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从太阳神医开始 第180节

  “是这样的。”昨天姚松平就亲眼见识了,然后又道:“不过你也别把他当成中医医生,他还是以西医为主的。”

  昨天在体育学院,一开始听陈宇说在太阳队用针灸,穴道按摩,开药方什么的,当时姚松平还以为中医在美国多么多么厉害呢。后来再深入交流才发现,完全是自己想多了,陈宇只是把针灸这些当成一种补充治疗手段,真治病,还是西医那一套,手术开刀为主。

  赵恒生笑道:“那也难得,以前我去国际上开会,遇到那些西医,总瞧不上我们中医,你看他们这顶级专家,不也用我们的中医治疗方法,这不就是中医有效果的最好证明嘛,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好好宣传宣传。”

  姚松平听懂了赵恒生的意思,笑着点头,没有深聊。

  骨伤科是闸北中心医院的重点科室。

  周成扬是科室负责人,带头给陈宇介绍情况。

  “这就是我们石氏伤科特有的三色敷药。”周成扬取出一贴膏药,给陈宇介绍。

  这是石氏伤科重要的传承,功效还是抗炎镇痛,消肿促进软组织修复。

  陈宇倒是很想问一问具体的药方,配制方法。

  能传承这么多年,肯定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系统给的资料里,可没有这个方子。

  不料想,周成扬却主动介绍了配方,最后还称,他的师伯石仰山先生,还出了一本书,详细介绍了石氏伤科的特殊疗法,外用药经验,很详细。

  “是吗,那我应该买一本认真研究一下。”陈宇默默记下书名。

  周成扬道:“不用买,我这有,可以送给你。”

  说着,去旁边书架抽出一本书,递了过来。

  “但是中文的,没有英译本。”

  这些东西,传承多年,也不是什么秘而不宣的秘方,既然是交流,周成扬并没有打算隐瞒。

  陈宇接过,连声道谢,也想起来,自己离开中国的时候,或许可以买一些中医方面的书籍带走。

  除了三色敷药,石氏伤科还有不少独有的方子,周成扬也一一介绍,最后道:“我们石氏伤科,还是以针灸治疗为主,像我还去学了浮针,小针刀疗法,效果都很好。”

  他还讲了几个案例,比如上星期,有一个半月板交锁的病人,他使用浮针进行治疗,仅仅一两分钟,疼痛便缓解,病人很快就能直立行走。

  半月板交锁陈宇知道,是有一定的几率可以自行解除交锁状态,然后缓解的。

  “浮针是什么?”陈宇来了精神,出声询问。

  系统资料里,并没有浮针的介绍。

  三色敷药的药方,还有一些正骨手法什么的,说实话陈宇并不是很需要。

  因为还有系统在,系统的效果是远比各种膏药要好的。

  还有正骨手法,这手法再好,也好不过陈宇有全视之眼。

  只有这种没听说过的东西,陈宇才感兴趣,也是想通过交流学到的。

  怕讲解不清楚,周成扬直接带着陈宇去了病区,找了一位病患进行介绍。

  “一开始,符博士发明这种针法,就是针对网球肘的。”

  网球肘陈宇当然知道。

  说白了,还是劳损过度,造成了肌腱组织的性变,退化和撕裂,从而发生炎症疼痛等。

  像那些运动员,各种跟腱炎,足底筋膜炎,其实都属于类似的情况。

  “也就是说,通过浅筋膜的扫散,松解病灶区肌肉,达到治疗效果。”陈宇立刻就听懂了。

  针灸刺深处,而这种浮针,则是在皮下浅表区,直接范围用针,达到松解肌肉的效果,就像周成扬刚才举的例子,那么快见效,就是对急性疼痛有效果。

  这倒是适合自己啊。

  陈宇立刻就想到,自己有全视之眼,可以清楚的看到撕裂粘连的肌肉纤维,使用这种浮针,能更精准的松解肌肉,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他们甚至于还发明了专门的浮针用具。

  陈宇拿起一个用具,默默点头,没白来,学到了。

  周成扬继续道:“除了浮针,还有小针刀,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使用特殊的针灸器具,像手术刀一样,切开粘连的肌肉组织,达到立竿见影,缓解疼痛的效果。”

  他又介绍了一种针法,还要来一个小针刀用具给陈宇看。

  是一根更粗一些的针,尖端是扁平的,锋利宛若手术刀。

  周成扬还介绍,这种特殊针法还获得了尤里卡世界科技博览会金牌奖,非常有名。

  陈宇拿起这种小针刀,只是瞬间就明白了原理。

  和浮针差不多。

  针灸刺穴道,刺压痛点,通过穴道刺激局部,恢复供血,加快身体自愈。

  而浮针,直接是皮下大面积的扫,就像用一根针,来回挑,把乱成一团的肌肉纤维抖开。

  最后这小针刀,则是更进一步,就像微创手术一样,直接把粘连的肌肉纤维切断。

  切断了,自然不会粘连,不会再出现疼痛。

  可这么做,风险和隐患很大啊。

  如果非常熟悉人体解剖,有丰富的经验,那可以试着做一做,切断无法缓解的粘连,达到治疗效果。

  可要是不熟悉,那胡乱一通切,短时间看着是立马不疼了,但断处愈合之后,很容易会再次形成更复杂的粘连。

  这种疗法,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很有问题啊。

  至于获得什么博览会金牌奖,那玩意儿就是忽悠人的,年年评,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当然,对于拥有全视之眼的陈宇来说,这种方法倒是也可以参考着使用一下。

