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983节

小邓同志似乎更喜欢搞产业升级换代,喜欢把现有的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而不是一卖了之。这样的处理方式固然很稳妥,首先避免了大规模的企业裁员,其次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再一个增加就业增加地方政府gdp总值。

问题是如何拯救陷入困境的企业,最起码在陈怡妃的记者生涯中,还没有看到成功拯救企业的案例。顶多也就是回光返照、苟延残喘罢了,无非是让国家一次次的付出,其结局是毫无悬念的。

但是邓华不这么看:“拥有如此辉煌的历史,拥有全国最优秀的产业工人,拥有全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什么我们的企业陷入现在的困境?是不是这些企业真的一无是处?如果真的一无是处为什么有人出价上亿元收购?难道他们天价买回去只是为了赔钱么?”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秋文和的身上,因为大家都知道,是这位空降群英市一年的时间内,始终鼓吹拆光卖光招商的政策,始终坚持要把群英市的产业全都卖掉,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拯救群英市。

现在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说实话台下台上绝大多数人,对秋氏模式是有看法的。能够进入今天会场的干部,哪一个没有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有过交集?

很多人甚至曾经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任职,即便他们自己没有在企业任职的经历,他们的家人或者亲属,也一定有企业任职的经历,因为就在十年前企业任职收入,还是远远高于公务员薪资收入的。

也只是在最近这十年发生了变化,随着南方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的强势崛起,在八十年代错过产业升级的国有和集体企业,也错过了做大做强的机会,更是失去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现在邓某人的质疑振聋发聩,让大家再一次审视刚刚被搅黄的拍卖会,没有价值人家买回去干嘛?问题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发掘这些企业的价值?如何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

如果做不到那些企业的未来在哪里?邓华稍一沉吟:“我是外来户对这里的企业和下岗职工没有感情,但是当我看到下岗职工在火车上,连孩子的一顿饭都买不起,看到下岗职工连取暖费都交不起,看到下岗职工在街上售卖滞销产品被追的四散奔逃,我无法坐视不理!因为我是党员干部!因为我被称为父母官!”

会场内沉寂十几秒,沈明一边赞赏的眼神看着邓华,一边用力鼓掌。随即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次的掌声中多了几分真情,那是地方干部对邓某人的认同感,那是大家对他演讲的肯定。

只是陈怡妃开始好奇了,女人好奇自己搞的新闻,能不能顺畅的发布出去。别的不说,今儿邓某人风光无限,彻底褫夺了秋文和同志的光芒,更是碾压了君程市长的光芒,这个不符合规矩!

市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一向是相当有讲究的,一号二号三号领导的新闻,在什么时段播出播出时长是多少,这些都是政治问题,以此类推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兼顾,同时必须有侧重点。

否则就是违规!今天初来乍到的邓华同志,已经聚焦了所有人的眼球,关于他的新闻肯定会吸引无数人围观。问题是报道了邓华,就等于是打脸秋文和和君程,这种事就算她陈怡妃想做,别人敢做么?

报道不报道?出镜的比例占多少?美女记者真的开始上火了,这位新鲜出炉的空降兵,在班子内排名不会在前面,按照这样的排序,今天小邓同志出镜时间不会超过十五秒钟啊!

“感谢白山省领导和群英市人民信任我,让我担负起为全市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满怀信心。”邓华全程没有演讲稿,那些数据全都是张口就来,说实话小邓同志的表现还是让很多人质疑的,这位不会是信口开河吧?

有质疑也有人相信,最少统战部长姚军文、组织部长孙桂君、纪委书记闫明凯,是赞同邓华同志的。因为这三位从小在东三省长大,见证了东三省从辉煌到平庸再到落魄的过程,只是三人无力回天。

不只是群英市,也不只是白山省,整个东三省就像是跑错路的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偏偏这台车上还有一帮不知死活的人,在司机的身后叫嚣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就是找不到一条光明大道!

