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官路 第1340节

罗子良这几天下乡调研,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整个黑石县,除了工业占用的土地以外,剩下的土地很少种植粮食了。各乡镇政府发动群众种植蔬菜瓜果,什么卖得起价就种什么。前段时间蒜贵,就种蒜;西红杮贵就种西红杮,一大片一大片的,有点跟风。这怎么能行呢?

这不,现在田地里的瓜类都成熟了,却卖不出去。

拿石板乡来说,当初乡政府号召村民种佛手瓜、节瓜、青瓜、丝瓜、角瓜和西葫芦瓜等,是因为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有一个同学在省城做蔬菜生意,然后就跟这个副乡长说,你发动群众种,到时我开车来收,每一种瓜多少多少钱。

这个副乡长一算,挺划算,就和书记、乡长一合计,就让群众种了。

没想到,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更,获得了大丰收。村民们也是兴高彩烈,以为能卖上好价钱了。但是,瓜果类的蔬菜价格却大跳水,价格跌到了去年的一半。副乡长的那个同学也自食其言,不来收购了。

作为蔬菜,保质期短,卖不出去的话,时间一久,就过了最佳采摘期,只能烂在地里了。村民们都很着急,天天在田地里看着果实累累的瓜们哀声叹气。

“罗书记,您说说,我们应该种什么好?我们一家人的财产都投进去了,怎么办呀?”一个村民对罗子良伤心地说。

“是呀,罗书记,我们听从政府的安排,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可是种出来没有人管了呀?”另一户村民也跑过来诉苦。

罗子良也感到事态严重,农作物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什么东西多了就卖不出价,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可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广大村民来说,没有规划,缺乏前瞻性,也是受害者。

这些年,耕种田地的人少了,农产品价格却升不上去,这个原因,有内在的外在的因素,一是技术的提高,机械化的生产,产量和几年前比,不可同日而语。再者,现在是地球村了嘛,和国外的贸易往来很频繁。有些国家,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低廉。大量的货物进来,拉低了国内的价格。贸易全球化,有利有弊,可以促使我们提高品质,提高竞争力,造福于社会。

话说回来,对于号召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的乡镇政府,也不能太过苛责,打击其积极性,这东西只能怪有些领导干部不懂经济,他们没有主观上的过错。

“你们自己有没有车?”罗子良想了想,就问这些村民。

“有,我家有一辆面包车。”一个村民说。

“我家有小货车。”另一村民说。

“我可以借,让亲戚帮我。”没有车的村民说。

现在农用车辆在农村也很普及,就是一些人家没有,七大姑八大姨一定有。

有车就好办。罗子良打电话给唐平县的郑凯强,让他利用各种渠道宣传一下,让唐平县的商贩们到黑石县来采购。现在唐平县以旅游为主,一些蔬菜类,应该有些销路。

“你们准备一下,找车找人,今天晚上下半夜采摘装车,明天一大早拉到唐平县各村去买,我跟你们去。”罗子良说。

第430章巧遇庄书记

村民们听到县委书记亲自陪他们去卖瓜,一个个都很激动,很振奋!先不管结果如何,一个县委书记这么做,大家心里面感到挺温暖。

瓜农们晚上都忙碌起来,借车的借车,找人的找人,准备各种秤和袋子。

到了后半夜,石板乡政府召集三十多个乡干部也来帮忙采摘、装车。乡政府还决定给瓜农们补助汽油费。

用政府财政来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买单,虽然不可取,但至少能传递一点负责的态度,值得肯定。

天刚麻麻亮,罗子良带着秘书孟恩龙开车来到石板乡的时候,瓜农们的各种车在路边排成了一排,瓜果已经装好车。

罗子良走了一圈后,就把自己的车开在前面,带着车队向唐平县进发。

看过解放战争大场面的人都知道,后勤运送粮食的规模比参战部队还壮观。现在,罗子良带着连绵几公里的车队,也是极其震憾的。车队里面有面包车,有货车,还有拖拉机,居然还有用摩托车带的,而且,村民们都是全家出动,说话声,机器声响成一片……

因为震天动地的声音,所到之处,很多群众都跑出来,到路边看着。

“小翠她妈,你们拉瓜去哪里呀?”有认识的人用手作喇叭向一辆拖拉机上的妇女问。

“我们拉去唐平县卖。”车上的妇女乐呵呵地说。

“拉去那边能好卖吗?”问话的人很怀疑。

“当然好啦,是罗书记带我们去的,能不好么?”车上的妇女自豪地说。

“县委的罗书记帮你们去卖瓜?”路边的人都愣住了。

“是呀,他的车在最前面呢,不跟你们聊了,回见。”车上的妇女朝人群挥了挥手。

“县委书记去帮群众去卖瓜,小翠她妈说的是真是假呀?”问话的人自言自语地说。

“当然是真的了,我们县的罗书记,为了群众的利益,什么抛不开脸面的事情都干得出来。”有人夸张地说。

“那……我家里还有一车包菜没卖呢,我也叫当家的拉过去。”那人说。

“你现在去装车,还来得及么?”有人笑道。

“你没看那么多车吗?一时半会根本卖不完,我忙去了……”那人说着就跑回家了。

“我家也还有很多大白菜呢,我也拉过去。”

“我家还有萝卜……”

郑凯强现在是唐平县的常务副县长,他接到罗子良的电话后,打电话给各乡镇,让各乡镇派人到县城来当向导。车队一到,按乡镇的大小,这个乡几车,那个镇几车,带卖瓜的人直接下村兜售。

曾经的罗县长亲自带黑石县的群众来卖瓜,这个消息传出去,大家都很给面子,先不管好不好吃,买几斤也要不了多少钱,就当是做善事了。

尤其是一些工厂和学校,一袋一袋的买,这些东西,确实不贵,况且,都送上门来了,划算嘛。

不用多长时间,拉来的瓜果,都卖了个七七八八。卖瓜的村民们嬉笑顔开,高兴得合不拢嘴。

“要是知道到这里来那么好卖,这几天就不用那么犯愁了。”一个阿姨笑道。

“这么好卖,那是因为有罗书记,没有他,谁睬你呀?”熟悉情况的一个中年大叔说。

“难不成是罗书记利用关系强制别人来买不成?”阿姨愣了愣。

“那倒不是。”中年大叔说。

“那是因为什么?”阿姨疑惑地问。

“因为我们罗书记在这里做过县长,他是真正为人民做好事的好官,大家都很感念他,今天他又为我们黑石县的群众操心,唐平县的人民能不搭把手吗?”中年大叔感慨地说。

“我明白了。这叫做栽了大树好乘凉的意思,对不?”阿姨说。

“意思差不多吧。你没看到刚才那些买瓜人的样子吗?他们都不怎么看瓜,只说,我们相信罗县长……”中年大叔越说越激动。

“一个好官,群众会记住一辈子的,如果以后我们的罗书记调到别处,他也回黑石县推销农产品,我一定也会买。”那阿姨肯定地说。

首节上一节1340/22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