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邓华的想法,一定要给玉英姐打造一篇好章,一定要让这篇章打动高层,让高层对玉英姐刮目相看才行。毕竟小邓同志的目标不是正司局级,而是副省部甚至更高!
这些天他一直在档案馆、资料室和图书馆之间奔波,时不时还要燕京城的朋友们帮忙查找资料,他是重生人士不假,可是却也不是万能的。他充其量只知道一些大势,具体政策实施的缘由,不要说他,除了制定政策的那一帮,恐怕没有人知道。
现在邓华所做的,就是要改变一项影响了华夏数十年的政策,就是曾经被制定为基本国策的政策。每天晚上回到家,即便在饭桌上,邓华都会和黄玉英探讨章的写法。
毕竟写东西是邓华的弱项,但是他有奇思妙想,而系出身的黄玉英和孙倩都有足够的,把他所想化为足够精彩的字。足足半个月时间,一片全新章终于出炉:“我们一起署名!”
看着电脑上的档,黄玉英柔声却异常坚定道,邓华一呆:“这是给你准备的章,是你敲开省部级大门的钥匙,怎么可以联合署名?”
“为什么不可以?”女人真的执拗起来相当固执,一如当年要生下小黄豆的时候,即便被人指着脊梁骨也要当妈妈,“如果不能联合署名,我不会要这篇章!”
呃!邓华头疼了:“玉英姐你也知道,我现在已经是出头椽子,难道你想让我先烂掉么?联合署名不是一个好主意,还是让我消停几年,老老实实做我的处长吧。再说组织干部搞什么计划生育研究,还是一个大老爷们儿,那也忒不靠谱了点吧?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噗哧!二女齐齐笑出来,没想到这家伙还有点大男子主义,黄玉英笑靥如花:“我不管,只要不同意联合署名,我就不要这篇章,或者干脆送给老爷子得了!”
“好好好!您别气我!”邓华真的没有办法左右玉英姐的想法,尽管平常女人温柔体贴,真正不讲理的时候小邓同志也只有俯首帖耳的份儿,“随你吧,但是千万不要把我的名字放在前面,你会害死我的!”
女人嫣然一笑:“放心吧不会的!何况你的章是我们姐妹帮你修改的,小倩妹子那份心血我收下了,你呢也就是执秘书!咯咯咯!”
难得黄玉英如此开心,女人大概只有在邓华的家里,才会彻底放松自己,才会展现小女人的一面!其实黄玉英笑起来很美,只是在官场的玉英姐,总是板着一张脸,看上去要比真实年龄老了十岁一样。
男人看向玉英姐的眼神,弥漫着一股子渴望,孙倩心里有点酸,不过想想自己才是小邓同志原配妻子,女人忽然有种洋洋得意的感觉,不管臭男人心里装着多少女人,名正言顺在他身边的只有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被男人灼灼目光盯着,还是在孙倩的面前,黄玉英羞红了脸,狠狠瞪一眼痴痴地男人:“你有几分把握?”
“几分把握?”邓华一呆,随即明白玉英姐是在转移话题,“最少也有八分吧,高层不会看不到当年政策的负面影响,只是鉴于该政策的巨大影响,没有人像我这么莽撞罢了。”
莽撞么?没看出来,黄玉英摇摇头:“这篇章已经很周到,几乎涵盖了政策变更后的种种可能,相信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政策的利弊,我期待这篇章改变华夏历史的时刻!”
一篇章改变华夏历史?孙倩有点晕,尽管女人参与到章的修改,可是她也仅仅是在遣词造句、错别字上提点建议,黄玉英和邓华累了的时候,女人充当校验员和审读编辑,对章真实的影响力没有太深的认知,黄玉英的话让孙倩震惊!
没错就是震惊!震惊于黄玉英的判断震惊于邓华的想法,换一个人如此说,如果是梅惠儿这么说邓某人的章,孙倩会当成是拍马屁,梅惠儿那张嘴足够跑火车的,啥话都敢说,可黄玉英不一样,认识这么久玉英姐似乎从来没有过言不由衷的嗜好,不管面对谁。
越是如此,孙倩越是好奇,难道自家男人搞出来的章,真的有那么逆天的作用?居然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历史?说实话女人半信半疑,没有人比孙倩更清楚小邓同志的底细,这家伙连初都没念完就当兵去了!
