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580节

区委党校的教员除小邓书记自己,还有从江滨大学请来的经济学教授、政治学教授,还有已经退下来的老干部。第一课不是政治经济学也不是党风党纪,而是老干部进行的传统教育。

个班的学员挤在一个大教室,原本因为取暖不足导致的阴冷,已经变成火热。平常四十位学员的教室,挤进来近二百人,按照几位区委领导的说法,简直是装豆包!

城北区党校一向是摆设,第一次有如此多学员上课,不久前的官场地震是关键。一个让两个正处级干部下课的副书记充任校长,谁敢不来上课?那不是和自己的乌纱帽过不去嘛!就连几位副处级干部都来听课,不过他们不是因为小邓同志,而是为了今天的主讲!

“今天是区委党校第一课!”邓华刻意换上深色套装,整个人显得成熟一点,也不过成熟一点而已,“在座的学员是副科级和科级干部,也都是单位里面的骨干和领导,我希望每一位同志遵守学习纪律,尊重老师。丑话说在前头,不管是谁,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不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我会建议项部长给你们在考评不过关。”

刚刚还有点噪音的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就在几天前,因为几位家属引发的城北区政坛地震,早就在全市传得沸沸扬扬。谁都清楚台上年轻的过份的副书记有多大杀伤力,同样是区委领导,甚至两位主官都因为小邓同志发飙而下课,谁也不敢挑战邓副书记的权威。

“从前什么样我不管,即日起组织部门的考评不再只是走形式,将会影响到各位的升迁任免。”邓副书记的声音很温和,偏偏让学员们听出一股煞气,“凡是在考评靠后的,组织上会考虑该人是否能够胜任当前的职务,而那些考评成绩优异的干部,将会获得优先提拔。请大家监督,只要我在位一天,末位淘汰制将会不遗余力推行下去!”

看起来邓副书记要动真格的了,早就听说高科技工业园管委会推行末位淘汰制,大家曾经紧张过一段。不过邓某人的心思很显然不在城北区,现在似乎不一样了,难道说真的要执行?无数的疑问在脑海升起!

邓华走到一边,把崔大姐搀扶上讲台,郑重其事为大家接受过崔大姐之后:“第一课由尊敬的崔大姐来讲,讲革命传统,讲艰苦奋斗,讲先烈的浴血牺牲!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崔大姐开讲!”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很多人都听说过崔大姐的传奇故事,老太太在城北区干部群众的知名度远超邓某人。崔大姐是城北区走出去级别最高的领导,她是很多人心目的偶像。

老太太笑眯眯像是邻家老奶奶,谁也想象不出,老人家在位的时候何等风光:“没想到还有会和大家交流,没有什么老师和讲课,只是和大家谈天说地。老太太年纪大了一点,坐着讲课有点倚老卖老,还请同志们不要介意。”

崔大姐就像和家人聊天一样,似乎没有一点火气,整个教室里尽管拥挤,却异乎寻常的安静。邓华暗暗钦佩,这才是人的名树的影,他才不相信所有人都认得老太太,可是大家偏偏如此规矩,绝对是老人家强大的气场。

第1076章 崔大姐的期望

教室里没有人吸烟,这在城北区党校的历史上还是首次,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崔大姐讲课。邓华军姿站在讲台旁边,犀利的眼神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第一堂课决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只是情况出乎意料的好。

崔大姐叹口气:“这个世界讲究的是实力,一旦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到1945年,有多少个外国军队踏上华夏国土?历史大家比我清楚,这里不想追溯,还是讲讲现在的经济社会。提起商品经济社会,别的不说,就连战败国小日本都重新站起来,在经济上超越了我们,我想是不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对于被奴役的历史,江滨市干部群众比华夏其它地方的人要有更深的感触,从《尼布楚条约》以后,华夏诸多的丧权辱国条约,倒有一多半和兴安省有关,特别是割让国土给贪得无厌的沙皇俄国。

仅仅从江滨市遍布全市的各式各样异域建筑风格,就可以想象得出当年外国人在这里是何等的风光。那些建筑几乎占据最好地段,使用最为奢华的原材料,诉说着一段段屈辱的过去。

“一直有人让我出来讲课,之所以来城北区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邓华同志的一番话打动了我。”崔大姐喝一口茶继续道,“他说争取民族解放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事情,建设新华夏,让华夏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这一代的事情。很多年了,没有听到过如此铿锵有力的声音,华夏不缺仁义礼智信的干部,缺少的是敢冲敢闯敢作敢当的领导人!”

