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2026节

终于走上了山,在他的家乡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一般海拔500800米,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海拔1777米那才叫山呢!

这个充其量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土包么,从土包上向群英市看过去,被积雪覆盖的城区似乎泾渭分明,正东区就像是一个衣着褴褛的盲流,傍在大款身边蹭热度呢!

小邓同志摇摇头:“在这里看就能发现,正东区跟西区相比,一个是五十年前的画面,一个是二十年前的城市。落后的太明显了,在这样的落差面前,很难想像正东区的领导,一个个肥头大耳坐在主席台上的样子。他们难道真的没有一点进取心么?难道没有一点丢人现眼的觉悟么?建议哪天在这里开一个现场会,就在这样的视角,让正东区的干部感受到巨大的差距!”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啊!小邓同志当着正东区一二把手的面这么说,简直是当面啪啪打脸啊!钱途无话可说,郝精颜依旧是那张狐媚扑克脸,仿佛这一切都跟她无关。也的确跟女人无关,毕竟人家只是来这边镀金,然后就要青云直上的么!

不过正东区的落后状况,还真的跟这二位关系不大,毕竟两个人到这边任职时间有限。到现在为止,钱途也好郝精颜也罢,都没有完全掌控正东区的局面。

包括一把手区委书记钱途在内,都没有完全掌控这里的班子呢,作为外来户的两个人没有根基啊。虽然他们后台足够强大,但是手底下没有人听他的呀,即便有小猫小狗三两只,也无法左右正东区的政治局面。

转过身,小邓同志看向不远处的一处洼地:“那里是水源么?”

“的确有点水!”

回答的是韩春风而不是钱途,毕竟他才是群英市老人,更是在正东区工作多年。老韩是从正东区企业起步的干部,然后转战官场再回到企业,几进几出之后现在成了政府秘书长。

“不过每年都是在雨季有点雨水注入,过了秋冬季开春的时候,坑里的水都已经蒸发殆尽,连种地灌溉用水都做不到。因为每年都有雨水注入,这里也是常年的烂泥塘,不能种地也不能养鱼,跟这一片土岗一起成为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方。”

不能种地不能养鱼的地方啊,可不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么,之前当成工业用地距离城区太远。在群英市干部的传统观念中,工业厂区不能设置太远啊,否则每天仅仅是员工通勤费用就居高不下。

还有各种附属设施,也是工厂不可或缺的东西,比方说水电暖资源,比方说污水管道的埋设。如果每一个工厂各自独立各自完成各种附属设施,这些成本都足以让企业破产。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邓华笑了:“这一片连在一起面积不小,容纳两到三家工厂应该可以的吧,我们就从这里启动企业搬迁工程。那个洼地可以打造成一片湖泊,用暗渠引水和再生水打造一个全新的水源地,给工厂提供水源的同时,也打造一个全新的景点!”

第3682章 卫星小城镇

他真的要开始折腾?说实话包括韩春风和钱途在内,都不看好小邓同志的设想,毕竟这里距离城区有点远。各种附属设施的建设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转运,不要说职工的上下班通勤,简直是异想天开么!

看着远处的正东区和群英市,吴刚也有点发呆,他在想怎么解决相关问题。员工通勤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成本,一天两天没多少,时间长了支出不少,最关键是员工在路上耽搁的时间,时间成本也是成本啊。

如果真的把企业搬迁到这么远,每天通勤时间超过一小时,这还要说午间不回去。如此一来员工每天上下班时间怎么说?算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啊?

还有中午那顿饭,给不给员工餐补?不给就是增加员工的支出,等于是增加员工的经济负担,而给补贴的话就是增加企业的支出,让原本就已经落魄的企业,会继续走向败亡么!

最少陈怡妃不看好这个项目,如果真的按照邓副市长的说法去做,恐怕从员工到企业管理者,都不会喜欢的,甚至会有人跳出来反对,有点过分了呀!

简直是粗暴执政的典型么!陈大记者有点不看好邓华同志了!不过邓某人似乎不这么看:“此次正东区大搬迁,首先要解决污水污物大气污染问题!把污水排放多的企业汇聚在一起,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筹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必须达到二类水的标准。”

共同筹建污水处理系统?想法不错,只是不知道实行起来能不能做到,毕竟眼下群英市政府和企业一样糟糕,双方都没钱啊,包括区政府也没钱,到时候拿什么打造污水处理厂呢?

这是一个赤果果的伪命题么!朱春梅暗暗摇头,还是理想主义者,还是对地方经济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换做是群英市本地干部讲话,绝对不会承诺任何出钱的项目,这是地方干部的禁区,这位却胆子不小么!

小邓同志根本没有什么禁区:“另外不允许占用耕地,但是我们可以在乡村居民点征地,给予老百姓足够的补偿,同时在正东新城给他们打造全新的居民点。如此一来解决农民进城问题,也解决了农民没有收入来源的问题,让农民住城里到田里耕种抓钱,成为新兴的农业模式。”

还有这样的操作模式么?钱途愣了一下:“您是说在城里给拆迁农民打造安置点,但是农民离乡不离田,也不改变农业户口?”

大家都被这个想法惊艳了,陈大记者再度发现了亮点,只是这个设想不知道能不能成为现实。如果仅仅是设想的话,还真的不方便发表出去,一旦发出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即便是她也无法承受。

给拆迁农民打造安置点让老百姓离乡不离田,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一旦付诸实施老百姓受益匪浅啊。问题是这样给老百姓莫大的好处,市委秋文和书记能答应吗?那位绝对不会答应的!