第1648章 戒备森严的宅院
每当午夜梦回的时候,孙倩总是会扪心自问,自己的婚姻能够维系多久。其实女人很清楚邓华身边都女人们有多优秀,自己的心理优势更多是一种自我催眠,一种变相的自我安慰罢了。
可是自我安慰总好过抑郁症吧?孙倩有点佩服自己强大的心脏,如果不是这颗心脏足够强悍,就凭男人身边众多优秀女生,一个个比她优秀得多的女生觊觎自己的男人,想不开的她真要得抑郁症!
2001年月末,署名章《老龄化社会离我们有多远?》出现在《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上!国内最高级别的内参是《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专门提供给央*或委员参阅,一般反映极为重大和紧急的事态。
其次是《国内动态清样》和国际《参考清样》,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上述内参都是单篇印刷,16开字号有黄豆大,短则一页长则四页。此外星华社还编发内参刊物,面向地市级和司局级的是《内部参考》,每周2期每期40-50页,反映问题的敏感度比动态清样要弱许多。
最低一级的是《内参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和动态清样选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每期0-40页,发至县团级、乡镇长等科级干部与部队的营级干部阅读,《内参选编》内容平淡,跟公开报道差不多。
《内部参考》和《内参选编》也是星华社的重要收入来源。它们通过各类党政关的要部门订阅,发行量大定价高。据称星华社一些分社创办的省级内参,每年能上交利润近千万元。
《老龄化社会离我们有多远?》,居然能够登上《国内动态清样附页》,就算对黄玉英来说都是一种荣誉。按照华夏的新闻等级制度,内参属于国家秘密,发出后就必须按照《保密法》的规定来保存,未经相关领导许可不得公开。
即使作者本人要查阅自己的稿件,也需得到领导的许可还不许复印,记者自己采写的内参稿件,采用后就没有权力再公开,公开就等于泄密。哪怕是口头转述,也构成泄密罪。
这种风险会约束记者不敢轻易公开内参详情,这样内参既是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也是有效的新闻控制渠道。把可以公开的新闻上升为密,进入自定操作程序,官方就能对舆论进行有效控制。
法律规定任何人得到了不该得到的、标有秘密、密和绝密的材料,只要被查到严格意义上都能被判刑。许多情况下,政府部门不去调查内参偷偷转公开的行为,是因为没有引起不良后果。
而《老龄化社会离我们有多远?》登上《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不只是黄家的能量,更是彰显高层对人口问题的重视,一项被强制推行十年的基本国策,居然出现质疑的章,而质疑的还是副司局级干部,足以让有关领导严重关注。
八月初,正在主持异地挂职模式和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工作的黄玉英,被一个电话召回京城,同行的还有邓华同志。两个人都清楚,一定是《老龄化社会离我们有多远?》获得高层重视,电话来自国务院研究室。
重回燕京城,邓华第一时间给东方怡打去电话:“你还好吗?我想见你!”
自从东方云飞失踪,东方启明彻底把党飞燕姐妹管控起来,邓华想要见一双姐妹比登天还难。就连打电话互致问候都不那么方便,电话那边幽幽一叹:“我还好,不用牵挂我!见面就算了,徒自伤心罢了,何必呢?”
“可是……”
本来还想要争取一下,没想到东方怡那边挂断电话,邓华心往下沉。初生的儿子被人偷走,明知道是谁干的却无法出,这种感觉让他心如刀绞!即便前世被林家构陷,也没有这么窝囊过!
毕竟前世的他不是不想而是没有那个能力,现在他有了足够的能力,可是在东方恺面前居然束无策!不只是东方恺的权势让他难以下,最主要是东方恺身后的李家,那个李家给邓华深深的危感。
可是想到忍受骨肉分离之苦的东方怡,邓华决定要潜入李家探查,哪怕那里是龙潭虎穴也要走一遭!打定主意后,邓华回家看望老爸老妈和邓馨雨,接着去黄家看望小黄豆,晚上聚集一帮燕京城的朋友喝酒!
