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响起时,杜鲁克刚好写完最后一个字。
“这个动作的每一帧都在说:王座不是继承来的,是要亲手夺取的。”
他放下钢笔,抬头望向球场。
那一刻,伯纳乌的寂静被打破。
先是南看台。
那里坐着最狂热的皇马死忠,他们曾用白手帕抗议,用嘘声淹没对手。
但现在,他们中的一个人站了起来,开始鼓掌。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掌声像涟漪般扩散,从南看台蔓延到北看台,从底层看台涌向高层。
八万人的掌声汇聚成雷鸣,在伯纳乌的穹顶下回荡。
这不是对失败的认输,而是对伟大的致敬。
罗伊停下脚步,抬头望向看台。
灯光下,他的脸庞还带着少年的棱角,眼神却已如君王般沉静。
掌声越来越响,像潮水般冲刷着球场的每一寸草皮。
劳尔站在中圈,双手叉腰,胸口还在剧烈起伏。
他抿着嘴轻轻点头,眼神里既有不甘又带着几分欣赏。
这个年轻人,确实踢了一场伟大的比赛。
齐达内挠了挠鼻子,秃头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复杂的笑容。
作为中场大师,他比谁都清楚,今晚这个19岁的小子踢出了多么不可思议的足球。
摩纳哥的球员们站在他身后,没有人说话。
他们知道,这掌声不属于胜利,而属于那个敢于在足球圣殿为自己加冕的少年。
罗伊深吸一口气,突然停下脚步。
他缓缓举起右手,在八万人的注视下,不紧不慢地拍了三下手掌。
啪。啪。啪。
每一声都清脆地回荡在伯纳乌的夜空下。
这不是感谢,也不是挑衅,而是一个约定。
第一下,是对自己,那个被皇马抛弃的青训弃儿。
第二下,是对今夜,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个人表演。
第三下,是对未来,那个终将属于他的王座。
掌声仍在他头顶回荡,仿佛在说
“我们见证了你,现在,去征服世界吧。”
7月月票抽奖活动
给兄弟们发点福利,感谢大家伙儿一直以来对这本书的支持和厚爱,正好赶上踢完皇马,就抽个小奖庆祝一下吧。
活动时间:7月1日0点到7月10日晚上12点
考虑到月初很多书友没赶上活动就投票了,所以按1号开始算,所以前几天投票的也算在抽奖范围内。
参与方式:只要给本书投月票即默认参与抽奖(仅限起点端读者)
奖品:价值50元肯德基代金券(可折),数量20个
本次抽奖7月10日晚上12点截止,7月11日开奖,按月票票根尾号抽取,同一个人多张月票可以多次中奖,到时会发单章公布中奖名单,中奖书友凭月票票根截图进群兑奖即可。
(PS:有没有懂MBTI人格的,说一说罗伊是啥人格类型,第一个猜中的也黑幕一个)
第137章 重塑法国足球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赛后混合采访区乱成一锅粥。
《马卡报》的记者挤在最前面,话筒几乎戳到罗伊脸上:“那个加冕动作是对皇马的报复吗?”
《阿斯报》的记者也不甘示弱:“你是不是想证明自己才是皇马青训真正的王者?”
《踢球者》的德国记者高声问道:“这是否在讽刺皇马青训体系留不住人才?”
《世界体育报》的记者踮起脚尖喊道:“这个动作是否暗示你未来可能加盟巴萨?”
十几家媒体的摄像机同时对准罗伊,闪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
罗伊被围在中间,汗水顺着他的鬓角往下淌。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还穿着摩纳哥球衣的胸口,又抬头环视了一圈咄咄逼人的记者们。
突然,他轻轻摊开双手,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嘈杂的现场安静了几分。
“我当时就是想做这个动作,”他的声音很平静,“没想表达什么特别的意思。”
看到记者们露出失望的表情,罗伊微微扬起眉毛:“不过你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赋予它意义。每个人都可以讨论,可以定义我接受所有的解读。”
“其实我想表达什么并不重要。”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在嘈杂的采访区沉淀。
记者们不自觉地又往前凑了凑。
“重要的是,”罗伊的声音依然很轻,但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你们从中解读出了什么?又希望我用这个动作传递什么信息.”
这个微妙的语气变化让在场的记者们面面相觑。
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急于解读的这个庆祝动作,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个精心设计的谜题。
罗伊看着陷入短暂沉默的媒体群,轻轻点了点头,“足球场上的每个动作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往往是观看者自己的期待。”
看到记者们还想追问,他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我会继续回答其他问题,但关于这个庆祝动作.”
