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 第767节

安在涛也站起身来,淡淡一笑,“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信息公开,强调引入公共监督,我们这一次的市长助理公选,经过了市委和省委组织部的同意,在组织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公选走到今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支持参与……民主的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无法再走回头路了。”

宋迎春哼了一声,怒视着安在涛,“依在涛同志的意思,就是要所谓的民主不要组织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党管干部的原则置于何地?今后再提拔干部,我看也不用市委研究考察了,让在涛同志组织一次电视直播就完全搞定了……”

安在涛嘴角一晒,“宋书记,这完全是两码事,怎么能混淆一概而论?党管干部的含义很广泛,不仅是提拔还有管理,公选出来的干部,一样是由组织管理,这有什么错吗?况且,不管是民主公选,还是组织考察提拔,都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都不能弄虚作假。听宋书记的这话,好像是党管干部就可以弄虚作假了?”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让步,在杨华办公室里顶起牛来。杨华无奈地望着两人,插不上话也不敢说什么,只得任由这两位市里的党政主官继续“辩论”下去。

“我们开展公推竞岗和公开选拔,就是绝不让那些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的人进到领导岗位,绝不让那些庸官、昏官、懒官进入领导岗位。”安在涛摆了摆手,沉声道,“(公选使)跑官成本大大增加。要想晋升,应该更多考虑的是怎么做好工作,完善自己,而不是花费大把时间与精力搞好人际关系。这样,必将对干部形成一种新的压力与导向:从谋人到谋事,从跑官到为民。”

“中央最近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一词在中央的报告中出现了60多次。总书记强调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我们推进干部公选的制度化尝试,就是贯彻中央和省委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

“中央在去年年初第一次提出了干部人事改革的八字方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对公开选拔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以公选破政改之题,是在既有制度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既符合中央精神,在更高层次上扩大民主,于情于理于法都有依据。”

安在涛继续侃侃而谈,“从制度层面观察,这次的创新是一个制度优化重组的过程。公选的5大环节(民主推荐、驻点调研、演讲答辩、民主测评、能力测评),都是以往的常规武器;最后的一锤定音,也还是市长办公会讨论、市委全委会投票决定,党管干部。有何不可?”

论起口才,宋迎春根本就不可能是安在涛的对手。而论起对于党内制度和政策以及中央文件精神的把握和吃透,宋迎春面对安在涛这个具有信息优势的重生者,也落了下风。

安在涛侃侃而谈犹如暴风骤雨,宋迎春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临了,宋迎春怒冲冲拂袖而去,将杨华的办公室门摔了个震天响。

杨华呆滞地望着门口,而安在涛却坦然走出门去,轻轻为杨华带上了门。

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安在涛嘴角浮起一抹坚持的笑容,他自问所作的任何事都不怀私心,都是为了推进工作,都是为了在政策允许的框架内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绝非是单纯地与宋迎春争权夺利。

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心里怀着一份坚持,他又何惧一个宋迎春!

事实上,本次的干部公选推进到这个程度,民主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以后不知道如何,但是这一次,涉及这一次的市长助理公选,如果推选出来的结果不能让公共社会满意,必将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

安在涛既然开了这个头,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可能走回头路。

至于黄秋生的时期,至于穆韬的面子问题,要说安在涛一点也没有考虑,一点也没做思想准备,那也不可能。对此,他心里早就有了对策,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意打开这个锦囊施行这条“妙计”的。

他刚进门,随后杨华就又走了进来。对于方才的事情,作为杨华来说,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黄秋生的事情,她事先也并不知情,就是从刚才安在涛和宋迎春的“争辩”中才听懂了一些,吃了一惊。她坐在办公室里想了一会,觉得有些不安稳,就想来打探一下安在涛的真正态度。

要知道,得罪了宋迎春或许问题不大,因为杨华知道安在涛的背景很强大,杨华前一段去燕京,从某中央部委的一个熟人那里得知了安在涛媳妇夏晓雪经营的龙腾集团背后的一些背景,这是杨华坚定不移站在安在涛身后的主要因素。

但是宋迎春却比不得穆韬,穆韬毕竟是省委常委领导,为了区区一个黄秋生,得罪省委领导,有些不太明智。如果穆韬迁怒下来,没准也会牵连到她这个常务副市长。这是杨华的一点小心思。

见杨华进门来,安在涛心知肚明,淡淡笑道,“老杨,你还有事?”

杨华犹豫了一下,恭声笑道,“老领导,我就实话实说了。我觉得,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黄秋生得罪了省纪委的穆书记……”

安在涛脸上的笑容一敛,扬了扬手,意味深长地道,“老杨……在有些时候,别把领导想得那么没有风度,穆书记是什么人?这么大的领导会看不透这点破事?呵呵,行了,你先回去吧,我头有些疼,要静一会。”

……

8月7日晚上,房山电视台播放的专题节目中出现了这样一项数据:全房山有10万个家庭、50万以上人口在这个普通工作日的上午收看了房山市本次市长助理公选电视直播。

当晚的另一条新闻是说某女记者深入社区,房间里聚集了几个收看电视直播的中老年女性市民,其中有人用小本子记录候选人在演讲中的承诺,“用来和他以后的作为对应”。

而在电视台门口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显然也知道公选电视直播的事情,他问记者哪个人能当选,“听电台直播,好像姓周的那个人不错。”