酒过巡菜过五味,邓华悄然离开,重新出现在李家大宅外面,这座硕大的院套像是一只猛虎匍匐在那里。高大的院墙比堪比监狱大墙,八米高的院墙上没有任何障碍物。
通常戒备森严的宅院,院墙上面都会布置一些特别的东西,比方说玻璃渣子、比方说铁丝网蒺藜、比方说高压电网!而这里一切都不存在,但是邓华有一种直觉,这个硕大的院墙远比铁丝网和高压电网更危险。
为了今天,邓华已经准备了很久,之所以耽搁到今天,首先就是避免诸多嫌疑,创造不在场的证据。从身后背包掏出一把挠钩,这个还是委托墨奢香搞到的,一根足够结实的绳索,前端拴着五爪挠钩。
这东西是盗贼必备的工具,只要抛出去刮到什么地方,就能支撑一个人的重量,顺着绳索爬出去。四下看看无人,嗖的一声邓华被挠钩抛上去,就在此时那挠钩居然像是被什么挡了一下,吐噜噜掉在小邓同志面前!
咦?就是小邓同志撬门别锁不够专业,毕竟还是有点经验的,当初在特战队训练的时候,攀爬跳跃本就是训练课目。现在小小的挠钩居然抛不进去,还真是见鬼了!
连续十几次都是同样的效果,邓华终于明白人家墙面上不是没有防护,只不过李家墙壁上的防护比他想象的还要神奇。到现在为止,院子里丝毫声音都没有传出来,已经很说明问题。
第1649章 质疑
想当年为了帮助梅旭东隐匿刘宗的消息,连防卫最森严的地方都能进去,换dna样本如探囊取物一般,一个李家居然无法进入!邓华第一次有严重的挫败感,李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如果不是重生人士,邓华不会相信那些非正常现象的存在,如果不是遇到墨奢香他不会相信隐藏宗门的存在。可是自己本身经历过重生,见识过那些隐藏宗门的段,邓某人对前世那些网络小说有着不一样的认知。
他现在不会相信每一篇小说都是真实的,就如同不会相信每一篇小说都是杜撰的一样,难道真的有修仙宗门?真的有什么隐匿的防护阵法?连邓华自己都被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吓到了,可是眼前发生的一切,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好容易忍住炸开李家大院的冲动,邓华喟然长叹离开胡同,他不会看到,在李家某个房间里,东方恺冷冷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柄短剑在掌心跳跃,似乎随时都要飞出去发出恐怖一击!
很多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福,邓华刚刚回到老宅子电话就响了:“明天早上来我这边,有人接我们去参加研讨会!”
“好的!”
上午八点,邓华和黄玉英被一台不起眼的奥迪接上,准时出现在国务院研究室,此时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十几位男男女女。他们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出头,还有的已经是耄耋之年,邓华和黄玉英出现在这里还真有点不适应。
毕竟黄玉英还不到四十岁,两个人刚刚落座,间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就开口了:“就是你们写的什么《老龄化社会离我们有多远?》?你们确定是以科学的态度写下的章?不是危言耸听?年轻人做事情不能想着哗众取宠,特别是做学问写章,更是要脚踏实地!”
“听说共同署名的邓华同志是函授大专毕业?”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玩儿味的看着邓华,她的捧着老式五百毫升大茶缸子,上面就差印着伟人语录了,“计划生育政策是基本国策,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科学决策,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为华夏减少出生人口超亿,直接支援了国家现代化建设,这样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策,岂是黄口小儿说评价就能评价的?”
呵呵呵!会议室传出一阵嘲弄的笑声,一位穿着山装的老人神态严肃,大热的天风纪扣都没有解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人口出生率由190年的4‰下降到2000年……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如果当初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激增到十八亿导致的后果是,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淡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降低20%以上,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