谁也没想到崔大姐对小邓同志的评价如此高,很多人的目光看向邓副书记,邓华表面上不说话,心里暗暗叫苦。老太太就算生气自己折腾她,也不至于如此泡制自己吧?刚刚这话要是传出去,可是要了老命啊!

崔大姐似乎不知道自己给邓某人带来多大-麻烦:“一部世界史就是弱肉强食的历史,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和强盗讲仁义礼智信没有用,当年我们不是靠儒家化打败侵略者,靠的是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今天的华夏,处在一个岔路口,我们将何去何从?是甘于落后等待一百五十年前的历史重演,还是奋起直追超越西方列强?这个命题应该是你们这一代做出回答!”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老太太不愧是枪林弹雨走过来的,讲课都带着*味。邓某人看着台下分之一以上兴奋的表情,他的心情相当好,只要这分之一的干部激发出斗志,对于城北区来说就是一件大好事。

城北区落后太久,以至于干部群众都已经成为习惯,根本没有想过超越和奋起。老太太显然看到了症结所在,城北区不缺人才,也不缺政策,最缺乏的恰恰是斗志!

“大家的掌声,是不是算作是对老太太的承诺?”老人家笑道,又是一阵掌声,“第一次见到邓华同志,是和几位老同志来城北区找麻烦的,说实话之前的城北区让我们失望了,或者说让我们大家失望了!”

课堂的气氛有点压抑,老人家没说错,不管是不是安于贫困,不管是不是已经麻木,之前城北区的表现的确让人失望。不管是经济建设成就还是政治上的氛围,都让人感觉到失望,深深的失望!

“改革开放马上二十年,城北区的变化有多大?”老太太一脸萧索,“我一直住在城北区,有老战友邀请我去燕京市居住,我没有,为什么?我想看着城北区崛起,我想看着城北区改变!可是十八年,改革开放十八年后的城北区,居然依旧落后如斯,我不知道能不能看见城北区经济大发展的那一天!”

老太太的话像是一根刺,深深扎进在场每一位有良知的干部心,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还有几个十八年?老人家为了看到城北区的崛起,居然放弃进京享受的会,着实打动所有人的心。

崔大姐并不是城北区土著,老太太和城北区结下情缘还是建国后的事情,老人家是江滨市第一批市委领导。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只是想要看着城北区崛起而放弃了太多,邓华忽然发现,崔大姐和杨辰东书记是那样的相像。

相当一部份干部还是有羞耻心的,老人家的话让很多人脸红,难道说城北区真的没有会?不是!一样的条件一样的人,为什么邓某人短短半年创造出一系列的成就?

崔大姐叹口气:“本来老太太已经绝望了,以为在去见老战友之前,已经看不见城北区的未来。可是高科技工业园的崛起,让我的心重新燃起希望,或者不用让孩子们用家书告慰另一个世界的我!”

台下响起一阵笑声,只是笑声有点苦涩的味道,很多人的目光看向邓副书记。邓华忽然发现,原来普通人的目光也不是没有杀伤力,他现在就感觉浑身是毛毛刺,扎的他浑身不自在!

“为什么邓华同志可以做到的其他人做不到?”老太太的拳头敲打在桌面上,邓华有点害怕,害怕老太太太激动!尽管早就有所准备,包括急救医生在外边,他还是心发汗,可不要出事!

老太太涨红的面孔终于恢复:“想想之前这座教室都有什么?想想之前区委党校干了什么?想想在座各位这些年做过什么?除了整天想着升官发财,能不能想着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哪里是来讲课的,简直是给邓某人唱赞歌的!有些人甚至在想,是不是老太太捞到邓某人的什么好处,才会不遗余力为小邓同志唱赞歌!邓某人无法猜出每个人的想法,即便他知道又如何?

“庆幸的是市委市政府反应及时,拿下那些尸位素餐的领导干部,换上年富力强的周益铭同志做带头人,对此我举双赞成!”

第1077章 温柔乡

“我希望各位在城北区新班子的领导下,知耻而后勇!”老太太再一次激动起来,“要发奋图强!老太太只想问一句话,今天的城北区,是不是比去年的高科技工业园强的太多?既然如此城北区有什么理由继续落后?”