而第二天,省内外乃至中央各大媒体都对房山的干部公选电视直播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全都是正面的赞赏之声。

《东山日报》发表社论,对房山公选模式大加赞扬:“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积跬步而至千里。并且,我国改革的基本模式就是,地方试验取得成功,获得中央认可,成为全国性的政策、法律。官员公选也正是从地方的零星实践汇集,上升为正式的制度的。因此,我们乐观地期待,改革者以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用地方的突破推进全国的制度变革,在更高的层面上推动全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官员亮相直播间,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政府形象和官员形象。不论是直播时的承诺和表态,还是竞选时的演讲与答辩,对公众而言是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回归,对官员来说则意味着践诺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盼望更多的官员能在直播间亮相。”

“直播考核蕴含了这样一种监督理念——变过去的向少数人述职为现在的向多数人述职,变向上述职为向下述职,这体现的正是大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监督理念。可以说,这种开放式的述职方式越普遍、越深入,公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就会越高,政府的凝聚力才能更强。因此,笔者期待,让直播考核来得更普遍些,更多样些。”

……

……

如是的舆论褒奖充斥于各地媒体版面之上,房山市在干部公选方面以一种高调和积极的姿态进入了公共视野,其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政治影响也超乎了安在涛的预料。

第616章 孤家寡人宋迎春

8月14日,为期一周的公示评议结束。没有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综合排名依旧为:周军,庄宁,古云兰,蒙陶,孙吉,黄秋生。周军排第一,黄秋生名列榜尾。

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华主持召开了市政府公选办最后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上报市委常委会投票选拔的最后名次和名单。先民主后集中,这是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即便是公选也不能例外。民主公选出来的结果,最后还要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后交组织部下达任命。

最后三名黄秋生和孙吉、蒙陶实际上已经被变相淘汰。因为本次市长助理公选提拔的名额为三人,所以,市委常委会上的投票其实就是一种走过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个市长助理就是前三人:周军、庄宁和古云兰了。

开完会,杨华匆匆拿着最后的名单走进了安在涛的办公室,市委常委会马上就要举行进行最后关头的投票,在开会之前,两人有必要先通通气,交换一下意见。

“老领导,这是公示评议后的名次名单,名次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周军综合排名第一,庄宁,古云兰和蒙陶随后。黄秋生和孙吉还是在末尾。”杨华将手里的名单递了过去,安在涛接过匆匆扫了一眼,沉默了起来。良久,他抬头来望望墙上的挂钟,见已经是10点半多,距离常委会召开还有半个小时,就笑了笑道,“走吧,快要开会了,咱们路上说。”

杨华点点头,“行,老领导,我坐您的车吧,我的车大修去了。”

安在涛摆了摆手,“走,得抓紧了,别让其他的同志等急了。”

两人匆匆下了楼,司机黄韬早已将车停在楼下等候着。安在涛上了后面,杨华坐在了副驾驶位置上。等黄韬把车开动,杨华才回头来望着安在涛,脸上的神色多少有些担忧,“老领导,会上是不是……”

杨华欲言又止,安在涛笑了笑,虽然没说话,知道她想要说什么,心里在担心什么。无非是担心宋迎春会在常委会上“使绊子”,导致本次公选结果泡汤推倒重来。宋迎春毕竟是掌握干部任命大权的市委书记,如果他执意要将黄秋生或者排名靠后的某某人提拔起来,毫无疑问,本次公选不仅做了无用功,还会失去基本的公信力。而一旦如此,市政府和安在涛这个市长的形象将会受到重创。

想起当日安在涛和宋迎春在自己办公室的一番“针尖对麦芒”和不欢而散,杨华就不能不担心。

安在涛保持着异样的沉默,杨华便不敢再说什么。两人一路沉默无言,很快就赶到了市委。上了楼,推开会议室的门,见除了宋迎春之外,其他的常委都已经到场。

见安在涛和杨华进门来,市委副书记宋子临欠身摆了摆手招呼道,“在涛市长,杨华同志,来了。”

安在涛呵呵一笑,“老领导,同志们,大家来得忒早,我们两个倒是来晚了。”

安在涛对宋子临一向非常尊重,这让宋子临这个马上就要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心里很满意。杨华唯安在涛马首是瞻,安在涛尊重宋子临,她自然也不敢怠慢,赶紧笑着跟宋子临和其他的常委打招呼。

政法委书记郑方竟然起身热情地跟安在涛打招呼,“安市长,杨华同志。”

郑方刚刚靠拢了安在涛一边,这个时候自然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安在涛强化联盟关系的机会,安在涛已经坐下,见郑方起身,也笑着起身掏出烟来给郑方递过一根,“老郑,昨晚的酒不要紧吧?我看你临走的时候,可是站都站不住了……啧啧,你的酒量不行,真的不行,我原来还以为你是装的,后来才发现,你这酒量简直就是……”

昨晚安在涛宴请省发改委和省政府办公厅的人,为了资河开发区升格的事情。安在涛除了让冷梅和杨华参加之外,还特意邀请了郑方。

郑方嘿嘿一笑,“安市长,咱老郑啥都行,唯独这酒量不行……”

市委秘书长马德胜笑着插了一句,“老郑现在锻炼得还成吧?想当年,我们两个在谷澜县搭班子的时候,这家伙可是一瓶啤酒就钻桌子的主!”

“你这老马,净揭我老底。”郑方指着马德胜故作不满地皱了皱眉。

首节上一节767/9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