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568节

单凭他自己,不要说一个初肄业生,就是交给景红英这位硕士毕业生,也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毕竟术业有专攻,人家的硕士也不是人才管理或者人才扶贫啊。

不管是何慧还是唐德海,不管是苏堂还是贾思怡,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让他们通盘搞这个人才扶贫战略,未免强人所难,但是让他们各负其责之后组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第2849章 分享的快乐

连廖晶和东方怡都被惊艳了,虽然两个人昨晚都参与进来,但是绝对没想到还有其他人。她们不知道为了这个人才扶贫战略,小邓同志临时组建了一个团队。

只不过这个团队分散在各地,有清远市的舍县县委书记苏堂、舍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吴莎莎,有阳庐市市委副秘书长兼网络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贾思怡,有万盛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唐德海。

还有兴安省兴远县县委书记何慧,祁连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传军,还有政务院办公厅政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司局级巡视员,兼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常务副主任黄玉英。

至于说张涵那边,还真的只是听小邓同志的汇报,和以上那些人相比,张书记少了一点基层工作经验,即便让她参与进来也没有什么贡献啊。

“每年分期分批分类,培训扶贫或涉农部门干部和乡镇干部,认清祁连省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支持高职院校、职学校和职业高、职业学校等,为贫困地区培养、培训大批基层专业人才。”

咕咚!俊峰雨咽下一口口水,这家伙帮助记录指头都要抽筋了,没想到邓副主任会这么长篇大论,幸好有他帮忙,否则萧雨绝对跟不上的节奏啊。

其实包括徐晓峰和李富贵都在帮助记录,这顿饭被邓某人搞成了专场汇报!他还有闲心夹菜吃一口,除了农民代表和孩子们,其他人都在倾听,哪儿还有心思吃东西?

这个无关什么上下尊卑,而是餐桌上的干部,都被邓华的蓝图吸引。包括俊峰雨和徐晓峰在内,大家都感觉到人才扶贫战略的重要性,都感觉到这是一项创新式工程。

之前的大学生村官也好,科技乡镇长配置也好,都没有这么系统化、制度化和严谨化。但是经过小邓同志召集团队的丰富和完善,让人才扶贫战略超越以往的构想。

假如这项工*的付诸实施,孟晴相信,肯定会带来全新的人事工作局面。培养、引进、留住,这不是简单的六个字,其需要诸多的实际工作,小邓同志几乎是把每一项都落到了实处!

“引培工作很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祁连省经济落后人才奇缺,所以前期引进培养一批急需紧缺人才。鼓励智力有偿服务,张涵同志提出,祁连省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论起高等教育,祁连省并不落后于人,问题是那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几乎全都走出去。包括本地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都变成南下的候鸟,只不过他们一去不复返了。

连本地的人才都留不住,更不要说从发达地区引进人才,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昨晚邓某人甚至没心情调戏张涵,跟女人就留住人才的话题,探讨了很长时间。

需要庆幸有风雅网络的群,一个全新构建的工作群,为邓某人解决了极大的问题。每一个参与进来的干部,都把自己的任务私聊发给邓华,他再把任务公开在群。

大家会主动拿下自己擅长的,不得不说小邓同志这些年,还是交好了一群好同志的。像唐德海、苏堂、吴莎莎、贾思怡和何慧等人,从来就不是酒肉朋友,一直是工作上的好伙伴。

只有到了这种时候,才能看出自己还是四梁八柱的,其实小邓同志有点后悔,后悔昨晚上没有把萧雨加到群里,主要是女人在京城没有上网啊。

如果昨晚上萧雨在群里,小邓同志根本不需要这么辛苦背章,也不需要现在劳烦萧雨同志速记,你看她累成什么样了?

“对本科含本科以上人才给予政策支持,要敢于借鸡生蛋,放宽资格条件从经济发达地区选派急需紧缺人才,同时要让本土人才走出去,到高校、科研院所、省级对口单位进修。”

很难想像如此缜密的蓝图,是昨晚上一夜之间拿下的!小邓同志非常感谢自己临时组建的团队,这份蓝图会署上他们的名字,每一个人的名字。

这种可以直达天听的项目,仅仅是署名权都是无上的荣耀,对于那些副处级、处级或者副厅级干部来说,这是一次完美的镀金过程。

特别是各位没有后台的干部,唐德海也好苏堂也罢,包括何慧和贾思怡等人,他们都是从基层走出来的干部,他们身后都没有足够的政治势力支撑。

说起来小邓同志才是他们的精神核心,只是到现在为止,他也仅仅是精神核心。因为凭他副厅级干部的位子,还不足以充当伙伴们的靠山,还不足以扶持他们走上更高的政治舞台。

所以有这种好事必须要分享,不只是分享工作更要分享政绩,哪怕仅仅是在高层面前露一下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好的。

