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279节

不得不说,集资的方法敛财度过难关,就像是吸食毒品上瘾一样。没有比这更容易的方法,借助商户的财力物力解决问题。古城县的供销联社,充其量也就是充当掮客,连担保都不需要。

不只是邓公子的担心,东方县长也不是没想过,当初看到这个办法的时候,东方怡就已经开始担心。担心归担心,对于女县长来说,古城县面临的资金压力太大,她恨不得动用一切段,解决资金难题。

来到古城县,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瓶颈,纵然东方怡满腹锦绣,没有钱也是一事无成。事实上下来之前,家里向女人保证过,只要有合适项目,资金不是问题。

东方世家承诺的资金,最少也是一个亿,如果真的遇上民俗大市场那样明显前途光明的项目,东方怡绝对不会留。眼下不行,眼下古城县缺少的不是项目资金,而是扶贫资金。

任谁都知道,扶贫资金那是一个黑洞,有多少钱都填不满的泥沼。东方怡绝对不希望,家族给自己准备的资金,被充作扶贫款,那是给王尚春擦屁股!

最让东方怡闹心的,就是王尚春那个混蛋留下的烂摊子!王八蛋县长不顾继任者死活,把出售民俗大市场的钱,和廖家投资的钱,全部充任自己的政绩!

结果很悲催,他王尚春在县长位子上仅仅呆了大半年时间,就已经上位县委书记。可是留给继任者的岂止是一地鸡毛!这个混蛋家伙,更多的,是留给古城县无辜老百姓无数的后遗症,最要命的就是从此没有扶贫款!

“的确是个问题!”女人沉吟半晌,终于认可邓公子的话,邓华不禁松一口气。就怕东方县长沉迷于简单方法,忽视后面蕴含的风险,“不过也不是不能解决,如果仅仅是对人不放心,不妨找一个可以让你放心的人!”

第506章 查案任务

眼下的供销联社,就像是日薄西山,虽然邓公子的一个点子,让它起死回生,不过在邓华看来,那也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没有人更了解几年后的商业大势,供销联社因为不能及时适应市场,日渐颓废。

具体供销社是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邓公子甚至都没有注意,唯一让供销社痕迹存留的,无非是当年曾经辉煌的乡镇供销社。那些供销社每一个都在乡镇最繁华地带,拥有各乡镇最漂亮的房屋,记载着几十年的足迹。

女人卖了一个关子,并没有和邓华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凭邓副书记的级别也没那个资格。人事问题,在任何单位,都是领导的特权,邓副书记可不敢在这上面掺乎。

女县长看重他是一回事,他却不能无底线恃宠而骄,东方县长不同于书记姐姐。尤其是书记姐姐是领导,不如说是邓公子的女人,很多时候,美女书记的决定,不过是邓公子想法的转述罢了。

东方怡表情和善很多:“两个月来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和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很成功,很好的解决了春荒问题,回去后要总结一下经验。为两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做准备,一定要避免政策性漏洞,一定要做好工作的交接!”

做好工作的交接?邓华有点纳闷,难道说县长大人想要让自己离开?到底是离开县团委还是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位子,邓华摸不清,两个位子对他来说,都没有坐稳,更多的在忙一些不相干的事情。

随着春荒结束,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和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东方县长显然看出两项政策的前景和钱景!

也许,县长大人要换上自己心腹,来接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和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邓公子从来没有把自己视作东方怡的心腹,在他看来,女县长更多是利用自己。

也难怪,东方县长来到古城县,没有什么信得过的人选,就像刚刚对供销联社的继任者不放心一样。看来,自己的团县委副书记要卸任了,邓华忽然有了一点明悟。

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和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实际上是由团县委的名义倡导的,随着两项工作的进展,所有人都看得出,团县委已经成了香饽饽。

很多官场人,未必喜欢金钱,对于他们来说,政绩或者即将到的政绩才是最关键的。凡是专注于政绩的干部,都是有着深厚背景,根本不在意眼前得失的。

比方说黄玉英,比方说东方怡,在她们眼,贪图那点蝇头小利,远不如显赫的政绩来得重要。她们有着世家背景,未来一步步走上去没有任何障碍,除了政绩!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吴莎莎打来电话:“邓华同志,到我这里来一下!”

其实两个人的办公室仅仅是隔着一堵墙,吴主任一向喜欢摆谱,似乎不如此,就无法彰显自己是正位主任。有些事和女人无法计较,何况人家是顶头上司,邓公子也没有计较的资本。

和自己的上级较劲,如果不是想要辞职走人,就是想要被开,没有任何侥幸。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几年军旅生涯养成的好习惯,只是邓华有点不确定:“不知道吴主任有什么事?”

“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在发放过程,被一些乡村干部克扣,这其供销联社是不是参与其,需要展开调查。”吴莎莎依旧是冰冷的面孔,只是邓公子搞不懂,供销联社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邓华安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倾听上司的安排,身为下属就要有下属的觉悟。吴主任继续道:“县委县政府决定,组成专项调查小组,彻查此事件的违规违纪行为,组长由邓华同志担任,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邓华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回答,随后才暗自腹诽,都已经决定的事情,他有问题又如何?有些事还是要问清楚,“主任,克扣行为是按照什么条例处理?”

