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已经让他们司机上来搬下去了。”苏晴微笑着说道。
第2167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
赵德三揉了揉鬓角,一脸歉意地看着苏晴,说道:“我喝的有点多,刚才把这事儿给忘了。”
苏晴微笑着说道:“没事,你今晚也算是帮了姐一个大忙,各方面做的都很到位,他们几个对你的印象都很不错的……”
两人坐在床边,聊起了今晚的酒席,从苏晴的话中,赵德三又学到了许多官场上的学问。
尤其是伺候上级领导方面,有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学问,让赵德三算是彻底的认识到,自己在地方政府与领导们交往所学的那一套,来北京真的就是小儿科了。
赵德三在苏姐‘传道授业’有些口干舌燥的时候,去隔壁房间拿了包碧螺春,沏了两杯,一杯端给吴敏。
吴敏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有人说,酒品如人品,从酒席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别是看出一个领导者的作风、如果陪同的领导是一位性格开朗的领导,是一位正派作风的领导,你尽可以随意,不必担心,进行愉快即可。
否则,就要找准谁是酒席上级别最高的领导,一切都要围绕这个级别最要的领导来转,让他坐在最重要的位置,次重要的人物陪坐在他的两边,他最爱喝什么酒,那就得上什么酒,他说出什么话,其他人都要捧场,下级劝他喝酒,他可喝也不可喝,不能勉强,而他劝下级喝酒,作为下级的人,通常是一定要喝掉的,为什么?人家领导劝你喝酒,是给你面子,是看得起你,你可不能不识抬举,而赵德三今晚无疑就受到了老马的抬举。
在有领导在场的酒席上,在围绕那个级别最高的领导这一核心来转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自己的主管领导,要把握好最高领导、主管领导之间的关系和分寸,不可大意。该奉承的话,不能少说,要及时说,不该说的话,一个字也不能说,没说一句话,都一定要慎之又慎!陪领导喝酒的学问高深莫测,因人、因时、因地各不相同。
尤其在官场,喝酒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既要能喝,又不能酗酒,如果跟领导一起喝酒,讲究的就更多了。酒桌上虽然有句话叫‘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要懂得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决不能一上酒桌就充大。敬酒之前,必须要等领导之间互相喝完之后,下面的人才有资格敬酒。作为下级对上级领导敬酒,不能一个人一杯酒同时敬多个领导,只有多个人可以同时敬一个领导。在自己敬酒给别人时,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但是一定不能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如果自己敬酒给别人,一旦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这样才显得大度。
如果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酒,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酒,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酒力不胜,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敬领导的人拦下。端起酒杯,右手扼腕,左手垫在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也不要自降身价,不要放得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人做人。如果没有特殊的人在场,碰就最好按顺时针,不要厚此薄彼。在敬酒、碰杯的时候要有说辞。酒桌上一般情况不谈正事儿,喝好了,事情自然也就办的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都明白,不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还有,一定不能装歪,不能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家自己添,决不能纱布垃圾的一个一个去倒酒,如果某个人没分到酒,会很尴尬。
注意不要酒后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唾沫横飞,筷子乱飞,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就去上卫生间。
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得出来。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一定要双手举杯。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领导夹菜时,千万不要转酒桌中间的圆盘,这是大忌,喝到六分醉时,每次干杯时一定要倒满,然后在喝酒前假装没有拿稳酒盅,尽量撒出去一些,这样每次喝酒可以少喝进去不少。
安排好领导的座次是一门学问,而且这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敏感的内容,如果座次安排不妥当,常常会引起一些猜疑,所以,安排座次一定要掌握基本原则,必须做到稳妥、慎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其原则是领导面向会场时,左为上,右为下。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一号领导居中,二号领导排在一号领导左手边,三号领导排右手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一号领导,二号领导同时居中,一号领导排在居中座位的左边,二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如多排就座,则前排高于后排,主要领导安排在第一排。后排座位也如第一排排列;如果是报告会,主席台的座次一般是采取报告人和主办单位负责人相间排列或各单位负责人相间排列的方式进行安排。
还有就是会见时座次安排。会见通常安排在会客室或办公室。有时宾主各坐一边,有时穿插坐在一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译员、记录员安排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其它客人按礼宾顺序在主宾一侧就座,主方陪见人在主人一侧就座,座位不够可在后排加座。
再有就是会谈时的座次安排。双边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但有的国家则让译员坐在后面,一般应尊重主人的安排。其它人员按礼宾顺序左右排列。如会谈长桌一端向正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多边会谈,座位可摆成圆形、方形等。小范围的会谈,也有不用长桌、只设沙发的,双方座位按会见座位安排。
