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信条 第344节

  “那你要我怎么办?走上去给他一耳光?走吧!”

  “妈的,我看就算哪天我在家里和另一个男人胡搞,你这个怂货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威尔.史密斯不想和老婆在公众面前吵架,那实在太丢人了。

  所以他气呼呼的回了一句:“没错,你猜对了,我可能还会祝福你们!你满意了?现在你可以走了吗?”

  有些事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史密斯夫妇的遭遇,就是为什么其他地方的球迷很少来亚特兰大看球的原因。

  因为这里的观赛体验真的太糟糕了。

  这里永远只适合中立球迷和主场球迷。

  看著史密斯夫妇吵吵闹闹的离开,比尔.沃顿又在展示他的幽默感:“如果是其他NBA球队的球迷,千万不要来飞利浦球馆。在罗杰的影响下,飞利浦球馆的球票均价联盟第二高,仅次于纽约。客场球迷有这闲钱,不如拿去折纸飞机往大海里飞,看看能飞多远。相信我,这么做你起码能获得好心情。”

  76人队的球员都离开后,罗杰叉著腰站在球场上,作为这场惨烈拳赛中最后还站著的人,接受了今天的场边采访。

  “罗杰,打破得分记录对你来说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下次想打破记录更难了。”

  “下次?61分难道还不是你的极限吗?”

  “我的极限取决于我对手有多强。”

  罗杰完全没一点60分先生的样子,他像是只拿了16分。

  接受完采访,罗杰走向球员通道。

  在球员通道口,照例给球迷耐心的签名。

  吉赛尔.邦辰再次确认了一件事他真的很好。

  球员通道内,老鹰队老板特德.特纳走上来,与罗杰相拥:“这简直是一场完美的主场开幕式,罗杰!”

  特德.特纳很开心,以前他最常去的地方是特纳体育场,最喜欢看的是勇士队的比赛。

  但现在,飞利浦球馆才是他的第二个家。

  特德.特纳身旁,还站著一个身材瘦高,留著寸头的男人。那个男人的身高甚至超过了罗杰,看上去像是个篮球运动员。

  但他的脸和NBA里的所有球员都对不上号。

  他冲罗杰微笑著点头,特德.特纳也介绍了起来:“这是我的朋友米哈伊尔.普罗霍夫先生,他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篮球爱好者,莫斯科中央陆军篮球俱乐部的老板。当然,也是我们的季票VIP客户。”

  “你好罗杰。”高大的米哈伊尔.普罗霍夫操著俄式口音和罗杰打招呼,并握手。

  罗杰想起这家伙是谁了,他就是在2010年收购新泽西篮网,并将其搬迁至布鲁克林的俄罗斯土豪老板。

  他带领球队的风格很简单粗暴砸钱。

  就和同样来自俄罗斯的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在切尔西做的一切一样,米哈伊尔.普罗霍夫在NBA不在乎奢侈税,高举金元篮球的旗帜,大搞银河战舰。酷爱篮球的他带领俄罗斯本土的莫斯科中央陆军取得了巨大成功后想在NBA也玩一把模拟经营游戏,他只在乎乐趣,不在乎营收。

  但他的热情和财力,都被NBA历史上第二愚蠢的总经理比利.金化为乌有。

  刺客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愚蠢,虽然他们都浪费了数不清的金钱,但刺客还顺道信骚扰了一个丑女人,这让他在这个榜单上遥遥领先。

  比利.金这个蠢货在篮网打造的银河战舰就像大英的航母,战舰确实是战舰,但得做好开到一半冒黑烟趴窝的心理准备。

  顺带一提,费城现在这个愚蠢管理层的领导者正是比利.金。

  这就是比利.金,他这辈子都在拯救球队于水火,至于怎么水火的先不谈。

  与罗杰握手后,米哈伊尔.普罗霍夫开始说恭维话:“这是我第一次买NBA某支球队的季票,第一次在现场看罗杰打比赛。我此前从未见过像罗杰这么神奇的球员,如果NBA没有那该死的限薪守则,我认为罗杰的价值应该在一年5000万。”

  魔幻,罗杰真的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魔幻。

  球员通道外,有维密超模为了自己拒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还对自己非常的舔。

  球员通道内,有俄罗斯富豪对自己疯狂吹捧。

  这简直比本.西蒙斯休赛期说他会成为一个“死亡射手”更魔幻。

  特德.特纳点点头:“职业球员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毕竟这个联盟里也充斥著一堆高薪低能的人。但我赞同你的说法,罗杰绝对值5000万!”

  特德.特纳当然有说这种话的实力,经历了与时代华纳的合并且尝到甜头后,特德.特纳现在正推动公司与美国在线合并。

  双方股东拥有合并后的新公司的股份。

  如果计划成型,这将是历史上最大的合并,两家公司的总价值约为3600亿美元。

  罗杰没有参与这个话题,他只是很好奇,自己会不会也改变米哈伊尔.普罗霍夫的命运。

  他知道,这家伙来NBA绝不仅仅是为了看球。他是想融入NBA的圈子,然后找机会搞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球队,加入这场游戏。

  而且刚刚他说他买了老鹰队的季票,这说明这绝对不是自己和他最后一次见面。

  这个时间线里他还会收购篮网吗?他的篮网还会那么烂吗?

