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 第654节

安在涛就这样侃侃而谈,给在场华商灌输着虚无缥缈的“大道理”,众人尽管一肚子“怨气”,但却无言以对,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

安在涛定了定神,长出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有些激动了。而坐在他身边的冯清和孙继红都不禁暗暗苦笑,心道这理性得近乎冷酷的安主任,竟然还有这样书生气的一面?

众华商面面相觑,觉得很是可笑。大老远赶了来,竟然是为了听眼前这位年轻的官员上政治课?可笑!

“话题扯远了。不过,我们确实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异国他乡生存和发展,我们怎样才能维护和保护自身的利益?”安在涛立即回归正题,淡淡一笑,目光凛然地望着众人,“下面,大家可以充分讨论一下,面对现实,面对R国税警的无赖查扣,我们该如何应对?”

还是刚才那个三十多岁的华商主动开始说话,看样子,他是莫城华商里的一个头面人物。

“安主任,事情是明摆着的。一切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灰色清关。一双价值30元的鞋子,如果按照正规渠道走,清关费为30元,而R国清关公司则收取我们30元以上的清关费。也就是说,对于国内企业来讲,与清关公司合作费用根本就没有减少,只是货运到达时间确实缩短了很多,快时只要三四天。”

“我们也非常希望通过正规渠道光明正大地进入R国市场并得到R方应有的保护,但是R海关官员腐败,且办事效率极低”,说到这里,这男子非常气愤地摆了摆手,而坐在他身边的一个40左右的中年富态女子随声附和道,“是啊,安主任,如果走海关,我们的货物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也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这么多年来哲州企业的货物进R国都是通过清关公司走的,这在R国也是早就被各方默认的事实,他们这样查扣,摆明了就是趁火打劫。”

另外一个年轻的艳丽女子也点点头,接口道,“我们盼着国家能跟我们华商出出头,向R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

安在涛淡淡笑着,却向薛刚低头过去小声问了一句,问了问刚才那男子的姓名以及所属企业名称。

“蔡任生蔡经理吧?”安在涛抬头望着蔡任生,“你来自哲州的宁力鞋业是国有制造大厂,听说这几次你们遭受的损失最大?”

“是啊,安主任,这几年我们厂里的损失加起来起码价值人民币5000万以上了。”蔡任生也不知为何,突然有些不敢正视安在涛那清朗的眼神,微微侧过头去。

“各位,灰色清关的问题由来已久,说实话,虽然国家已经不断通过外交渠道跟R国政府展开磋商和谈判,但短时间解决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华商也要紧密配合政府的行动,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自我保护行动——既然不通过灰色清关就无法经营进行贸易,那么,就暂时不要出货来R国嘛!短时间内,减少乃至暂时取消向R国市场的出货量,我看完全可行嘛……给R国人一点压力。”

安在涛的话还没有说完,坐在蔡任生旁边的中年女人就忍不住插话道,“安主任,这怎么行,如果不出货,我们的利润会大幅下滑的。现在,R国市场是我们的主要外销市场吗,如果失去了这个市场,企业怎么承受得了?”

众人纷纷开始附和。

安在涛慢慢起身来,淡淡一笑,“那么,按照你们的逻辑,就是要飞蛾扑火喽?明知灰色清关是一个陷阱,但还是要义无反顾地跳进来?就是赌博,碰运气?既然如此的话,你们不断向外交部和商务部求援作甚?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嘛?”

“外交渠道的斡旋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我希望华商本身也能抱团取暖,利用自身的方式,给R国人施加一点压力。暂时让渡一些利益——这种小损失,也是为了保证将来的长远利益。”安在涛突然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扫了众人一眼,“我知道各位所在的企业都是大企业,财大气粗,这么一点损失还是能承受得起的。但,很多个体华商却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

“其实R国政府也知道灰色清关致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但打击起来却困难重重。一则直接和间接参与华夏与R国民间贸易的R国人很多,如突然关闭会导致很多人的失业;二则灰色清关已存在十几年,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链。”安在涛目光凛然,大声道,“既然这样,作为华商,我们自身必须要展开自救。暂时减少或者停止向R国的供货,让他们国内的既得利益群体去向政府施压,从而解决问题。纵然是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起码也会最大限度地确保华商利益。”

“我马上会向国务院有关领导汇报,同时也会跟哲州市政府沟通,建议由华夏皮革协会牵头,商务部指导,成立一个民间性的对R国鞋业出口协会,抱团取暖……暂时减少甚至是停止向R国的供货。希望各位回去后,马上跟各自所在企业联系,响应和支持官方的活动……”

安在涛说着冷冷一笑,“如果有人还是利欲熏心,铤而走险私自行动,那么,出现任何后果则由其一律承担!我明天会约见R国外交部和内务部的有关官员,郑重表明我们的立场:我们坚决抵制灰色清关,希望R方近期对灰色清关展开严厉打击!”