而签字仪式的座次安排,一般是签字双方主人在左边,客人在主人的右边。双方其他人数一般对等,分主客各一方按礼宾顺序排列于各自的签字人员坐位之后。双方助签人分别站立在各自的签字人员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
另外,合影时的座次安排也很有讲究。可事先排好合影图,人员多时应准备架子,合影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首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
此外,最常见的就是宴席上的座次安排了。宴会上的座次安排一般需要掌握几个技巧,一是面门为上,就是说,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是上座,因为它视野开阔。二是以远为上,就是距离房间正门越远位置越高,离房门越近,位置越低,工作人员、秘书坐在离门近的位置可以方便地开、关门,呼唤服务员提供服务等。
正式宴会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它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要在请柬上注明桌次,现场还要有人引导,以免混乱。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一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二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三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四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
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场景有特殊因素,应视情而定。
国际上的习惯却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
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主人的座位远近而定。
如果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男主人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两桌以上的宴会,其它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与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面对主桌。遇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
如遇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可以把主宾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但也可以按常规安排。
主宾携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又不出席的,通常可以请其它身份相当的女同志作第二主人。如无适当身份的妇女出席,也可以把主宾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席位排妥后着手写座位卡,卡片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便宴、家宴一般不放座位卡,但主人对客人的座位也要有大致安排。
另外,乘车时的座次安排也很有讲究,而且还要按照车种的不同进行不一样的安排。比如轿车的座位安排。如有司机驾驶时,一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二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三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三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
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
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若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客人应坐在主人旁边。
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
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第2168章 座次安排问题
而吉普车的座次安排就不一样了,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因为吉普车安全性能比较好,一般前排位置也同样比较安全,同时由于吉普车的底盘高,功率大,坐在后排比较颠簸。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
还有就是,在接待团体客人时,多采用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吃饭,人人皆会,不过是将食物送进口中而已。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吃饭常常是一种群体行为,这就使简单的吃饭变得不那么简单了。特别是当吃饭不再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第一目的时,吃饭简直就是颇为复杂的一件事情了。今天,咱就说说这复杂的吃饭公(商)务宴请的礼仪。
前些年,社会上流传过一些被篡改的“名人名言”,其中的一句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革命就是请客吃饭”。我们在这里且不深究篡改者所要表达的某些情绪化的东西,但这句话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宴请在现代社交中的重要性。后来与一位经商的朋友谈起这方面的话题,这位朋友更是体会多多。他说:“对于当官的人来说,吃饭简直太重要了。由于有了目的,怎么吃饭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鲍鱼也好、燕窝也罢,都变成了一种交往工具或者说是道具,如何发挥这些道具的作用,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
的确,在这些场合中,就像穿什么样的服装、坐什么样的车、租什么样的写字楼一样,在哪儿吃饭、吃什么也是传达身份、地位、诚意等信息的重要标志。另外,包括约请、迎送、落座、如何点菜、怎么敬酒、宴请中谈事情的时机等,都可能是影响目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宴请就像演一场戏,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谢幕,以及在这过程中怎样演好自己的角色,都是大有学问的。