也许随着邓某人的横空出世,真的可以解决群英市当前面临的困境?三个人不敢相信,毕竟眼前群英市国有和集体企业全都病入膏肓,否则也不会有一波又一波的下岗潮,也不会允许秋氏模式的上演啊!

果然是一把好枪!君大公子很满意今天小邓同志的表现,几乎是一个又一个的巴掌,狠狠抡在秋文和的脸上,估计已经把文和书记的脸打肿了,还是当众打脸!当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面打脸!

很爽很过瘾啊!君程市长已经在脑海中意银,意银自己某一天也是这样打脸秋文和,那时候的他应该足够强大,那时候的他应该有资格取秋文和而代之!

估计是不知道或者选择性遗忘,就在不久前中西部经济论坛上,小邓同志曾经狠狠地打了君二公子的脸。只是君市长全然不顾自己弟弟被打脸,在君大公子心目中,君鸣不只是自己的弟弟,更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者说是敌人!

争夺君家家主之位的唯一敌人!

第3574章 备胎邓华

邓华同志不知道君程咋想的,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历任政府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干部群众的同心协力,群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取得新成就。在短时间内彻底摆脱当前的困境,会在不久的将来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让群英市的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

哗哗哗!全场再度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热烈,陈怡妃忽然忍不住笑了。真的是忍俊不禁,女人看向面无表情的秋文和秋书记,那是一张扑克脸,面无表情实际上就已经诠释了太多。

再看看幸灾乐祸的君大公子,这位似乎还没有搞清楚状况,还不知道自己完全被邓某人褫夺了身为市长的光环!没错就是褫夺了市长的光环,刚刚哪里是即将上位的常委呀,更像是市长大人的演讲啊!

如果说不久前邓某人砸场子,得罪了在场的相当一部分人,那么刚刚他的就职演讲,就赚取了相当一部份的粉丝。妥妥的吸粉狂魔,最少陈怡妃敢于承认,刚刚过去几个小时,自己已经成为邓某人的粉丝。

从砸场子到现在,仅仅是跟姓邓的吃一顿饭,出一次现场,然后看他在台上演讲。仅此而已就成为他的粉丝,听上去十分的不可思议,事实上就这么毫无道理的发生了。

因为女人从小在这片热土上长大,出生在80年的小女人,亲身见证了重工业基地从辉煌到落末。小时候看见无数的自行车,从各个工厂潮水一般涌出来,在街道上形成一条条自行车的车河。

那时候在企业工作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那时候个体户在工人老大哥面前不只是矮一头,那时候市场购买力全部靠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支撑,那时候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产品才让人信赖。

身为八零后的陈怡妃,忽然开始怀念当年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辉煌,只是不知道小邓同志能不能对得起自己的期望?能不能在他所说的不久的将来,把群英市建设的更好?

美女记者不会知道,今天是邓某人前世今生,在主席台上讲话最多的一次。小邓同志着实不适应长篇大论,但是他今天就是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就是要让现场的领导干部,知道他的执政理念,知道他对拆光卖光招商这种任性经济学的态度。

从现场干部的反应来看还不错,相当一部份人看向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是百分之百的抵触和鄙夷。在邓某人视线所及范围内,看到了期盼的目光,尽管只是很少一部份,这已经足够了!

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不是?干部大会终于结束,秋文和当场向沈明部长发出邀请:“部长,我们为您准备了工作餐,是不是……”

没想到沈部长摆摆手:“吃饭就不用了,来的时候在火车上吃了一碗泡面,还要坐晚上火车回去,现在我代表省委、代表省委组织部,要跟邓华同志谈话!”

原本身为省委组织部长的沈明同志,跟新上位干部谈话正常的很,不过程序应该是先谈话后宣布任命,很多之前还是要有公示。但是小邓同志此次上位相当于救场,是乔老爷和李宗毅让他赶过来砸场子的,所以时间上来不及先谈话,更不要说公示的程序了。

这些程序都需要在以后补齐,什么时候补齐那是群英市班子的事情,已经和省委组织部无关了。不过在场的各位干部都感觉到,沈部长找邓某人谈话不是那么简单的,之前在车上人家已经给小邓同志提出几个问题。

现在到了解答的时候,那些问题明显是针对秋文和同志的执政手法,针对群英市的现状。正因为是针对秋氏经济学,所以还真的不适合文和书记在场,所以沈明刻意说明要跟邓华同志谈话。

都是久经考验的干部,那些潜台词自然心知肚明,文和书记笑容不变伸出手邀请道:“那就去我的办公室?沈部长请,我去安排一点便饭,无论如何不能让几位领导饿肚子走么!”

