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对游戏本身了如指掌,但并不清楚少玩游戏网内部的情况,这篇评测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稍等莉总,我简单推理一下。”
顾凡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然后继续说道:“莉总,我觉得排除掉其他的可能性之后,唯一的可能就是……
“少玩游戏网的这个编辑觉得,主动帮我们背这个锅,有利可图。”
莉莉丝有些疑惑:“啊?有利可图?
“具体是什么地方有利可图?这不可能啊!”
顾凡解释道:“其实少玩游戏网完全可以澄清,也可以置之不理。我们逆天堂游戏又没有那种让所有游戏媒体都帮我们背锅的地位,所以少玩游戏网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特殊的目的。
“至于具体是什么地方有利可图……
“我觉得,应该是『剧情』。少玩游戏网似乎认为,从这游戏的剧情入手,不仅可以抵消之前那篇采访稿的负面影响,还有可能给网站带来更多的流量。
“这应该是唯一的可能性了。”
莉莉丝又仔细看了看之前的那段话,瞬间意识到顾凡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如果如实报道,就像在电影上映前剧透,对玩家不负责任。”
“相信在大家深入体验《心跳梦境》,尤其是打出这款游戏的真结局、了解到隐藏于游戏深层的剧情内容之后,一定会对这款游戏有着全新的了解。”
从这两句话上来看,少玩游戏网强调的重点确实是『剧情』。
但这就让莉莉丝更疑惑了,剧情?《心跳梦境》这游戏有那玩意吗?
这游戏的恐怖内容是基本上没有剧情的,全程都是你追我赶,玩家们疲于奔命,通关之后就回到现实世界,然后再继续下一段恐怖剧情。
恋爱内容倒是有一些剧情,但基本上也都是fake-AI写的,逆天堂的员工们筛选了一番,但跟正常的恋爱游戏相比,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可能里面的妹子主动起来之后会有一种科幻片的感觉,但这种东西也不值得大吹特吹吧?
莉莉丝忍不住地继续往下看,很想知道少玩游戏网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敢把一个压根就不存在的东西拿出来吹。
“在游戏正式发售之后,笔者也深入体验了游戏,并发现这游戏其实有着相当复杂的meta元素……”
在之后的评测内容中,这篇稿件详细介绍了针对根目录文件夹中角色文件的各种操作,包括删除、复制粘贴、重命名等等。
虽说大多数玩家也都发现了这里面的文件可以修改,但像张奇峰这样做了全面实验的,还真不多。
看到这篇评测,还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有了这些操作之后,玩家们实际上可以完成很多游戏原本不支持的功能。
比如,可以将某个存档改造成某个角色的专属存档,进去之后就可以不断聊天、调教并改造AI;
可以像张奇峰一样删掉爱丽欧丝的文件,而后在短时间内跳过恐怖内容,快速体验游戏的恋爱部分;
也可以最终只保留爱丽欧丝并开启游戏内置的各种修改选项,随意对游戏的内容进行修改,并像多周目游戏一样反复体验游戏的各项细节。
虽说游戏本身的存档功能并不算特别完善,但利用meta游戏的特殊机制,却可以很便捷地做到一些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但很显然,这还只是表象,并不是这款游戏剧情的全部。
“想必大家都在猜测,救世主到底是谁?
“是那些离开伊甸园的女角色?还是玩家?
“游戏的末世背景到底是为什么而设置?
“这些问题,在游戏中似乎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只要我们不断搜集游戏中的文本,对这些支离破碎的剧情进行推理,再结合meta元素去推断,就会发现,这游戏的剧情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
第405章 这评测简直是睁眼说瞎话!
莉莉丝暂时停下了滑动鼠标滚轮的手。
而后她充满狐疑地看向顾凡:“我们游戏里……有这些东西?”
顾凡沉默片刻:“据我所知,没有。”
莉莉丝也纳闷了:“是啊,据我所知也没有啊!”
她还是不太确定,好在电脑上本来也有游戏的设计文档,当下就把几个文档全都打开来查看。
先是基础功能文档。
然后是世界观背景设定概念稿。
而后是每个角色的详细剧情文档……
由于《心跳梦境》本身的剧情量不小,所以这些剧情基本上分散在好几个文档中,而且所有文本内容基本都有记录。
这些文本内容基本上都是由fake-AI生成的,而后由几名设计师对其进行反复的筛选、润色,然后再填充到游戏中。
所以在剧情文档中,也都做了详细的保存和备份。
当然,游戏中也存在极少数的内容,是由AI自由生成并回答的,但这些内容在游戏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而且基本上不会对游戏剧情产生什么颠覆性的影响。
莉莉丝先是按下ctrl+F,在几个文档中搜索了一下类似的关键词,果然一无所获。
而后她还是不放心,又快速滚动鼠标,把这些文档快速地从头到尾全都过了一遍。
还是无果!
最后,莉莉丝又打开游戏,找到了AI可以自由生成回答的部分,去亲自问了几问题。
比如之前少玩游戏网那篇稿子提到的『救世主』、『末世』等关键词。
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游戏中角色给出的AI回答基本上都是模棱两可,答非所问,甚至干脆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这也不能怪fake-AI不智能,关键是这些AI设定中本身也不包括任何有关救世主和末世的内容,让它们怎么回答?
