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 第435节

  这也正常:

  就像一个能够治疗人类的标准份额药剂,用在大象身上无疑就不见得那么好用了。

  而如果这个差距,由大象切换至鲸鱼,则更是如此……

  对于此刻的易冬来说,他相比于这一维度的超凡存在。

  或许更为突出的,是堪称磅礴的生命气息……

  论起单方面抗性,反而不见得有那样突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在第一次生命快速增长,导致此前的治疗药剂效果变得聊胜于无后。

  对于这方面消耗品的态度,易冬就逐渐发生了改变。

  如果没有这种情况的话,除非遇到极为危险的局面。

  否则,易冬是大概率不会动用消耗品的。

  就像是魂类游戏里,在多周目后已经塞满了背包的乱七八糟药剂和素材……

  而现在的话,易冬对于这方面的使用则逐渐随意了起来。

  毕竟说不准,经历一次团本之后。

  原本还有些效果的药剂,就基本上等于鸡肋了。

  至于这个龙血药剂能够撑多久,易冬对此并没有抱有太过积极的态度。

  不过总归是一件超凡史诗装备。

  这个品质本身,就决定了它的价值基本盘。

  易冬倒不是对于魔法装备的品质,有怎么苛刻的挑剔。

  而是在战斗之中,除了受击面较小的饰品之类。

  防具的话,如果品质不够高。

  可能一场战斗下来,就直接报废了。

  而史诗品质的魔法装备,在这方面无疑更具韧性。

  有些能够自我修复,而有些则足够耐造。

  如此,易冬直接将这个腰带穿了上去。

  与此同时,易冬也感知到了那腰带上所对应的消耗品空间。

  说起来,就空间层面的认知,综网玩家无疑是要比其他原生超凡个体要更具优势的。

  当然,这也并不影响进行空间穿梭的糟糕体验就是了。

  有时候,易冬也挺好奇:

  那些能够连续进行时空穿梭的个体,是出于哪方面的特征。

  或许就像是人类之中,晕车与否的迥异?

  而就在这个时候,易冬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山君助我!”

  下一刻,带着对此的好奇,易冬的意识陡然穿透物质的界域。

  仿佛从更高的维度,俯瞰莽莽的尘世。

  他看到了,在某个幽闭的房间中,正一脸雀跃地看着地上已经化为一滩焦炭蟑螂的栾琬……

  而在她旁边的空气中,还有正在飞舞的灰烬……

  神性界域的力量,让易冬能够仿佛时间回溯一般,予以那些灰烬以复原:

  那是一张写有他名讳的符咒……

  甚至上面还有他的印章。

  嗯,是江国那小子拿萝卜雕的……

  这师兄妹俩衔接得挺丝滑啊……

  易冬见状,不由得笑了笑。

  见证逐道者成功的欣喜,总是他所乐此不疲的事情。

  如此,易冬隐约有所明悟。

  他收回这份神念,随后俯瞰着这个世界……

  如果可以的话,他应将这份欣喜分允于众生……

第467章 张三叔

  正思虑间,易冬心头微微一动。

  下一刻,他的目光从尘世抽离,看向了山脚。

  有人正往山上来。

  橘城冬日的晴朗总难以熬过正午。

  明明还是一片阳光璀璨的天空,过了饭点便陡然变得阴郁。

  带着不远处河水的湿润冬风呼呼地吹着……

  好在许是天公作美、喜事将近,就连这山上的路似乎走的顺脚了许多。

  来人步伐轻快,一口气爬到了半山腰。

  回头望了望,似乎觉得有些诧异,又觉几分欣喜,有种重返年轻的片刻恍惚……

  易冬大概认得那人。

  说是大概,因为易冬只知道对方姓张,被村里人喊作“张三叔”。

  听说是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

  至于真名是什么,易冬则不知晓了。

  一如前言,村子说大也不大。

  可真要细数下来,却也不是一星半点人。

  易冬认得对方,是因为其足具代表性的诨名。

  就像小县城里许多上下班瞧着眼熟的路人。

  要是没个机会,恐怕到死也不见得知晓对方的姓名。

  只是撞见多了,也会笑着点头示意。

  山风捎来讯息……

  易冬已然知晓了对方的来意。

  于是雾气渐起,对方迈入其中……

  “咦?”

  张三叔有些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雾气。

  因为他没有祖业在这里。

  因此,他有些年头没有往这边跑了。

  只是听人说那位待人友善的夏老师的儿子,在山上帮着看坟。

  与许多人所想象的忌讳不同,这在村里的职业印象,倒是好过许多日益衰退的传统职业。

  张三叔觉得这挺不错的。

  他此前也算是在外面闯荡过的人。

  没有跟脚和文化的外地人,更容易见识到属于一个城市和社会的晦暗面。

  因此在发现,自己儿子跟他年轻时一样,也是一个犟种的时候。

  张三叔便觉得,让其留在家里也是不坏的。

  现在更解决了人生大事,也便少了许多念想。

  也因此,便是此前没有走动的,他也一一登门邀请。

  话也掰开了说:

  不是冲着那点喜钱,只是帮忙凑凑个喜气……

  有朋友笑他这得把棺材本都搭进去。

  他呸了一声,说死都死了,再大的动静也只是暖暖活人的心窝子。

  洋鼓洋号吹得再响,能吹到奈何桥?

  他是这般想的,也是这般做的。

  要是往常,这样在半山腰忽然兴起的雾气,他恐怕会觉得有些邪性。

  现在则是脚步轻快,觉得带点雾气之后,这小破山头还有几分电视剧里仙雾缭绕的模样……

  上了山,雾气反而散去了。

  张三叔远远便瞧见,屋子里有人正在斟茶。

  他记不太清楚,那孩子的样貌。

  凑近些,倒是瞧见几分旧人的轮廓。

  “伢子,你认得我不?”

  张三叔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相比于这一代的新生代往往喜欢窝在家里。

  在手机尚未被普及到熊孩子的时代。

  到处乱窜的皮孩子们,往往能够解锁额外的交际。

  直到经年之后,成为了解锁某张陌生人脸的清晰锚定……

  “我记得你是叫……易冬来着?”

  张三叔从袋子掏了一捧喜糖放在桌上,又递给了对方两根烟。

  这算是橘城的传统了。

  “你张家小哥初十结婚,来帮忙凑哈人气,热闹热闹。”

  易冬笑着应下了。

  他本想留对方在这里喝杯茶歇口气再走,对方却摆了摆手:

首节上一节435/5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