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走外线,对方是在内线移动,而且内斯塔显然是预判到了自己的选择,所以早有准备,林风的突破未能甩开对手,反而有让自己身陷重围的危险。
内斯塔一边紧紧贴着林风,一边观察时机,随时准备放铲!
哪怕是在禁区内,只要他观察到了机会,他也一样敢做铲球的动作!
而且他有把握只碰到球,不碰到人,这就是内斯塔的精准和优雅!
但就在内斯塔准备铲球的瞬间,林风突然转身,把球传出去了。
“米兰的防守非常严密,国米的进攻打不进去!”
“没错,虽然AC米兰后防线上的这些人年龄有些大,但状态依旧保持的非常不错,再加上有正值巅峰的内斯塔在,国米想要从正面打穿米兰的防线不会那么容易。”
解说席上,两位解说员都在感叹AC米兰固若金汤的防守。
不愧是这个赛季意甲丢球最少的球队,AC米兰的防守真的很有说法。
其实对于后卫们来说,当进攻方在己方禁区附近来回传递、拉扯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干扰,出现所有人跟着球跑,忽视了从各个方向突然插上的对方球员,继而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但米兰的后防线分工明确,所有人都很清楚自己该干嘛。
盯人、协防和补防都做的非常到位,没有给到对手任何机会。
要不是这条防线的整体年龄偏大,在耐久性和爆发力上稍微差了一点的话,AC米兰的丢球数只怕会更少。
见己方球队成功的防住了对手的一波进攻,现场的米兰球迷也感到非常振奋,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这场比赛是AC米兰的主场,看台上绝大多数都是穿着红黑球衣的米兰球迷,国米球迷只分到了不到3万张球票,占据了小部分看台,在声势上完全落入下风。
但即便如此,场上的国米球员也丝毫没有把对方球迷的鼓噪当一回事。
跟前几年迪达被偷袭,梅阿查球场遍地烽火,马特拉齐跟鲁伊科斯塔并肩欣赏烟花的场景比起来,现在的米兰德比已经算是非常和谐了。
林风传球之后,从禁区内拉了出来,回到自己的位置接队友传球后继续组织进攻。
虽然刚才的进攻连个射门都没捞着,但林风却丝毫不着急。
比赛才刚刚开始,有的是时间慢慢踢,再说了,米兰的防守本来就很强,要是这么轻易就被国米打穿了的话,那反倒不正常。
安切洛蒂这个圣诞树阵型真的很有说法,除了正印前锋之外,卡卡和西多夫在进攻的时候积极前插参与进攻,防守的时候也会及时后撤,配合后方的三名队友压缩中路的空当,让对方在中场很难有空间组织进攻。
国米的持球球员,在对方中场的压迫和干扰之下,被迫加快传球的节奏,而一旦节奏加快,就很容易会出现失误。
这样的局面,显然是安切洛蒂希望看到的,因为米兰的两个前腰中有一个名叫卡卡!
只要给卡卡留下充足的空间,在后场断球后把球交到他的脚下,他就能依靠自己的速度,单枪匹马的撕开对方的防线,给对手致命一击。
所以,看到国米发起进攻,安切洛蒂不仅不担心,反而还非常高兴。
对手要是不大军进攻,不把阵型压上来的话,还怎么靠卡卡打反击?
