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第351节

第701章 于矢部

  见那日苏落马,于矢部的蛮兵一下子混乱了起来,为首的几个部落勇士都争相奔出阵来,飞马来救落马的那日苏。

  滇东三十七部虽早就开化,施行的却类似于奴隶制,部落不过是酋长、贵人私产。如今酋长之子遇害,几个随军的勇士都要受责难。

  抢回那日苏尸首,四个势力最大的勇士却争吵起来,一个吼声如雷,要驱兵马攻寨报仇,还有一个要回军,禀告与酋长。另外两个左右为难,一兵未损,却折了主将那日苏,回到部落,难免要受罚。攻八纳部或许可以免罪,但也可能受到更重的惩罚。

  酋长阿宋向来喜怒无常,两个没主意的左右相劝。一时间,主战主和的二人谁也不能说服另一边。

  一部部落兵随着主战的阿勇往八纳部寨子冲来,一部却随阿云要回于矢部禀告酋长,还有一部驻足不前。五千的部落军一下子混乱起来。

  恰在此时,后方关胜已清理好了战场,审问俘虏,大体搞清楚了入侵的八纳部情形,令【神火将】魏定国、【圣水将】单廷两人率兵前来救护,要守住八纳部地盘。

  魏定国等人赶到,正遇着于矢部混乱,二人见了,大吼一声,就领兵冲杀过来。

  魏定国领五百火兵,身穿绛衣,手执火器,前后拥出五十辆火车,车上都满装芦苇引火之物,军人背上,各拴铁葫芦一个,内藏硫黄焰硝、五色烟药,一齐点着,飞抢出来。人近人倒,马遇马伤。

  随后的魏定国大驱兵马,本就混乱的部落兵关四散奔走。八纳部寨里,石秀等人见了,也开了寨门,众将一齐杀了出来,于矢部部落兵虽然悍勇,失了主将,领兵的几个勇士也不能调度兵马,如何能抵挡不住几头大虫领兵冲杀。

  不一时,混乱的于矢部部落兵就被砍杀大半,其余人大半数散入山林,只有阿云走的早,带着三五百人快马加鞭奔回于矢部。

  阿勇、阿木、阿水三人,阿勇撞着石秀,被石秀一刀砍死。阿木乱军中被践踏而死,只有阿水被单廷俘虏。

  清理战场,杀死、俘虏三千余人,得矮脚马三千余匹。

  众将一面使人去后头关胜处报捷,一面使降卒喊话招降山林中散落的部落兵。

  却说于矢部酋长阿宋见阿云只带三百余骑部落兵返回,问明缘由,大怒,叫人把阿云吊在城中。

  诸子中,三子那日苏最得阿宋宠爱,今日出兵夺八纳部城寨人口,也是要以功劳分封那日苏,不想五千部落兵竟只陆陆续续回来七八百人。

  整个于矢部也不过五万人,部落兵总共不过八千人,一战伤筋动骨。于矢部如今已没了退路,若不能从梁国抢回足够人口,不用等大理国常备军来征,临近的磨弥部、夜苴部就能吞并了自家部落。

  阿宋沉下心来,叫自己大儿子布仁,密议一番。

  布仁出了部落,去城外还不知情形的村寨中,调集百余人,快马赶来另一个附属部落和龙部。

  到了和龙部,酋长巴依尔出迎,见了布仁,先敬奉了三道茶,而后大笑道:“部落里刚杀了口肥猪,少酋长今日来和龙部做客,正是时候。”

  布仁听了,也哈哈笑道:“巴依尔叔叔,可不要说我不照顾和龙部。石城郡如今又和外界接壤,我来和龙部,就是告知叔叔,请叔叔集结兵马,与我等一道,侵入外头。”

  巴依尔听了,喜道:“怪不得今日寨子里金鸡叫个不停,却原来好事临近。少酋长今日且吃了八大碗,待我聚兵,就去和酋长合兵。”

  布仁摇头道:“去于矢部折腾,我来时,父亲已出兵取八纳部,我二人也直接去八纳部汇合,三部合兵后,一块杀出。此事使我等三部集会,再过几日,磨弥部、夜苴部也该得了消息出兵。我等抢掠一番后,却叫这两部在后头厮杀。”

