报道。具体到本次政务公开和公开权力清单的事情,无论是我们市里内部还是社会外部大环境,有质疑的、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我们热烈欢迎外界的批评指正,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种改革探索尝试,制度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瑕疵,还需要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在公共有效有力的监督中,予以完善进步。”

安在涛微微一笑,“所以,周记者的节目如何,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我们绝对不会做任何的干涉,这是媒体的新闻报道自由,我们尊重你们的工作。不过,我们同时也希望媒体能理解我们这些地方官的工作压力和难处,如果可以的话,批评要尽量地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戴着歧视的墨镜!”

周兰兰凝视了安在涛良久,这才慢吞吞地伸出自己的手去,淡淡道,“安书记年轻有为,声名远播,周兰兰在京城就已经久仰安书记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首节上一节800/9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