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仕途 第1114节

小许就看着丁一,丁一调皮地说道:“我同意。”

他们驱车来到了湖边,看见湖边的草地上,有三三两两的或趴或站着,统一的摄影马甲,后背上印着几个大红字:北京夕阳红老年摄影家协会的字样。

他们下了车,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就见这些老年人们,每个人手里至少有两个相机,全副武装,有的人对着湖水在取景,大多数人都坐在地上等着什么。

彭长宜过去后,礼貌地跟他们打招呼,这些人一见彭长宜口音标准,就说道“你们是从北京来?”

彭长宜说:“我们是北京周边的。你们在等什么?”

其中一个戴眼镜,高个子的老人说道:“我们在等太阳,太阳再落下一点,湖面和草原才是最美的。”

彭长宜一听就来了兴趣,也坐在地上和他们攀谈起来。

其余的人也都纷纷围拢了过来,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看着丁一说道:“小姑娘,给我们当会模特怎么样?”

丁一一听,一时拿不定主意,她看着彭长宜,彭长宜笑着说道:“你们摄影是协会组织的还是自发凑在一起?”

这时,一个带着棒球帽的老人过来,说道:“我们都是爱好者,没有任何的商业目的。”

立刻就有人说:“这是我们谢会长,国内外都发表很多艺术作品,非常有名,是摄影家杂志退休的。”

彭长宜赶紧跟谢会长握手,谢会长掏出名片,双手递给彭长宜一张,又递给了丁一一张。

彭长宜恭恭敬敬地接过名片看了一眼,说道:“我是锦安地区三源县的,我叫彭长宜。”

其中有一个人认出了他,说道:“你是不是彭书记?”

彭长宜笑了,说道:“您认识我?”

第1462章 隆重的欢迎仪式

那个老人说道:“你们今年的桃花节,我和几位老哥们去了,在那里住了一天,你这个人长得什么样我们没有记住,但是彭长宜这个名字我们记住了,当时在宾馆我们闲着没事,还研究你这个名字的含义着呢。”

彭长宜赶紧向前,跟他握手,说道:“幸会,幸会,真是他乡遇故知啊。”

谢会长说道:“去年的桃花节我去的,我们几个人差不多都去过。不过不是你们开幕的那天,是在桃花盛花期的时候去的。”

彭长宜说“以后,欢迎你们常去。可以把我们那里当做你们一个点,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秋后,我邀请你们去,发作品的有奖,得奖的大奖励。您看怎么样?”

谢会长说:“你这个县委书记意识很超前,许多旅游业都是靠摄影家的作品带动起来的。某种程度上说,摄影作品,就是当地旅游业的先行官。靠视觉、靠游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彭长宜一听,立刻又握住了谢会长的手,说道:“你说得太对了,我回去后,立刻就着手做这事,给你们发邀请函。”

谢会长说:“彭书记,你们到这里来是……”

彭长宜说:“我们本来是去呼和浩特的,不巧的是,朋友到这里来蹲点了,我们只好改道去北边找他。”

“哦。”谢会长明白地点点头。

彭长宜向他们发出邀请:“你们跟我们去边境那边吧,那边的风景更美。”

谢会长说:“我们就是从那边过来的,我们一会奔盟里,然后明天就回去了。”

就这样,丁一在这里给这些摄影家们当了一会模特,小许看了看表,催促说道:“彭书记,咱们该赶路了,还有一百多公里呢。”

彭长宜点点头,便和这些老艺术家们告别了。

接下来的路逐渐变得顺畅好走了,继续行驶在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上,跟刚才颠簸时候的心情有了很大的区别。公路上,偶尔有车辆经过,也可能是难得一见,每当会车时,双方都会鸣笛祝贺。蓝天下,灰黑色的柏油路象一条飘带在绿草中飞舞。在蓝色和绿色的空间里,汽车变作一颗快速闪动的反着夕阳光亮的亮点在驰骋。

接近傍晚的草原,一片云蒸霞蔚的景象,晚霞洒满山坡,蒙古包炊烟袅袅,牛羊声,使人浮想联翩……

其实正是那些踏着草原节奏,在幕天席地缓缓行进的牧民,以传统的轮牧方式才保持了草原的千年生态。牧民没有土地,却最了解草原。牧人的一生总在不断转场中周而复始着:牛羊跟着肥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一走就是千年,大草原滋养着牧人的生命,牧人则维持着草原的生机。