  巴依尔听了,果然欢喜。

  布仁耐住性子,和巴依尔一同吃过了酒肉,这才催促巴依尔出兵。

  巴依尔自然不知道,这是酋长阿宋毒计,打算葬送和龙部,以换取此地霸主地位。只要遮瞒些时候,阿宋就能整合和龙部,收缩势力,保住大半地盘,以图恢复势力。

  巴依尔集结两千部落兵,一路说说笑笑的往八纳部赶去,全无打仗前的紧张。毕竟,还在自家地盘上,再者,部落兵并无饷银,甚至于马匹器械也都要自备,全靠对外抢掠。听了要打仗,个个争先。

  三十七部蛮,最不缺的就是矮脚马,虽然腿短矮小,跑不快,却有长力,十里路内及不上别的马,跑到二三十里之后,就越奔越有精神。最重要的是惯走山路险路,运货骑乘甚至于耕地,到处都能见到。家家户户都畜养几匹。”

  只是毕竟还是部落制,军械铠甲多靠采购,刀枪之类还好,甲胄却没多少。

  因俘获了阿水,石秀等人对石城郡又了解许多,尤其是于矢部情形。在几个俘虏引路下,和龙部两千余人刚出兵,就叫石秀这里探知。

  带上从八纳部中找到驱蛇药,魏定国、单廷二人领兵藏入密林,留李凤山守寨,石秀领张宪周却去寨前列阵。

  等巴依尔、布仁二人领兵赶到,看着寨外列阵以待的梁国军士,并到处都是厮杀痕迹,布仁假装惊叫一声:“我等来晚一步,外界人先杀了进来。”

  巴依尔见列阵的都是步卒,数目也只三千余人,虽军容齐整,却也不惧。开口道:“少酋长且在后头压阵,看我破他。”

  布仁听了道:“巴依尔叔叔,何不等我父亲令大兵前来,合兵剿灭这伙。”

  巴依尔听了,以为是布仁眼馋对面军阵中盔甲兵刃,大笑道:“少酋长放心,我和龙部勇士,只一阵就能冲垮这伙人。”

  说罢,大喝一声,催动部族,往石秀这里冲了过来。

  石秀这里,强弓硬弩一齐发射,巴依尔在后,大喊大叫,催促部落兵死命打马。不等两军结阵,就听石秀阵中放起一个号炮,两边的密林中,魏定国、单廷听了,领兵杀了出来。

  三面受敌,巴依尔的部落兵早慌了神,石秀阵前战车、旁牌都不曾冲破,就四散奔走。

  布仁早在号炮声响之时,就调转马头,带着自家部落兵,落荒而逃。

  巴依尔见自家部落兵落入下风,吼叫连连,早叫张宪周看到,远远的一箭,把巴依尔射死。

  三面合围后,城里李凤山就叫于矢部部落兵以族语高喊:“于矢部已降,你等还不投降!”

第702章 石城 东川

  收降了和龙部蛮兵,石秀等人商量后,兵分两路,石秀、张宪周二人领三千兵马直奔和龙部,魏定国、单廷二人则率领四千军士直奔于矢部。

  在边境驻军的关胜听了前方接连大胜,边境安稳,挥兵杀入石城郡。此时,魏定国、单廷二人已占据了兵力空虚的于矢部。

  于矢部城中尽是老弱,魏定国杀死守城的阿宋二子边巴,一番审问后,得知最后的部落兵也被酋长阿宋带走,魏定国道:“我等来时,也不曾碰到阿宋兵马,这厮总不会绕道攻打后方的八纳部寨子了吧?”

  单廷道:“十有八九。八纳部那里只有三千兵马,还有许多降兵。哥哥领两千兵马看守这里,我领兵杀回去救应。”

  计议已定,二人就要分兵。

  不等单廷领兵出发,石秀已使人过来通报,于矢部酋长阿宋在和龙部授首。魏、单二人听了,连忙问前来禀报的军士,军士禀道:“二位将军,我等杀奔和龙部时,这个阿宋正领兵攻打和龙部,石统领见了,挥兵夹击,阵斩阿宋。和龙部酋长之子诺木见了巴依尔首级,也自尽了。如今石统领已占据和龙部。”