  在经历了与史蒂夫.史密斯、皮蓬和皮尔斯的神奇命运后,罗杰觉得,蝴蝶效应这种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他很期待的想看看蝴蝶效应会在米哈伊尔.普罗霍夫身上带来些什么变化。

  结束短暂的聊天后,换好衣服的罗杰准备驾车送吉赛尔.邦辰去酒店。

  但吉赛尔.邦辰却告诉罗杰:“我还不想那么早回去,你能带我去一个地方吗?”

  “乐意效劳。”作为一个合格的NBA巨星,罗杰早已养成了随时带防护品的习惯。

  无论何处,他都能随时战斗。

  然后吉赛尔.邦辰让罗杰带她去了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的私密狭小空间。

  没错,亚特兰大市中心的观景摩天轮。

  她想坐摩天轮看晚上的星星。

  罗杰突然很不习惯,因为索菲娅.维加拉显然比吉赛尔.邦辰直接得多。

  可能是和她待久了,这种晚上坐摩天轮看星星的活动罗杰还有点不适应。

  难道不应该去你的酒店套房吗?

  不过仔细想想,现在的吉赛尔.邦辰才19岁。

  她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索菲娅.维加拉完全不同。

  摩天轮到最高点时,吉赛尔.邦辰紧紧抓住了罗杰的手。

  “你恐高?”

  “有一点。”

  “那你就看天上的星星,人不一定非得直面恐惧。”

  “这可不像一个超级体育巨星嘴里说出来的话。”

  “生活是生活,比赛是比赛。”

  “可你在休赛期明明花了很多时间训练,那算生活还是比赛?”吉赛尔.邦辰扭头,目光清澈的认真盯著罗杰。

  星空下,19岁少女的青春感是那些大龄女星花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我承认,那句话只适用于普通球员。作为亚特兰大的王,我的生活和比赛紧密相连。但我不觉得疲惫,看看那些GG牌,看看那些穿著我球衣的球迷,看看这座为我疯狂的城市。我享受这一切,义无反顾。”

  “罗杰,我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吉赛尔.邦辰想把头靠近罗杰,但有些犹豫,随后又鼓起勇气再次往前凑。

  少女感是装不出来的,就好像索菲娅.维加拉虽然长得很少女,但罗杰从未见过她羞涩的样子。

  最终,吉赛尔.邦辰咬住了罗杰的嘴唇。

  每个19岁的少女都渴望轰轰烈烈的恋爱。

  知名模特、超级巨星、万众瞩目.还有比这更轰烈的吗?

  而没有什么比星空下摩天轮中的吻,更适合作为这段关系的开头。

  第二天去奥兰多的飞机上,几乎所有老鹰队的球员都在认真的读报纸。

  因为亚特兰大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罗杰和吉赛尔.邦辰在摩天轮上拥吻的照片。

  作为亚特兰大的王,罗杰的一举一动都随时被监视著,哪怕坐在摩天轮上也难逃此劫。

  不过见惯了这些事情的NBA球员们并没有太大反应,顶多调侃罗杰几句。

  而被这件事真正影响到的是远在盐湖城的杰夫.霍纳塞克。

  她的女儿心情不好,用蜡笔在所有和吉赛尔.邦辰有关的报纸上都画了红叉。

  为了哄女儿开心,杰夫.霍纳塞克在与小牛队的比赛中三分6投5中,全场轰下34分。

  “我将这场胜利送给我可爱的女儿。”赛后,他抱起自己的女儿在镜头面前大笑。

  谁能想到,罗杰和吉赛尔.邦辰的一个吻,能影响到一场NBA比赛的结果。

  瞧,蝴蝶效应真的很有意思。

  不过老鹰队的球迷不关心爵士的胜利。

  因为当晚,老鹰在背靠背比赛中干掉了奥兰多魔术。

  三年级的佛罗里达天选之子特雷西.麦格雷迪在赛季前两场比赛中分别轰下26分和25分,率队两连胜。

  就在奥兰多球迷真的开始相信过程时,面对罗杰,麦迪却被防到只有13分入帐,命中率33%。

  罗杰则轰下37分,率队以16分大胜。

  自从罗杰离开后,奥兰多魔术已经连续两年没能杀入季后赛。

  麦迪是很有天赋,可罗杰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拿FMVP了。

  这个永远像是睡不醒的家伙,真的能重新带来罗杰时代的辉煌吗?

  这场失利,让所有奥兰多球迷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把里奇.德沃斯吊到路灯上去?

  奥兰多球迷知道,他们需要等待的过程还很漫长。又者说,他们也许永远等不到想要的结果。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罗杰狠狠的夸奖了麦迪。

  “他很棒,你知道,他是在我的训练营上成名的,事实证明我的训练营就是超级天才的摇篮。总有一天,总有那么一天,特雷西.麦格雷迪会成为联盟前五级别的球员。”

  面对这样的评价,奥兰多球迷开心不起来,甚至就连麦迪本尊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罗杰的话更像是为了他和锐步的训练营做宣传。

  记者们不想听罗杰说这些商业气息极重的回答,于是换了个问题:“罗杰,你怎么评价洛杉矶湖人开局以来的三连胜?”

  果然,听见和湖人相关的问题,罗杰眼神都变了。

  “他们打得很棒,我希望他们可以一直连胜下去。”

  “为什么?”

  “这样我才能成为本赛季第一个击败他们的人啊。”

  理论上来说这很难,因为湖人和老鹰的首次相遇被安排在了12月3日。

  那时候,老鹰和湖人都已经打了16场比赛。

  如人们所知,NBA历史最长的开局连胜记录是由96-97赛季的奥兰多魔术创造,这个数字恰恰是16连胜。

首节上一节344/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