必须的呀!邓华相信未来的土地政策不会变:“没错!就是不改变农业户口,让农民离乡不离田,让土地成为农民最后也是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农民进城会带来廉价的季节工和小时工,会新兴诸多的服务产业,会加大正东区的人口密度,也会丰富正东区的市场需求。另外可以重新打造新城镇,可以撤村并屯,打造人口在五万到十万之间的小城镇,构建全新的城市结构和生活模式,打造全新的产业模式和工作机会。”

卫星小城镇?朱春梅终于有点明白邓某人的思路,很显然他这些政策,首先都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一点跟文和书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秋文和想的是如何甩锅,如何用有限资源为自己打造政绩。

但是眼前的邓副市长不一样,这位却总是想着如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二者之间理念截然不同。一个是以民为本,处处为民着想,一个是以我为中心,处处想着为自己打造样板项目政绩工程!

没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打造政绩工程,看似为政府形象谋福利,但是那种老百姓捞不到任何实惠,甚至还要付出生活水平暴跌的成本,这样的干部能说是为人民服务吗?

纯粹是胡说八道么!朱春梅有点欣赏小邓同志了,因为眼前这位副市长,虽然年轻得过份,但是却跟老一辈领导干部有着鲜明的共性,都是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当代干部缺乏的精神!邓某人不知道自己在朱副秘书长心目中,形象一再拔高,他真的不喜欢拥挤的特大城市,他也不喜欢那些十几二十家散落的自然村屯,他更喜欢打造十万人口的卫星小城镇。

这些卫星城镇人口不多十五万以下足矣,也不用达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程度,但是同时必须辅佐以周边工业生产基地,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和工作岗位,这样互补才是最佳的现代化。

不只是经济上的现代化,更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要用那种绿色环绕的卫星城镇,带给居民全新的不一样的体验。拒绝大城市病的各种污染,拒绝大城市病带来的焦虑症,同时让老年人可以到卫星城镇养老。

在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的时候,养老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课题,而半工半农的卫星城镇,可以提供给老人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更舒适的生活模式,这才是卫星小城镇的最优项!

不过想要推行这些,首先需要自己证明它足够优秀,否则拿什么说服别人相信自己?邓华笑眯眯道:“群英市制鞋厂和皮制品厂,在城市根本无法生存,因为他们没有足够廉价的劳动力,更没有足够的订单。但是搬迁到乡镇不一样,可以让农闲时节的村民辅助生产,计件的家庭式生产模式,会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制鞋厂和皮制品厂的确不断被投诉,因为两家企业污染严重,周边群众苦不堪言。夏天不敢开窗,会有剧烈的臭味充斥房间,同时还有毒啊,所以两个企业搬迁或者破产,没有选择余地!

第3683章 关系户

小邓同志竖起手指:“同时纯手工制造会成为响当当的品牌优势,届时打造群英市的手工业基地也不是不可能的,手工纳底的布鞋手工缝制的包包,手工打造的家具和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这些都会成为正东品牌!成为群英市的品牌!”

零下二十多度大冷的天,吴刚还在一丝不苟的做笔录,连朱春梅都开始佩服了。陈怡妃的小手快要冻成了冰棍,她还仅仅是拿着麦克风,还戴着厚厚的棉手套,吴刚同志却是拿着笔不断的记录。

看一眼手表,在看一眼远方的夕阳,邓华笑道:“走吧!今晚吴刚还有一个饭局,我要跟他去蹭饭,回去了!”

邓副市长跟自己去蹭饭?吴刚兴奋的脸通红,所有人都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很显然这位算是获得了邓某人的认可。如果不是对自己的秘书足够信任足够好,堂堂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绝无可能跟他一起去参加什么饭局,档次不够啊!

钱途瞄一眼吴刚:“邓副市长,晚上还是在区里吃顿工作餐吧?”

哈哈!邓华大笑道:“你都说了是工作餐,哪里有乡间的杀猪菜热闹?我要跟他下去吃杀猪菜,享受关东最原始的风俗美食,你千万别耽误我享口福。”

“那个我也跟着?”钱途居然凑趣道,“来群英市快一年了,还没有吃过正儿八经的农村杀猪菜呢,不管了吴刚算上我一个,一定要下去尝尝鲜!”

“我也要去!”这种事怎么可以没有自己参与?陈怡妃倒是没少吃过杀猪菜,但是跟副市长和区委书记去吃杀猪菜,意义完全不一样,“别拒绝哈!我会做点小伪装,绝对不会妨碍各位享受美食的心情,不会让自己成为焦点啊!”

女人还真是自信啊!不过想来也是,作为群英市电视台第一美女,不知道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女神。如果真的被人识破了,绝对会成为杀猪菜的焦点,那样的杀猪菜还有什么吃头?

吃就要像普通人一样吃,带着市长身份下去吃杀猪菜?多没趣!朱春梅笑了:“小陈都去了,也就不差我一个了吧?吴刚同志你说呢?”

怎么可能有问题?跟领导搞好关系的机会呀,傻子都不会错过的,吴刚绝对不会拒绝的呀:“没有问题!我马上跟兄弟借一台面包车,乡下可能有点冷,所以大家回去多穿点。”

大家乘坐吴刚借来的面包车来到大市场,邓华跳下车来到一家店铺前:“有水果么?米面油呢?装点!”

装点?老板娘撇撇嘴:“我们这里批发不零售,零卖去那家!”

哎呦好大架子!吴刚刚要说什么,邓华挥挥手随意道:“她不卖就算了,我们去别家!”

还要去买?感觉像是去扶贫,不像是去吃杀猪菜的:“那个老板,那是跟我一起在政府办熬了几年的兄弟,真不用这么破费的!”

破费!穿着貂的老板娘嘴角差点撕开:“一点东西就破费?抠搜的,别搁这儿丢人了!去去去!出去!我忙着呢!”

首节上一节2026/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