他看了眼手表,“今晚就先讨论到这里吧。”
《队报》的杜鲁克立刻抓住机会转换话题:“那么关于次回合”
其他记者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跟着调整提问方向。
罗伊微微一笑,重新走回采访区中央,开始认真回答新的问题。
3月25日凌晨5点30分,新浪体育首页欧冠战报《冠军杯-罗伊伯纳乌戴帽,摩纳哥5-3完胜皇马》被标红,力压NBA战报《姚明功过参半再砍大两双,火箭3天2加时险胜猛龙》,仅次于奥运新闻《雅典奥运圣火点燃,火炬接力展开》,位居首页第二位。
“新浪体育讯北京时间3月25日3时45分(西班牙当地时间24日20时45分),在伯纳乌球场进行的欧冠1/4决赛首回合比赛中,摩纳哥客场5-3完胜皇马,19岁的华裔新星罗伊上演帽子戏法,并在进球后做出“自我加冕”的震撼庆祝动作,成为欧冠淘汰赛阶段最年轻的帽子戏法球员。
技术统计显示,摩纳哥全场跑动比皇马多出8公里,这正是他们取胜的关键。罗伊赛后被评为全场最佳,他在接受采访时谦虚的说:“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妙的夜晚,但我们的征程还没结束。”
“今晚我们踢出了自己的足球,用行动证明了我们配得上这场胜利。在伯纳乌完成帽子戏法很特别,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完美执行了教练的战术安排。”
“现在我们需要保持这样的状态。回到主场,我们会用同样的表现证明这不是侥幸。摩纳哥来到欧冠赛场,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实力。”
罗伊刚说完,新浪体育的记者点了点头。
她想起去年夏天皇马中国行时的盛况那些疯狂的球迷,铺天盖地的报道,以及银河战舰展现出的压倒性实力。
“我们会如实报道的。”
记者收起录音笔,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去年中国国内球迷都见识过皇马有多强,没想到今年欧冠第一回合就被你们拿下了。”
《米兰体育报》记者紧接着说:“罗伊!恭喜你今晚的精彩表现!”
他语速很快,“很多人把这场比赛比作‘大卫战胜歌利亚’,你怎么看?这是不是你职业生涯最伟大的逆袭?”
罗伊突然笑出了声:“这听起来像是个诅咒?”
见记者露出困惑的表情,他解释道:“我才十九岁,足球生涯还长着呢。今天这场确实特别,但我希望往后还能有更精彩的比赛。”
“毕竟,要是现在就说是最伟大的,那以后岂不是只能走下坡路了?”
“至于大卫战胜歌利亚,我不太喜欢这个说法。”
他直视着记者,“足球场上没有永恒的巨人,也没有永远的弱者。皇马很强,但我们今晚赢球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准备、跑动和执行力。”
“如果非要比喻.”
“我更愿意用‘维也纳之战,波兰翼骑兵冲锋’来比喻今晚的比赛。”
看到记者露出疑惑的表情,罗伊耐心解释道:“1683年那场战役,不是靠人数优势取胜的。波兰骑兵用全新的战术打法,击溃了看似强大的奥斯曼军队。”
“就像今晚,我们比皇马更年轻、跑动更积极、战术执行更坚决。他们或许有更多球星,但我们的战术体系更先进、更高效。”
“这不是什么以弱胜强的奇迹,而是现代足球理念的胜利。我们用更简洁有效的战术,战胜了看似强大的对手。“
“就像当年波兰骑兵用新战术改变战局一样,今晚我们证明了年轻和活力同样可以战胜经验和名气。”
记者边听边兴奋地比划起来,罗伊却突然伸手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腕。
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让记者一愣,话头戛然而止。
这个细微的动作对意大利人来说,暗示着这个问题该结束了。
赛后采访接近尾声时,罗伊特意多给了《队报》记者杜鲁克几分钟时间。
这位合作过多次的老记者问起摩纳哥接下来的目标,罗伊的眼神突然变得格外专注。
“说实话,”他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我受够了那些‘每前进一步都是胜利’的场面话。”
混合采访区,其他正在收拾设备的记者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动作。
“以前觉得这种说法很聪明,赢了显得谦虚,输了也有台阶下。但现在我明白了,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夺冠,那所谓的胜利都只是侥幸。现在我必须明确地说,我们踏上欧冠赛场就是为了赢得欧冠冠军!”
“这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全队上下,从球员到教练组,甚至后勤工作人员,所有人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有人质疑摩纳哥历史上从未赢得过欧冠?这让我很不解。让我们回到1956年,当时参加首届欧冠决赛的两支球队,皇马和兰斯,谁都没有赢得过欧冠冠军,因为那本来就是第一届欧冠决赛!为什么当时没人质疑皇马没有欧冠冠军?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年是兰斯赢得了那场决赛,法国足球的历史会不会完全不同。”
“虽然这无法假设,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法国足球永远失去了让一代代球迷骄傲地说‘我们是第一个欧冠冠军’的机会,法国球队也失去了用前辈的荣耀激励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被皇马得到了。”
“但如果我们因此就失去争取的勇气,那才是最大的遗憾。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总能改变未来。我知道,如果当年兰斯获胜,哪怕历史只有最微小的改变,今天的皇马可能就只有八座欧冠奖杯。”
“而现在,我们赢得了今晚的比赛,回到路易二世球场后,我们依然要为最终的胜利而战。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皇马绝对不可能在2003-04赛季拿到他们的第十座欧冠!我站在这里,珍惜每一分钟的比赛,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我和这支球队唯一的机会。”
“重塑法国足球的荣光,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罗伊的话音刚落,混合采访区瞬间炸开了锅。
十几支录音笔同时往前递,闪光灯亮成一片。
《队报》的杜鲁克死死攥着笔记本,他太清楚这段话明天原封不动刊登在《队报》头版时,会在法国引起怎样的轰动。
“老天”
《巴黎人报》的年轻记者喃喃自语,“整个法国的酒吧今晚都要沸腾了。”
旁边《世界体育报》的记者已经掏出手机,语速飞快地向总部口述标题:“前皇马青训球员在伯纳乌大放厥词”
更老练的记者们则互相交换着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