……

……

这安在涛也太强势了……他究竟有啥来头,咋口气这么大?咋表现得如此过激,似乎跟大使馆谢亚宁等人表现出来的“中庸”态度有些迥异啊?蔡任生跟身边的两个女华商交换了一个眼神,却是欲言又止。

安在涛面色沉静地望着这十几个华商,心里冷笑着。其实他心里非常明白,这些华商根本就不在乎货物被查扣——他们之所以做出各种抗议和质疑的态度,无非也是做做样子给国内看罢了。

损失的是企业的资产,他们个人没有任何损失。非但没有任何损失,还有大把大把的钱赚。要知道,他们这些商贸代表常驻R国,在出口货物中夹带私货乃是家常便饭,所以受损失的往往是“公家”,而自己的货物却会安然无恙。舍“大家”保“小家”,这已经成为他们发家致富的秘诀了。

这些年,他们这些人赚得盆满钵满,哪一个不是千万富豪?比如这个蔡任生,貌似只是哲州一个鞋业公司的驻外代表,但实际上在国内自己还经营着一家鞋厂,在莫城还拥有两座酒店和一个超市,老婆孩子都在莫城。

所以,不出薛刚等人的意料,安在涛提出来的“停止供货施压”构想,得到了华商的一致反对。

……

……

这其中的关节,其实不仅安在涛看得清楚。

座谈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气氛不怎么好。等华商们一个个神色“郁闷”地离开之后,冯清站在那里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还是笑道,“安主任,这些人恐怕不会响应我们提出来的计划……他们就本身是在赌博,被查处就算倒霉,但一旦查不住,他们就发一笔横财。况且,这些人每个人都有私货,靠大宗出货来遮掩自己出私货,他们可是门精着哩。”

“我知道。利益驱动嘛。只是我们必须要努力一下,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了——至于有没有成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安在涛摆了摆手,“我先回房去跟国内汇报,同时想办法通过国内联系哲州市政府,让皮革协会、商务部和地方政府一起运作,我就不信他们就会不顾损失地往这种陷阱里跳。”

“只要国内形成共识……他们这些人愿意与否,那就不足挂齿了。他们支持与否,影响不到大局。”安在涛说完大步而去。

走了两步,他又回头来向冯清和孙继红笑笑,“老冯,老孙,你赶紧让大使馆配合着做两件事。第一,明天上午我们紧急约见R国外交部和内务部的有关官员;第二,明天下午,我们组织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大量邀请R国媒体记者参加。”

顿了顿,安在涛又道,“我一会去跟谢大使汇报,你们先动起来。”

冯清和孙继红点头应是。

望着安在涛飘然而去的背影,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安在涛所表现出来的强势风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及说一不二的雷霆手段,给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514章 声名鹊起的外交官(三)

R国税警查抄华商货物,这不是头一次。

这些年,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几起。但最近却显然查得过紧过严过于密集,尤其是在华夏国方面郑重提出抗议的同时,R国方面的态度居然还是如此强硬,一反常态地连续查扣华夏货物,也旋即引起了国内高层领导的极度反感。

区区货物的价值不值几何,但泱泱大国的面子和形象却重于泰山,不容许有任何的挑衅。

所以,当安在涛电话回国请示行止时,主管这项工作的李副总理经过慎重考虑,还是点头同意了他的建议,当即指示外交部、商务部协调哲州市政府方面立即着手进行工作,从即日起从严“规范”对R国的各项货物出口,严格履行各项审批手续,而在官方的“态度”下,很多企业也自发展开了贸易反制行动,暂停了对R国的供货。

几天后,在国务院办公厅的协调组织下,召开了一个由外交部欧亚司、领事司、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海关总署监管司、民航总局国际合作司、江浙省外经贸厅、哲州市外经贸局、轻工商会、华夏皮革协会以及商务部外贸司、条法司等机构和部门参加的电话联席会议。

又过了几天,华夏国与R国民间贸易往来最为重要的中转站(也就是灰色清关公司在华的主要代理基地)——燕京市九里河市场被燕京工商部门查封,暂时关闭。密切开展十多年的华夏与R国民间贸易骤然间走向了萧瑟的冬天。当然,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

得到了国内领导的肯定和指示,安在涛心头微微有些兴奋。尽管他也不认为这样的贸易“反制”行动会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面对R国人的咄咄逼人,岂能不还以颜色?!

跟国内联系完毕,安在涛这才去了谢亚宁的办公室,准备跟谢亚宁通通气,同时传达一下国务院领导的最新指示精神。

尽管安在涛作为工作组组长和特派员可以自行其是,不必向谢亚宁汇报工作,毕竟他直接听命于国务院有关领导而不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但谢亚宁毕竟是大使馆的大使,在R国开展工作离不开大使馆的支持,所以安在涛也不能不给谢亚宁几分面子。

其实在向国内请示之前,安在涛已经通过电话简单跟谢亚宁说了几句,但没有说透罢了。

谢亚宁的办公室很宽大,铺着厚厚的红色地毯,虽然办公室里的一切都按国内风格摆设,办公桌更是摆放着鲜红的国旗和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但随处可见的一些充满R国风情的小饰品,还是为办公室增添了不少异国情调。

安在涛敲了敲门,谢亚宁知道是他,就坐直了身子,朗声道,“进来。”

推开门,安在涛刚进去,就见谢亚宁笑吟吟地站起身向他走来,“安主任,来,请坐。我这里有地道的R国红茶还有黑咖啡,你喝哪一种?”

“咖啡吧,谢谢。”安在涛笑笑,也就不客气地坐在了沙发上。

谢亚宁热情地去冲咖啡。今天上午安在涛跟十几个华商代表开座谈会的时候,谢亚宁几个电话打回国内,好好“调查”了一番安在涛的背景。但除了夏晓雪这个明面上的有钱媳妇之外,安在涛似乎并无太强大的背景,更不像谢亚宁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个什么隐秘的太子党。

但查不到并不代表什么。这样,反倒更让谢亚宁心生警惕。一个不到30岁的青年,在短短几年中从一个普通科员一跃成为副厅级干部,所担任过的每一个岗位都几乎是实职实权岗位,纵观他的行政履历,总给人一种华丽而根基稳固的感觉……这意味着什么?谢亚宁自有自己的判断。

首节上一节654/9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