暮色余辉洒满山坡和山顶的敖包,远望有如金山一般神奇。

敖包对于蒙古牧人来讲,是神圣之所在。有两大用处:一是向神祈求吉祥的载体。牧民可以拜祭。路人经过敖包时,添上一块石头,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三圈,就会心想事成;二是早先牧民做为路标使用。在无际的草原上,人们很容易迷路,用大小石块堆积起来的巨大石堆,插上草木枝叉,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彩神幡(或有字经幡),风吹时,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和牛羊,指引他们回家的路。

越往北走,人烟越稀少,太阳,几乎接近了地平线,此时的大草原,有着一种神圣般的庄严,一切都很幽静、沉寂。也许就是因为偏远,草原,才有着一股令人敬仰的美丽……

江帆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小镇,这里是他来的时候工作过的地方,是从前的秘书巴根的家乡,也是江帆经常下乡的地方。盟里的那达慕大会要在这里举行,这两天非常热闹。所以,他才跟彭长宜定在这里。为的是让他们领略到草原真正的风光和民俗。草原,是个好客的民族,当这里的领导知道江主任有北京的客人要来时,特地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篝火晚会,欢迎远方的客人。

江帆最近一直在这里蹲点,督导这里的风电建设进展情况。他特地为他们准备了蒙古特色的佳肴,特别隆重地准备了一道大餐,烤全羊,精心挑选出蒙古族厨师掌刀,就等他们到来后,来为他们表演。

太阳刚刚落山,篝火晚会就开始了,人们载歌载舞,非常热闹。

欢乐的人群,越积越多。

等他们赶到草原北部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落山了,篝火晚会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彭长宜他们循着歌声就到了。

只见在这个偌大的空场上,中间堆着一堆高高的篝火,正在熊熊燃烧,不时有松油噗噗的爆裂声,人群外,悬挂着一只大汽灯,照得四周如同白昼。

围着篝火,早就形成了内外两大圈手拉手跳舞的人们,两大圈跳舞的人群,分别向不同方向旋转,随着节凑,不时地拍手,呐喊,非常热烈。

彭长宜他们把车停在了人群后面,三个人就下了车。他们刚靠近外围的人群,立刻,就有人向他们伸出了手,拉他们加入了跳舞的队伍中。

三个人也被这热情、奔放、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他们边手拉手随着人群跳跃,知一会,就掌握了这种舞的节凑和动作,没有什么节拍,也没有什么节奏,大家怎么跳,他们就怎么跳。他们在外面的左转转,右转转,他们大声欢笑着,陶醉在这陌生的异地他乡,陶醉在这欢乐的人群中了,渐渐地,他们便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忘情地和人们跳在了一起。

当几位身着蒙古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唱罢一曲蒙谷族民歌时,又有一位手拿马头琴的上了年纪的人来到中间,坐在椅子上,立刻,欢快、热烈、奔放的节凑,就从他的弦下蹦出,他演奏的是节凑感非常强烈和鲜明的蒙古族舞曲《万马奔腾》,刚刚停住的人群,立刻又手拉手地随着节凑跳了起来。

第1464章 我不认识你

眼看江帆就要走到跟前了,她都看见他老远就冲彭长宜伸出了手,但他的眼睛却看着自己。

她面无表情,呆呆地看着他……

彭长宜赶紧向前一步,双手握住了江帆的手。

江帆说道:“长宜,好兄弟,可把你们盼来了。”说着,还使劲拍了一下彭长宜的肩膀。

小许也伸出了手跟江帆握。

最后,江帆转到丁一面前,他深情地看着她,这才冲她伸出了手,说了声:“你好。”

丁一仍然呆呆地看着他,眼泪,渐渐地涌上眼眶,她绝望地看着江帆,冲他摇摇头,哽咽着说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尽管声音不大,但是江帆却听得清清楚楚。他知道丁一听见和看见了刚才那一幕,就笑笑,说道:“我是江帆,你不会认错。”说着,手再次伸出。

首节上一节1114/12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