  但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好,还是要从其他方面下功夫。

  “大致就是这些了。”周成扬又介绍了一些中医和西医的结合疗法,便停了下来。

  在场所有人,也纷纷望向了陈宇。

  陈宇立刻明白,该自己了。

  交流嘛,毕竟是双向的。

  正好,来的时候陈宇也准备了。

  来到会议室,陈宇拿出存储卡,把准备的病历投影在幕布上。

  “这是我的一个病历,我认为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陈宇上台,指着幕布道:“我为他做了韧带缝合修复,半月板移植,并对磨损的软骨进行了微骨折重建手术,同时,还进行了自体肌腱移植。手术后还做了PRP疗法,辅助软骨和韧带修复。”

  投影出的病历并没有写名字,但这就是巴乔的病历。

  这家伙伤的太狠了,几乎能把伤的大伤都伤了一遍,非常有代表性。

  而台下赵恒生等人看完病历,瞬间不吱声了,脑中就一个念头:这都残废了,还能治?

第167章 感觉白交流了

  “这是我的手术方案,根据患者情况,我采取了右腿膝关节内侧入路,切口在股内肌和缝匠肌间,注意避让内侧副韧带,隐神经还有股动脉。”

  陈宇并没有给众人过多思考的时间,直接开始介绍手术方案。

  说完一句话,陈宇还特意等了一下,望向现场作为翻译的一个年轻医生。

  他怔怔的看着幕布,直到陈宇问了一句有什么问题吗,才回过神来,匆匆开始翻译。

  但刚翻译完,下方一名医生就举手。

  “请说。”陈宇望向他。

  这名医生迟疑了一下,才用英语问道:“陈医生,我想问一下,这名患者术后恢复膝部功能了吗?”

  陈宇点头:“当然,做完手术,经过接近六个月的康复,他已经顺利返回赛场。”

  “赛场?”

  提问的医生挺着脖子足足五秒钟,默默点头,表示自己没问题了。

  等陈宇转身再介绍手术方案,提问的医生才望向众人,递出一个茫然,询问的眼神。

  这种损伤,在国内,直接申请残疾证就行了,就算勉强能做手术,可能以后也要与拐杖为伴。

  所以他心里想的出院,是功能受限,勉强拥有自理能力,谁知道,竟然是返回赛场。

  伤成这样,还回去比赛,什么比赛,残奥会吗?

  姚松平也在场,见众人沉默不语,表情各异,侧身低声问赵恒生:“赵院长,陈医生介绍的这个病例是很难吗?”

  “难?”

  赵恒生抬头望向介绍半月板供体如何匹配的陈宇,拧着眉毛思索片刻才道:“也不是难,而是没必要。”

  姚松平一愣,反问是什么意思。

  赵恒生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伤成这样,那真的没有必要做手术,就保守治疗,拄拐也是挺好的选择。”

  这样的手术,得花多少钱?

  国外手术好像挺贵的吧。

  而且术后康复得多疼啊,承受那么大痛苦,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真就不如保守治疗,拄拄拐。

  姚松平张了张嘴,也听出了赵恒生的潜台词,那就是这种病例,在国内根本没有治疗的价值。

  难治不说,也治不好。

  “这是谁啊?”

  姚松平知道有不少世界顶级运动员找陈宇治疗,陈宇又说返回赛场,那大概率就是找他治疗的那些球员。

  当下一刻,幕布上出现手术前病人膝盖入路照片的时候,姚松平心中一动,他认出来了。

  那是一条极长的疤痕,狰狞宛若蜈蚣。

  姚松平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这他妈是巴乔啊!

  在国内足球领域,巴乔绝对是知名度最高的球星之一,有无数粉丝。

  姚松平也算是半个足球迷,对巴乔还算是熟悉的,曾在体坛周报上看过巴乔右腿和左腿的对比照,那真是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然后就是那道狰狞的伤疤。

  姚松平知道巴乔饱受伤病,但今天才知道伤的有多重,重到赵恒生这些国内顶级医生认为可以直接拄拐的程度。

  可人一直在踢球,而且接受完陈宇的治疗,又复出返回了赛场。

  真他妈真神了!

  这台手术很复杂,陈宇也尽可能讲的细致一些。

  虽说巴乔能够健康返回赛场离不开系统的作用,可手术还是要人来做,它不是拿刀划开血肉,针线缝缝那么简单,设计手术方案,如何在狭窄的关节腔内完成缝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就算没有治疗效果的作用,陈宇在全视之眼辅助下设计的手术方案,具体的操作手法,也是世界最顶级的。

  所以这些东西,也很有分享交流的价值。

  果然,当陈宇介绍到具体的手术过程,甚至于播放了手术视频的时候,在场所有医生都不由自主坐正了身体。

  赵恒生托着下巴,目不转睛的盯着幕布。

首节上一节180/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