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己方的防线能不能挡住对手的攻势,要是挡不住的话,那就有点弄巧成拙了。
但经过刚才那次成功的防守,安切洛蒂心中顿时有数了。
短时间之内,AC米兰挡住国米的进攻不成问题。
比赛似乎真的在按照安切洛蒂设想的剧本走,第6分钟,格罗索再次下底传中,维埃拉在后点抢到落点,奋力的把球顶向球门。
但他这球顶呲了,本来是瞄着球门去的,但最后射门变成了传中,球落到了禁区中路。
托雷斯眼疾脚快,不等球落地,抬起右腿就想要来一脚凌空抽射。
但他的射门被禁区内的防守球员用身体挡了出来,托雷斯第一时间举手抗议对方手球,他看到自己的射门打中了安布罗西尼的右上臂,但主裁判法认为是无意手球,没有给点球。
现场的米兰球迷纷纷为主裁判的‘公正’判罚鼓掌叫好,而国米球迷则嘘声大作,认为主裁判偏袒主队。
手球这东西,好像会传染。
第9分钟,林风在右路传球时,防守他的加图索下意识扬起手臂,结果不偏不倚的挡住了足球。
这一次,主裁判无法再熟视无睹了,他给了加图索一张黄牌并判给了国米一个任意球。
这球距离禁区非常远,林风没有选择直接射门,而是大力把球吊入禁区,让队友们去争顶。
林风的任意球传入禁区后,禁区内顿时一片混乱,双方球员都在奋力争顶。
但最终还是防守方更胜一筹,卡拉泽抢在克雷斯波之前将球破坏。
卡拉泽的解围意外的促成了米兰的反击,皮尔洛摆脱防守球员后,把球直塞到卡卡的脚下。
但国米对于米兰的反击早有准备!
卡卡接球后刚想大步流星的往前爆趟,立刻就被维埃拉和斯坦科维奇一左一右包夹了起来。
卡卡的速度没提起来,面对左右为男的尴尬处境,只能选择刹车,把球回传。
但林风早就猜到了他的意图,提前一步卡位,将卡卡的回传断下了。
局势瞬间就从米兰的反击变成了国米的反击了!
林风不等队友跟上,趁着对方反击时,来不及退防,阵型不齐的机会,带球高速前插。
这下子,安切洛蒂开始汗流浃背了。
卡卡会的,林风也会。
而且这还是对手发起的反击的反击,己方球员的阵型比刚才遭遇反击的国米更加凌乱,这意味着,林风的这次反击,威胁远超刚才卡卡的没打成功的那一次。
蹭的一下,安切洛蒂从教练席上弹了起来。
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正在带球狂奔的林风,只希望己方的球员有人能站出来拦住对方。
距离林风最近的是米兰的后腰皮尔洛,皮尔洛见林风杀了过来,非常勇敢的迎难而上。
然而皮尔洛的防守能力,实在是有点捉急。
林风仅用一个扣球变向的假动作,就把他骗的找不着北了。
但皮尔洛的拖延也起到了效果,至少给加图索回防争取了一点时间。
看着气势汹汹扑过来的加图索,以及准备上前拦截的马尔蒂尼,林风没有选择跟他们多作纠缠。
他的头脑非常冷静,深知人永远没有球快的道理,趁着加图索还没到位的最后时间,林风果断起脚,一脚长传把球吊入禁区。
在前方,一头金色长发的托雷斯,正在全速冲刺!
托雷斯,看你的了!
看到林风的传中,米兰的门将迪达立刻弃门而出,托雷斯几乎也是同时靠着强大的爆发力,甩开内斯塔杀进了禁区。
迪达高高跃起,托雷斯也腾空而起。
砰的一声闷响,两人在空中撞在了一起,而皮球却坠入了AC米兰的球网。
上半场第11分钟,托雷斯在门前8米处头槌顶进右下角,将比分改写为1:0.
第268章 火爆的米兰德比
托雷斯破门的瞬间,场上双方球员的反应截然不同。
米兰的球员几乎第一时间就举手示意,向裁判申诉对方冲撞门将。
而国米这边有球员原地庆祝,有的人则跑到禁区关心起托雷斯的情况。
刚才他跟迪达相撞的那一下,撞的真不轻,两人现在还没从地上起来呢!