别看只比君程年长五岁,秋文和却比君市长成熟得多,或者说比君大公子情商更高。把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让沈明部长跟邓华同志畅聊,自己找个理由离开,因为他明知道沈部长不可能让人旁听。

有人泡上茶才离开,小邓同志为沈部长到上茶,沈明点点头:“宗毅省长对砸场子事件很满意,明英书记也很欣赏终止拍卖会的行为,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大家想知道,阻止了拍卖会之后,如何解决群英市面临的困境?”

阻止拍卖会只是一种应急手段,两位大佬的表态对邓某人而言很重要,否则一旦秋文和追究起来还真的是个问题。所以沈明同志首先给邓华吃一颗定心丸,让人干活还让人背锅的事情,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出来的。

最少白山省现任的几位大佬没有那么做,眼下的白山省经济增长缓慢,已经被中央多次点名批评。这里需要开拓性人才,需要像邓某人这样的能吏干点实事,实际上调任秋文和到群英市的初衷,就是要尝试一条全新的道路。

那是跟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有的一拼的办法,只是临到拍卖会前夕,两位大佬感觉不对劲。才临时找上中组部,希望调任刘枫同志回到白山省任职,可惜刘枫教授以组织原则不允许领导干部家乡任职为由,婉拒了白山省领导的邀请。

如此一来白山省的招贤纳能工作失败,恰好在此时邓华同志回京述职,李宗毅自然知道邓某人的能力。于是临时更改了猎头目标,小邓同志不会知道自己是刘枫教授的备胎,两位大佬也不会承认他是备胎!

但是身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沈明,却很清楚眼前这位只是刘枫的备胎呀!现在刘枫放了乔明英和李宗毅的鸽子,就只剩下眼前这位备胎,不管他能力如何都要赶鸭子上架!

真的是赶鸭子上架!沈明部长喝一口茶继续道:“当然你初来乍到对群英市不是很了解,这里毕竟是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超过十个清远市和宿豫市的总和,文和同志显然低估了后续问题。”

第3575章 愤青邓华

没错自己对群英市的确不了解,之前在干部大会上所说的,只是东北地区共性问题,没有涉及到群英市的具体问题,这二者是不一样的!

但是架不住小邓同志有前世的记忆:“在我看来拆光卖光招商是懒政行为,是任性经济学的典型案例,是以探索名义行出卖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之实!是官商勾结盗取国有资产的新玩儿法!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是不负责任不管老百姓死活的极端恶劣行径,这样的干部不配当地方领导!”

咳咳!沈明没想到小邓同志一出口,就给秋文和扣上一堆帽子:“不要乱扣帽子下定义!我们谈谈如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是关键,解决问题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本事。”

这话没毛病!其实沈部长不知道,早在祁连省的时候,邓某人就曾经在党校批判过任性经济学。当时邓某人的演讲,震撼了祁连省的一批干部,只是想要扭转祁连省那些因循守旧干部的观念,却不是一次演讲就能做到的。

那一次小邓同志的话更直白,只是邓某人纵然有重生的大bug傍身,也架不住蝴蝶翅膀的一扇呼。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调任白山省群英市,更没想到自己会跟拆光卖光招商的文和书记搭班子!

说实话此次调任绝对异乎寻常,最少对邓某人来说是这样,前世秋文和绝对没有在东北任职的履历。这一生他调到了东北不说,还跟君大公子、小邓同志成为一个班子的班长,如果说这其中没有蝴蝶效应在作祟,才是真的见鬼了。

首节上一节1983/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