虽然之前和东方怡沟通,女县长也曾经明确表态,但是究竟是按照贪污罪,特别是贪污救灾款来对待,还是按照违纪违规,这条线必须要问清楚。

违纪违规,处置上甚至都不会让那些贪婪者受到法律制裁,也不过是一点点党政纪处分罢了。对于某些人来说,党纪政纪处分,远没有那么强大的威慑力。

的确,受到处分后,两年内不得升迁调任。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要说两年内,一生能有几次晋升的会?与其寄希望于渺茫的升迁,远不如在下边捞点实惠。

吴莎莎一皱眉:“对于贪腐分子,就是要狠狠打击,要根据相关件,进行甄别。当然,最终的处理结果,还是要由县委县政府决定,小组此次下去,以调查核实为主。”

邓华明白了,自己更多的是走过场,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从吴主任的态度来看,她似乎和东方怡不是一个口径,这就有点意思了。古城县眼下只有两个权力心,一个是县委书记王尚春,一个是政府一把东方怡。

如果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县长不是一条心,莫非吴主任投靠了王书记?也不是没有可能,虽然同样是空降兵,吴莎莎却是地道的淮阳省土著,和东方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相比之下,也许王尚春才是吴莎莎最好的选择,只是纵然有八卦的心思,邓公子也不会傻到在这里提出来:“是,请主任放心,我会认真调查核实,所有的资料交由县委县政府,不会轻易下结论。”

看上去很毛躁的一个人,本以为会冲动,吴莎莎不看好邓华做调查。在古城县领导层,很多人都把邓公子归为冲动易怒的一类年轻人,纵然是有官场小诸葛的称号。

第507章 柳树洼乡

邓公子第一次发现,吴主任如此唐僧,足足教训邓副主任一个小时,搞的他脑子大了两圈。只是邓公子想了半天,县委办也好,审计局和纪委也罢,都没有找到年轻人,莫非自己要带着一帮大叔大婶去调研?

大概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消息,邓华叹口气,说实话,邓公子不认为农村工作不好做。虽然他下乡也不多,仅仅是那几个党校同学,已经让他感觉,此次下乡之旅,将会是浪漫环保滴!

真的是这样吗?

当县委办石乐、审计局高博、纪委万璐瑶位出现在邓公子面前的时候,小邓主任差点逃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合?石乐194年生人,也就是说这位跟他爷爷年龄差不多的老爷爷,今年马上就要退休,也许只差到生日。

审计局高博要“年轻”一些,是事变那年生人,19出生的老高,还剩下四年!纪委万璐瑶总算是年轻人,比他小邓主任也不过大一岁,191年生人的小女孩罢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这样一群人参与到这项工作来,足见王书记对下去调查是一个什么态度。还别说,四人行顶数邓公子级别高,石爷爷混迹官场一生,还是区区股级。

所谓的股级,不是正式的行政级别,不过是编外的小官僚,甚至算不上官,也就是在单位里管点事罢了。老高也不过闲职副主任科员,和退居二线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没有正式领导的资本。

至于说万璐瑶,则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搞这种调查根本不合适。此刻万璐瑶坐在悍马副驾驶上,摸摸这里看看那里,整儿一个好奇宝宝。

两位老爷爷干脆在后边大床上躺下来,邓华暗暗叫苦,恐怕回去后,东方县长又要让自己重新装潢。女人的洁癖,让邓公子算是领教了,那鼻子简直比狗鼻子还厉害。

每一次有了新鲜味道,女人总是能第一时间嗅出来,特别是对男人的味道,更是超级敏感。有时候邓公子也纳闷,只要他不在车里面吸烟,女县长从来不会在意他的味道。

后面石爷爷嚷道:“喂,我说小邓主任,车子稳当一点,你想把我这把子老骨头颠散架了吗?”

“是是是!”邓公子点头不止,“您二老用安全带绑住,不要被颠下床,这路况实在是太差劲!”

石乐哼一声:“老子才不用那个劳什子安全带绑住,那成了什么样子?这路几百年了,都是老样子,改朝换代多少次,从来没有人好好修过路!哼哼,东方县长上任,推出一个什么省通衢计划,我看就是……”

难怪这位六十岁才股级,就凭这位阴阳怪气发牢骚,能够在县委办几十年混下来,没出大问题还真是逆天了!不知道红色年代那会儿,石爷爷是不是也这么说话,估计不大可能,否则早就被打成右派,或者干脆是现行反革命!

&nsp;足足跑了大半个上午,好容易来到此次第一个调查目的地,柳树洼乡本是山里一个平静的地方,就连身为古城人的邓公子,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更不要说来过。

但是此次截留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实物的,却让这里名声大噪,以至于被某个下乡的记者捅出来,被刊登在省报上,成为淮阳省的一大丑闻。

此次调查的起源就是因为这里,这里也是古城县最贫困地区之一,很多老百姓的房子,都是没有处理过的乱石,用土泥随便搭建,上面茅草和树枝搭顶。

就是如此贫困的地方,乡上的领导,居然还贪占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的物品,的确没有人性。这已经不只是官品问题,而是人品问题。

首节上一节279/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