老太太没有任何私心,对于从战场上死人堆里走出来的老人来说,任何虚名浮利都没有意义,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只不过老人家今天的讲课,注定要给邓某人带来麻烦!

城北区区委党校请离退休干部讲课,引发一系列反应,每年请老干部老荣军讲传统似乎已经被忽略了,更多的是走走形式。城北区区委党校不一样,他们把老干部讲课当成一种责任,而且形成常态。

每天一节课由老干部来讲,一节课由专家来讲,一节课则是由弱势群体来讲。最后一点很特殊,似乎更像是红色年代的忆苦思甜,学员们听了感触颇深。

很多干部很难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小邓书记提供一个平台,让领导干部和普通老百姓之间形成沟通互动。很多时候双方需要沟通和换位思考,比方说下岗职工再就业,没有钱租赁门市房,只能是推着小车沿街叫卖。

城管大队的领导只知道蛮横完成自己的职责,却根本不管对方死活!听了下岗职工的话,一身挺蓝制服的干部一个个低下头,不敢看向台上的主讲的小贩,这位曾经被四次没收赚钱工具的下岗职工,为了养家糊口顽强活着!

还有那些小商小贩,为了拼凑资金弄一个店面一间赌上全部,而市政部门为了所谓的美化市容,一次次强制他们装潢。美化没错,那也要在可以温饱的基础上,谁见过饿着肚子还要臭美的?

那样的人不是没吃药就是吃错了药!对于很多小人物来说,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他们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太多的奢望。古人说的好,饱暖思淫欲,温饱和最基本的教育医疗权利,是城北区五成以上民众追求的目标。

市、区两级人代会波澜不惊,石景忠和郑福泉都把头上的代字去掉,只是老郑郁闷至极,郑区长可没想那么多。一路爬上来,成为市政府副秘书长兼督查室主任不知道耗费多少心血,谁曾想一朝回到解放前!

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什么人,想起和自己一样倒霉的周益铭,老郑有点幸灾乐祸,却又有点气不顺。一年多市委督查室惹出多大乱子,特别是那个惹祸的根苗,人家怎么就官运亨通呢!

邓某人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羡慕嫉妒恨,他春节要在港府度过,有人在那边等他!梅惠儿和乔东在元旦大婚,洞房花烛夜梅惠儿是和兰馨一起度过的,而乔少爷是和一位男性一起度过的。

大概举办仪式的时候是两个人最接近的一次,在那之后梅惠儿悄悄到了港府,乔东在琼瑶省省委办公厅上班。据说乔少爷在全新的环境,一直保持低调,每周末定时消失,却从来不是会面自己的妻子,而是男闺蜜!

前几年邓公子收购的豪宅,已经陆续出货,给邓某人带来巨大的财富,再度被他投入到廖雨涵的资金去。也只有身为重生人士的邓某人,才知道即将到来的金融风暴有多猛烈,赚钱的会有多大。

如今小邓同志只给自己和美女们留下两幢海景房,就在浅水湾,本来想留山顶别墅来着,女人们不同意,感觉那边没有人气。于是住到浅水湾,海景房是上下邻居,间已经被贯通,每一间足有百多平米。

邓明毅和邓妈妈不在这边住,二老嫌浅水湾喧闹,实际上是害怕小邓同志的女朋友太多,感觉对不起儿媳妇,躲在一边眼不见心不烦!

港府的住宅邓华第一次来,走在社区,所见非富即贵,很多都是今生或者前世见过的面孔。换做是前世,绝无可能和这些显贵有任何交集,今生和他们擦肩而过,居然没有一点的心理压力。

一进门:“怎么才来?”

“唔!”不等邓某人回答,嘴已经被温软的双唇堵住,梅惠儿满腹的委屈似乎都在一吻宣泄出来,完全不顾身后几位闺蜜的眼神!女人泪水肆意流淌,邓华品味着嘴里的咸味,就像品味惠儿心的凄苦!

没有人笑话梅惠儿,女人们同情惠儿,和一个g-g在一起生活一辈子,对任何一个女孩来说都是巨大的折磨。女人们很有默契消失在楼梯口,两个人像是一对儿接吻鱼,从门口一直到卧室……

晚餐相当丰盛,梅惠儿再也没有了憔悴的样子,一张俏脸恢复了勃勃生,眼睛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意。邓某人最初还有点尴尬,后来美女们都没有在意,他也就放开来。

首节上一节580/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