就像在组部搞干部考核分级制度汇报的时候,苏堂和唐德海等人的名字一再出现,的确让他们进入到高层的视线,据说已经成为正儿八经的后备干部。

组部挂号的后备干部,和县里、市里乃至省里都不一样,组部的后备干部群体,那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不是为地方选拔人才。

小邓同志呷一口茶水润润喉咙继续道:“对祁连省或者全国范围内贫困地区来说,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很重要!改革开放二十五年,包括建国后积累的技术储备,是一宝贵的财富。”

对此无论是廖晶还是东方怡都深以为然,国内很长一段时间科研和生产脱节,很多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阁,却不能在实践生产获得推广应用。

有些甚至是六十年代的实用性技术,在新世纪的今天,还没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开来。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浪费,所谓的科技成果转化,就是要把这些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去。

第2850章 怎么可能?

邓华的讲述在继续:“结合祁连省贫困地区需要,按照科研成果有偿服务的原则,鼓励建立实验基地、研发基地和技术成果推广站,推动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建立实验基地、研发基地和技术成果推广站,这是贾思怡的主意,阳庐市高新开发区在全面提升产业模式,包括辖区内农业生产。

而此时的贾思怡,不再是黔州省河池市那个偏居一隅的小女人,而是一个有着全国性眼光的高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女人的视角已经不再受大山的阻碍。

调任阳庐市高新开发区后的贾思怡,似乎每时每刻都在进步,那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的干部,就连福智灵都有要感叹,天不学习就追不上贾思怡了。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贾主任进步非常明显,小邓同志和她通电话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不一样的精气神,感觉到女人高涨的情绪。

“激励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点可以打造省级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是想到了居俪居副镇长,在长期基层工作,居俪取得了几项科研成果,却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奖励和奖金。

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改变,那些扎根基层的干部,搞出来的科技成果对他们而言非常珍贵。此类的科技成果也是最接地气的,可以每时每刻在基层创造经济效益,为什么不能为基层科技人员创造财富?

看看居俪的家庭,尽管丈夫在自己创业,可是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最少在邓某人眼,她家的经济情况也不过如此,假如给予一部份科技创新奖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实际上居俪的爱人天生农业公司董事长林琦,是她巴蜀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同学,只不过男人是草业科学学士,男人在科技研发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只是林琦搞出来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的时候居然被别人剽窃了,所以男人才会愤而辞职,自己开始创业生产。

秦川市乃至祁连省这样的社会风气,怎么可能留得住科技人才?怎么可能鼓励科技人才创新?所以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势在必行,必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人才扶贫专项计划,就是要引导科技人才到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创办经济实体,鼓励技术型人才以专利技术入股、提供智力服务,参与经营并且收获利益分配。”

这顿饭成了邓某人演讲的舞台,包括廖晶、孟晴和东方怡在内,每一个人都认真倾听,这几位优秀的女干部都清楚,人才扶贫项目,必定会带来全新的政策理念。

如果说降落燕京城的时候,景红英还是有点忐忑的话,现在女人终于相信邓某人不是看自己的姿色。人家是真的想要干点实事,看的是自己在管委会的资历。

再看看他身边的女人,成熟的像是水蜜桃,更是带着一股子难以言喻的气质。那是出身贫寒的她,只在某些高官身上看到过的气质。

当得知跟邓某人谈笑风生的女人,居然还有一位堂堂的副部级干部,景红英已经成为小邓同志的仰慕者了,邓副主任这么牛啊。

谈笑有鸿儒没见到,但是往来无白丁却是眼前最真实的写照,更难得邓某人的蓝图构想,怎么就这么的精彩呢,连身为硕士生的她都甘拜下风。

小邓同志终于喝口酒润润喉咙,这一番讲述真的很辛苦,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分钟,桌上菜肴都凉了,让他重来一遍绝对说不到这么顺畅,累呀!

他看向萧雨和俊峰雨:“萧雨和小俊同志都记下来了吗?你们回头整理一下给廖助理和孟副局长,还要给我们自己留一份,伟国同志回头到张涵部长那边去取吧。”

啥意思?孟晴愣了一下:“你是说没有材料?这些都是你临时想出来的?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邓华无辜道:“我差不多一夜没睡呀,你当想这么多很简单么?之前和张涵书记沟通仅仅是一点想法,为了今天准备了一夜,其包括多位同志的智慧结晶,包括何慧、唐德海、苏堂、吴莎莎、贾思怡还有张传军!”

首节上一节1568/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