游戏中唯一跟这些内容有关的,也就只有游戏初期的一小部分。
比如游戏的开场CG,前期的那么一两句提前写好的台词。
对于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背景,外界一直是众说纷纭,什么样的猜测都有。但对于逆天堂内部而言,这却从来不是一个什么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当初就是随便那么设定了一下,压根没考虑其他。
就像很多书的读者们自以为找到了一个埋藏很深的伏笔和线索,结果作者当时就那么随便一写,完全没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填上的坑。
这下莉莉丝更无语了。
“我倒要看看这个少玩游戏网还能给我搞出什么幺蛾子!”
莉莉丝忿忿地滑动鼠标滚轮,继续往下看。
……
“之前我们说过,《心跳梦境》实际上应该算是一款meta游戏,它不仅有常规的恋爱内容、恐怖内容,还加入了心理恐怖的元素,如此一来,实际上形成了四种维度的游戏体验。
“第一维度是游戏内的恋爱部分。
“第二维度是游戏内的恐怖部分。
“第三维度是游戏外的恐怖部分。
“第四维度是游戏外的恋爱部分。
“这四个维度实际上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如此才给玩家带来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游戏体验。
“所以,《心跳梦境》的剧情,实际上也要从这四个维度入手来解析,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游戏内的层面,那样必然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接下来,这篇评测又简单地分析了这四个维度,以及它们实际上给玩家带来的感受。
对于已经玩过的玩家来说,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如果是已经完整体验过大部分游戏内容的话,这段完全可以跳过。
不过这篇评测毕竟还要给那些没玩过游戏的玩家看,所以在这方面会写得详细一些。
总之,《心跳梦境》给玩家带来的情绪流是跌宕起伏、不断变化的。
从最初的甜蜜,到之后的惊吓,再到延伸到游戏外的后背发凉,最后到游戏外的感动和释然……
随着游戏内容的层层剥开,玩家会感觉到仿佛次元壁被打破了,游戏中的角色似乎顽强地冲出代码的限制,与现实中的自己进行了一次直接的交流。
而这种交流,给玩家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介绍完这些内容之后,稿件才进入正题,开始正式分析游戏的真正剧情。
“从游戏中现有的文本来看,我们只能获得『末世』、『救世主』等常规概念。但对于这些常规概念,我翻遍了游戏,却没有获得任何可能的解释。
“即便是通过特殊流程,让其中的某个角色的AI卡成伊甸园的最高权限,此时与她对话,也仍旧无法问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是官方没有制作这方面的内容吗?
“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极小。
“毕竟作为一款meta游戏,官方早就已经在游戏内外埋下了诸多伏笔,他们甚至愿意制作大量没有实际意义的文本,而将真正有用的信息埋藏起来等待着玩家发现。
“不可能唯独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在这一点上,评测中并没有太过详细地解释,不过大部分玩家也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论是哪个妹子成为引导员,她都会写下大量的日志,并且在日志中会有『怀疑某人通过男主的瞳孔向内窥视』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隐藏在大量看似无意义的文本中的,这些文本大多都是一些日常琐事或者无意义的碎碎念,虽然真的读进去了也会觉得还有些意思,但大多数读者都没有这个耐心。
可即便如此,官方设计师在写这些内容的时候,同样也是下了功夫的。即便是用了fake-AI,他们也要筛选、润色,工作量同样不小。
所以,这篇评测果断给出结论。
很显然,官方不可能在这些地方做到极致,却唯独给游戏的底层世界观留了个大窟窿不填,这根本说不通。
即便是官方不小心忘了往里加,他们内部也必然存在一个正确答案。
而这篇评测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到这篇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由于评测的篇幅不能太长,所以张奇峰也就不像一般视频作者那样继续卖关子了,直接揭晓答案。
“我认为,这个救世主不是玩家扮演的主角,也不是游戏中的其他妹子,这个救世主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爱丽欧丝!
“伊甸园中发生的一切,实际上都是为了刺激爱丽欧丝尽快觉醒的一种手段,或者说,玩家跟其他女角色的恋爱互动和恐怖互动,也都是这种play的一环。”
……
莉莉丝有些懵了,她眨了眨眼睛:“啊?”
很显然,这个答案完全超出她的意料之外。
爱丽欧丝?
别闹,那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引导员而已啊!
爱丽欧丝是《心跳梦境》第一个被设计出来的角色,但恰恰也是项目组投入资源最少的一个角色。
原因很简单,她作为引导员本身就没有任何的恋爱剧情,也没有任何的恐怖剧情。
如果说其他正常制作恋爱内容和恐怖内容的角色完成度是100%的话,爱丽欧丝的完成度只需要20%左右就够了。
在这样有限的内容下,怎么还能强行把她认成是救世主呢?
这不科学!
……
但很显然,这篇评测对于论证『爱丽欧丝就是救世主』这一点上,信心十足。
首先,有理有据地排除掉了男主角和其他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