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994节

想明白了这一点,卞玉兰就露齿一笑道:“李书记,您放心吧。这管委会的工作,我会不折不扣的向几位领导都进行汇报的。”

卞玉兰这话的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

她是说,自己这以后不仅会向魏家豪汇报,也同样会向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其他几名副书记汇报。

这样一来,她对自己这个副书记的态度,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对这位卞主任的聪敏,李青云很是赞赏,当下就“嗯”了一声,表示认可。

另一边,李建义在想通了之后,也渐渐开声了。

抬头看了看目光灼灼面向自己的李青云,李建义就笑道:“李书记,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明天我就和环境保护局的同志开个会,让他们对这家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一定要确保它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也是可控的!”

听了李建义的表态,李青云就释然的笑了。

琢磨了片刻,李青云似乎想到了什么,就开声道:“建义区长,明天你这个会照样开。我这边呢,另外再给你找个外援,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外援!?”听了这个词,李建义的脸色就露出了茫然的神色。

李青云“嗯”了一声道:“我大学在学生会里,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现在都在几个知名的研究所搞这方面的研究。交给他们去调查,应该能够更快的得出结果。”

听到这里,李建义还有些不解,旁边的卞玉兰却已经恍然道:“李书记您是秦西大学毕业的吧?秦西大学的生环系,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挺有名气的。”

听了这话,李建义总算是明白过来。

他连连点头表示道:“又要李书记出面帮忙,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才好!”

李青云微微一哂,挥了挥手道:“哎,都是为了工作嘛,没什么的。”

停顿了片刻,李青云就又开声道:“过两天,可能有一个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考察团过来,想看看咱们宁海新区这边的投资环境。到时候,你们二位抽空陪我一起见一见……”

听了这话,李建义和卞玉兰二人心里就是一惊。

李青云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在新区确定要成立之后,才拉来的投资。

而宁海新区成立的风声,从开始传出来,到今天也不过一个月而已。

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拉到一个考察团过来考察,这位李书记“招商引资”的本事,还真不是盖的。

当然了,因为知晓了李青云的背景深厚,二人在惊讶了一阵之后也就释然了。

卞玉兰首先表态道:“好的,李书记。我待会儿就下去把接待工作安排一下……对了,李书记。这考察团的规模,大概是怎么样的?”

“嗯,大概有五六家企业吧,几十来号人。这几家都是私企,你们接待的时候不需要搞太大的场面,人家不在乎这个。只要咱们的接待,能给人家宾至如归的感觉就好!”

听到这里,李建义心里就有些嘀咕。

在他的印象中,私企应该都是规模比较小的,市值不超过亿元才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五六家企业加在一起,怕是投资额也不会太多。

以李书记的背景,这邀请过来的考察团,不应该只是这样的层次才对呀。

就在李建义有些不解的时候,李青云又补充了一句道:“对了,其中有一家‘广源集团’你们可能听说过。他们的老总可能要投资游艇行业,你们注意准备一下相关的资料……”

第1156章 省发改委要来调研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眼前印发的这份通知,李青云的眼神就有些飘忽。

这份通知是滨州市发改局转发的省发改委的一份来函,说是省发改委一个考察组将于三天之后来滨州市考察调研“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的一些情况。

对于省发改委的这次考察,市里无疑是非常重视的。

市委常委、副市长臧泰和亲自给李青云打过电话,叮嘱过这事儿,让他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

李青云是知道的,臧市长这次是越过了魏家豪区长,直接给自己挂电话的。

虽说从理论上来讲,自己作为宁海新区分管经济发展与改革、招商引资,并负责联系区发改局、财政局的党委副书记,被臧市长直接委派这个任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魏家豪才是新区的二号人物。

臧市长这样直接给自己交代事情,魏区长心里肯定会不满意。

当然了,李青云并没有任何怨怼臧市长的意思。

事实上,能够被这位领导看重,他的内心深处是充满了感激的。

至于魏家豪会怎么想,李青云也没办法左右,只能更加小心的行事,免得被这位领导记恨了。

说起来,宁海新区的成立,确实牵动领整个滨州市的目光。

即使放在整个辽东省来说,都算是一件大事儿。

这段时间,省里的一些直属部门来滨州市调研的很多。

这些省里领导们过来的时候,宁海新区肯定都是要走一遭的。

虽说省发改委的发函中,没有特意指出会来宁海新区一行,但这事儿根本就不用在书中交代,几乎是肯定的。

将市发改局转过来的来函看完之后,李青云就将其轻轻放在了一遍。

省发改委这次考察调研的目的,他已经通过刚刚的来函了解清楚了。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发展地方经济,也渐渐想出了更多的方法。

很多地方政府在资金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利用国家的金融政策,拓宽地方性融资渠道,为一些本地的明星企业做融资担保,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另外,很多地方政府还下了大力气发展非政府资金,通过集合更多的力量,来建设基础项目设施。

应该说,各地方政府的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的,其对地方城市化建设的推动,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另外,这些举措也救活了不少因为资金不足而濒临倒闭的明星企业,为地方的经济发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

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措施,虽然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后遗症也是非常明显。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形成了大规模的政府性债务。

首节上一节994/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