面对主队球员的申诉,执法本场比赛的主裁判科里纳没有立刻给出回复,而是在耳麦中跟几位助理裁判进行了一番沟通。
全场所有球员以及看台上无数球迷的目光,都聚焦在主裁判的身上。
裁判的一个判罚,很可能会直接改变这场比赛的结果。
在数万名主队球迷的注视之下,科里纳顶住了压力,判罚了进球有效。
迪达刚才并未站住位置,而是在跟托雷斯争抢足球,并且从两人身体接触的位置来看,应该是迪达主动撞到了托雷斯,所以不构成冲撞门将,迪达甚至有犯规的嫌疑。
对于科里纳的这个判罚,米兰方面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一时间,圣西罗球场嘘声大噪,无数米兰球迷在用这种方式向执法裁判表达他们的不满。
但用这种方式抗议,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第18分钟,急于反攻的米兰成功的打出了一次极具威胁的快攻。
因扎吉在右肋接队友传球后,突入禁区遭到马特拉齐的贴身防守。
虽然两人在国家队是队友,还携手帮助意大利队拿到了今年的世界杯冠军。
但是此时两人各为其主,双方都没有手下留情,就好像对面的人不是自己的朋友,而是死敌一般。
在对抗的过程中,因扎吉和马特拉齐里两人手上都有动作,但似乎人高马大的马特拉齐的动作幅度更大。
因扎吉招架不住,惨叫一声摔倒在禁区内。
虽然没有像某些球星那样摔倒之后还顺势打几个滚增强视觉效果,但因扎吉的动作自然、丝滑。
摔倒之后还痛苦的捂着自己‘受伤’的部位,任谁来了,都看不出什么破绽。
看到主裁判吹停了比赛,一边伸手掏牌一边朝着禁区内走来,因扎吉心中顿时放下心来,看样子主裁判不仅要给自己点球,还要给马特拉齐掏牌了。
然而令因扎吉始料未及的是,走到禁区内的科里纳,虽然的确掏出了黄牌,但并未将黄牌出示给一旁委屈巴巴,不停的向他解释的马特拉齐。
而是对着倒地不起的自己出示了黄牌!
什么情况?
主裁判怎么把黄牌给了因扎吉了?
这难道不是马特拉齐的犯规吗?
现场的球迷一脸懵逼,双方的球员也都露出了费解的神情。
躺在地上的因扎吉也有点懵,他万万没想到受伤的竟然是自己!
不是,马特拉齐手上有小动作你看不到吗?
然而,因扎吉不知道的是,他这个假摔专家名声,在整个意甲,至少在裁判界早已如雷贯耳。
遇到因扎吉式摔倒,裁判的第一反应不是对方犯规,而是因扎吉假摔。
也难怪裁判会有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完全是在过去,因扎吉这位越位大师,利用裁判的视野盲区,制造对手犯规的次数太多,久而久之,裁判自然居学精了。
因扎吉感觉自己非常委屈,站起来试图跟主裁判进行争辩,科里纳的脾气也不是那么好的,在多次示意对方退后无果后,他的手再次伸向了口袋。
一旁的米兰球员见状,连忙上前把情绪激动的因扎吉拉开,这才让他躲过一劫,没有出现一分钟内吃到三张牌,被驱逐出场的结果。
米兰的球迷本来就对主裁判的执法非常不满了,此时看到他再度做出偏袒客队的判罚,一个个怒气更甚,圣西罗球场看台上甚至出现了局部骚乱,一些情绪激动的球迷冲到场边想要翻越栅栏,给球场内的主裁判上上物理课。
主裁判见势不妙,立刻吹停了比赛,并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之下率先离开了球场,去球员通道避难。
在路过球员通道附近的看台时,看台上的球迷非常热情的从身上掏出了一切能扔出去的东西,对着裁判组下了一场杂物雨。
得亏安保人员准备充分,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了两把黑色的大雨伞,撑开雨伞之后,将裁判们遮蔽的严严实实的,这才没让他们被砸的鼻青脸肿。
球场发生骚乱的时候,为了保护球员的安全,双方球员都回到了球员通道附近,随时准备溜之大吉。
林风退到球员通道入口处时,卡卡也恰好抵达。
两人就站在球员通道入口处,目睹了裁判组狼狈退场的全过程。
林风还是头一次见到米兰德比出现这种场面,不禁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