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奇才 第341节

两人对视一眼,往外走着,一人对另一人说道,“李市长,他们这儿的规矩真多呀。”

“嘘,小声点儿,想死呀你。”

杨定还真看不出来,这两人其中一个还是市长!

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市长在当地是皇帝,在组织部门口,那就是一个渣,连安保人员他们也得罪不起的。

杨定心里有些感叹,京城市里的官儿,那才是真正的官儿,牛!

很快和谢和平通完了电话,谢和平的态度杨定听不出是好是坏,不过他很快下来接自己进去。

杨定趁着有几分钟时间,便和安保人员闲聊起来,“咦,办公室里没有复印机和扫描仪吗,怎么还要跑外头去弄资料。”

安保人员脸上有一丝讽刺,“哎,谁知道对面那家小店是里头谁的关系呀,来办事儿的人都要去弄些资料,没办法,就这样,吃喝拉撒一条龙,你进去以后,要是晚上请里头的人吃饭,地方都是有讲究的。”

“哦,是这样啊。”

杨定还以为这里的人就是正义和正直的化身,不过现在一听,也是一个样啊,都是靠权力变相的捞钱。

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年人快步向门口走来,国字脸,人非常精神,看上去就有种领导的架势。

“请问杨定同志是哪一位。”

杨定有些无语了,还能有谁,这不就自己一个人在门口吗,这些当秘书的脑子当出毛病了吧。

“我,我就是杨定,请问您是谢秘书吧。”

谢和平点了点头,面无表情,“是的,我就是谢和平,走吧,跟我上去,正好我们领导在办公室,要是晚了,你至少还得再等五天。”

说完谢和平便转身,没等杨定,一个人大步走在前头。

谢和平一直没讲话,杨定也没多问,该交待的他会讲吧,要是谢和平不说话,自己可就当什么也不知道,一会儿又坏了什么规矩可不管自己的事情。

坐电梯上到十楼,出了电梯谢和平总算是开口了。

“杨局长,我们领导见你什么事情我也不清楚,不过问什么答什么,我想不会是坏事儿,还有,我们领导虽然要吸烟,不过却不喜欢别人在他办公室里吸烟,懂吗。”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杨定说道,“懂了,就是他可以抽,我不能抽,就算他发一只给我,我也拿着不抽。”

“很好。”

谢和平没有再交待什么了,顺着走道直直走着。

杨定也忍不住了,一直领导领导的,这领导是谁呀,杨定根本就不知道是谁要见自己。

组织部内设的局厅室这么多,还有这么多副部长一个正部长,自己这是去见谁,杨定一直想搞清楚这一点。

刚才安保人员讲了,谢和平是刘部长的秘书,这刘部长是正是副,还是什么部长助理,在杨定想来,很多地方的助理,也是这么简称的。

杨定问道,“谢秘书,我这是见什么领导呀,您能不能给我透露一下,我完全是一头雾水。”

谢和平停了下来,自己还真没告诉他见谁。

“嗯,你要见的是我们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治国,国家最高组织人事管理部门的二号人物,知道了吧。”

刘治国,常务副部长!

杨定对这些领导的名字自然不熟悉,不过这些职务他可是听得心里发汗,组织部的部长一般情况会是政治局里的常委,所以刘治国这个常务副部长有多高的级别,杨定可以想象到。

摸了摸头脑部的上方,杨定此刻无法平静,自己接下来要见的人可是金字塔上方的重量级领导,比汪正东还要牛的人物。

杨定可不能让人看贬了,尽管心里顿时紧张无比,但杨定不断平复着心态,淡定淡定,再大的领导他也是人,没什么特别的,又没三只脚四只眼。

虽然杨定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但谢和平推开门的一瞬间,杨定的小心脏又提了起来。

“刘部长,杨定来了。”

谢和平接到杨定电话时便已经向刘治国作了汇报,所以刘治国是知道的。

“进来吧。”

这声音很平常,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杨定从这和蔼的语气中听出一丝霸气,这种霸气是上位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形成的,让人听到声音便从内心里肃然起敬。

“刘部长,我先出去了。”

谢和平见杨定跨了进了,他便退出了办公室关好了门。

这间办公室很大,和伯森酒店木兰那一间相不多,同样有休息的房间和开会的会议桌,不同的是,这里的陈设看上去一派庄重。

硕大的办公桌后坐着一位老人,正微笑看着自己,不过这老人的额骨高突,一看便是个上位者,杨定马上尊敬的称呼起来,“刘部长您好。”

第291章 王牌干部储备库

王牌干部储备库

王牌干部储备库

刘治国,国家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他有一个特点,或许也是职务病,他喜欢找寻一些优秀的领导干部,从网上、报纸上,从别人嘴里,总之听说一些人的事迹和执政理念,他都会找机会摸一摸底。

关于杨定,刘治国的了解仅仅凭一份省长信箱内的内容,不过透过这张纸,刘治国可以看出杨定这个年轻人的政治抱负和决心。

一个小小的县卫局长,在过去当副镇长时便开始忧国忧民,为国家的政策提出宝贵的意见,虽然意见确实有些极端,而且直接当下的纪律监察常态的政策原则,不过杨定提出的意见还是非常科学的。

政治体制改革年年都有领导提出来,不过始终没有人去落实此事,就像接力棒一样,一批人传给另一批人。

按照杨定的意见,那就是要放权,一放权领导不都架空了吗,除了监管,他们并不能进行全程的决策,即得利益的人会同意这么做吗。

所以难度不小,但又不能不慢慢摸索,整个世界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华夏国也在进步,所以老的制度终将被这些进步所淘汰。

杨定坐立不是,站在门前也没有往向的意思,看着刘治国,杨定根本没多大的底气,两人的气势相差太大,也可以说是,两人的职务带来的底气相差太大。

刘治国挥了挥手,“小伙子,坐下说话。”

首节上一节341/6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