德三,你在官场上的时间还没几年,这方面的体会可能还不深,但今后陪同领导赴宴或宴请客人的机会将是很多的,作为一个男人,如何在此类活动中既得体大方,又角色准确,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展示个人能力的绝好机会,可不要小视。
比如说宴请前的准备,宴请的准备工作一般可分为确定参加人员、宴请地点以及发出邀请、恭候迎接等。其中确定客人名单是整个准备活动的关键。因为宴请的客人的身份、宴请的目的、客人的级别及人数、客人与主人的熟识或融洽程度等都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各个环节。如果领导将宴请的人员、时间、地点等都确定好了,那么我们只需逐项落实就可以了,如果领导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或几点原则的话,我们就要认真对待了。因为一次宴请前的准备过程实质上就是一次公关策划的过程,任何一点一滴的疏漏都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还有就是确定参加人员名单。确定客人名单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切忌遗漏,最好的办法是先拟出一个大名单送领导圈定。如果我们也无法确定拟请的客人名单时,请教或委托他人是个好办法。例如,为达到某个目的,领导想约某个部门的有关人员一起坐一坐。邀请的工作落到了你的头上,而你对该请谁也心中无底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向熟悉该部门情况的人员(最好是该部门内部的人)请教,这样得出的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考虑周全的另一层含义是在确定客人名单时切忌搞大杂烩,有些人请客喜欢热闹或图省事,请一次客就想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也不考虑客人之间是否有关联,是否愿意坐在一起。其结果就会冲淡主题,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甚至还会落个不欢而散的结局。在确定客人名单后,还应确定陪同人员名单。这里有几个原则:一是要考虑双方级别和人数的对等。所谓级别对等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已方第一主陪人的身份要等于或略高于第一客人的身份,因为第一主人的身份直接决定了宴请规格的高低;所谓人数对等是指主客双方出席的人数不应过分悬殊。己方人数过少是对客人的不够尊重,过多则显得不雅。二是与宴请主题无关或对宴请目的没有帮衬作用的人最好不要出现在宴会上。
再一个就是确定宴请的地点。要根据宴会的不同性质选择相应的设宴地点,尽量做到有独特的风格,并考虑在何种规格下招待客人。如果是比较熟识的朋友,又无明确的宴请主题,只是为了联络一下感情,为今后办事做铺垫的话,那么地点和人员的选择都可以随意一些,席间的气氛也应力求轻松自然。如果有比较重要的人物到场,在宴请地点的选择上则不能过于随意,因为饭店的档次是身份与诚意的象征。如果客人不愿意被更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行踪,则应选择一个比较清静的地点。确定宴请地点时,应提前与饭店取得联系,最好能做一下实地考察,对房间内外的环境以及宴请菜单都要做一番认真检查,并就开宴时间等相关事项向饭店提出明确要求,以免发生意外。
然后就是发出邀请。邀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当面邀请、电话邀请、发请柬邀请都可以,但一定要郑重诚恳,使被邀请的人感到你的诚意。宴请的时间、地点、主要出席人及赴宴方式等细节要表述清楚准确,不要使人产生歧义。另外,如果时间允许,应提前三至五天发出邀请,以便对方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而宴请当天还要再提醒一次,以免客人忘记。
对于较重要的客人应主动派专车去接,这里面除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外,还可以利用接送(有接必有送)之机搞清客人家的住址,便于今后的拜访。另一方面,这样还可以省去照顾对方司机的麻烦。
请客一方应比客人提前到达,到达后应对周围的环境、桌椅的摆设、菜品的准备等事项作出安排或调整。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数量,除非有临时增减人员的情况,否则要做到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数量与入席的人数相一致,因为在客人来到后再临时调整(特别是临时增加)座椅和餐具不仅会使宴会显得混乱无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极大的不礼貌,人家可能会想:我是不是多余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就该到饭店大门外去迎候客人的到来了,如果客人的级别较高,还应提醒第一主人到外面迎候。到了酒店后,落座是有规矩的,一般可分为正确确定桌次和座次两个问题。
一个是桌次。如果双方来的人较多需分桌用餐的话,应确定其中一桌作为主桌。确定主桌一般有三个原则:一是居中为上。即当三桌以上(且为单数时)并列时,以中间一桌为主桌;二是以右为上。即两桌并列时,以右面一桌为主桌,但两桌以上(且为双数,如四桌)并列时,则需同时使用上面二个原则来确定主桌,即中间的右面一桌为主桌。三是以远为上。即离房间正门最远(即最靠里面)的一桌为主桌。除了上面的三个原则,还有一个如何确定左右方向的原则面门原则,即以面对房间正门时的右面为上。我想,只要真正掌握了上面的三加一原则,并加以灵活运用(或单独或综合),即使遇上再复杂的情况,我们也能够正确地确定桌次了。排完桌次,接下来是分配各桌的人员。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量将主客双方的主要成员安排到主桌用餐。无论分多少桌用餐,每桌都应安排己方的人员。如果贵宾带了司机,那么对司机千万不可大意,假如不便安排司机进席的话,要单独安排进餐或发放足额小费。有时大事会坏在细节上。
第二个是座次。落座一般由于场合不同而分两种方式:
一般人多的话,排位要正式一点。即面门居中的位置为主陪席(也称埋单席、主位),对面为副主陪席,主陪席的右侧为第一贵宾席,副主陪的右侧为第二贵宾席,主陪席的左侧为第三贵宾席,副主陪席的左侧为第四贵宾席,依此类推。这种排位方法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同时要求主客双方(特别是主陪与副主陪之间)的地位都比较接近。
如果参加宴会的人不是很多,甚至主人一方出面的只是公司老总和他的秘书,而无论被宴请的客人是谁,按上述排位方法显然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如何,将第二贵宾安排在秘书旁边都是不够尊重的。这时就适用非正式排位法了。主陪席的位置不变,而副主陪的位置通常也不变(这样催个菜跑个腿什么的比较方便),贵宾依次坐在主陪席的右侧和左侧,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