  魏、单二人听了,一面叫传讯的军士回复石秀,于矢部也已攻下,叫其不必担忧。一面使军士前去关胜处报捷。

  再说关胜处,知道石秀轻取八纳部,又大败于矢部援军,张宪周箭射于矢部少酋长那日苏,俘斩四千余人。于矢部大势已去,剩余的不过是接收于矢部地盘。以此,关胜统领大军,也杀入石城郡。

  三日后,关胜在八纳部整合了于矢部三部降兵,石城郡情形也已经摸清。仍旧留李凤山驻守八纳部,关胜兵分两路,自己这一路,在降兵带领下往北杀去磨弥部,石秀、魏定国、单廷、张宪周四人为一路,杀向夜苴部。

  石城郡除了已被梁国占据的于矢部,还有磨弥部、夜苴部、纳垢部、落温部、师宗部、罗雄部、弥勒部、新丁部、弥鹿部,总共九部,并十部蛮同治的石城郡城。

  石城郡十部蛮,势力最大的是师宗部、弥勒部,两部各自拥部落兵两万。其余部蛮拥兵三五千到万余。

  当然,这里说的部落兵其实是各自部落壮丁之数。拿起武器,就能上阵,可要说武艺吗,不过是仗着力大罢了。军阵更是从来不曾操练过,上阵全靠悍勇。

  正是了解到这些,关胜才下定决心,以俘虏的部落兵为向导先锋,出兵征剿其余各部蛮。

  只大半个月功夫,两路大军就滚雪球一般,各自统领蛮兵两万余人,不光石城郡,就连北面的东川郡也叫关胜驱蛮兵攻下。

  东川郡只有畔部一部,部落兵五万,仓促间只聚集起两万人。此一战,关胜不用蛮兵,以梁国军士布阵,步兵据阵防守,马军游曳在外,以军中弓弩手和三千射声营军士,弩箭齐发,一战杀蛮兵五千余,而后以【下山狼】苟英、【铁面目】任森、邢政三人领马军来回冲刺,步军围剿,两万蛮兵死伤过半,其余人尽皆降顺。

  正是靠着这一战,蛮兵破胆,两郡十一蛮部无一人敢起叛心。

  石秀这里,也是杀戮无算。

  一月之期过去,两处世界分离,赵祯收到提示。

  世界日志

  六月,抵挡【大理宣仁妙香国】世界,占据石城郡、东川郡。

  大胜。

  梁国名望+1,政治+1,经济+3,军事+1,文化+1。

  气运+1000。

  等赵祯派出官吏入驻两郡之时,两郡二十余万户,有近八万户都没了当家人。在姬清婉、鲍叔牙、贺太平等人建议下,赵祯下令,从京畿路、福建路两路,招募单身男子入两郡成婚。

  而关胜因其酷似其祖,也被各部蛮人记起来,对归降梁国的抵触也变少了。

  赵祯将关胜封为两郡都统制,总领兵马,淄州兵马都监【剑眉虎】金成英调任齐州担任统制。原齐州兵马都监【神火将】魏定国、【圣水将】单廷二人,分别任石城郡、东川郡兵马统制。立功最多的【铁面目】任森升任兵马都监。

  果毅营、射声营返回梁山。出征军士各有封赏。

  占据大理国两郡,除了地盘、人口,收获最大的就是滇马,两郡拢共收缴了不下二十万匹。

  两郡百姓家中,粗略的统计一番,还有不下三十万匹。

  只可惜,这些马作为战马多不合格,马军将士只能挑短小精悍的,着甲都难。一旦重了,这马就只能缓行,不能冲刺。只有两万余匹稍高大的,能驮动马军将士顶盔掼甲。

  不合格的滇马,除了拨去军中做驮马外,驿站也补充了一批,其余的都在各处州府发卖,散入民间作为役畜,或驮货拉车、或耕地犁地。当然,也不乏有人家买来骑乘的。

  有了这批滇马,京畿路、福建路畜力一下子就宽裕了起来。

  石城郡、东川郡按照梁国习俗,都把郡改为州。为了削弱各部,加强二州对梁国的归属感,各部也不再称部蛮,所居村寨城池,也都改了名字,如于矢部改名普安,磨弥部改名沾益,夜苴部改名今富源,纳垢部改名马龙

  不但如此,赵祯还叫众部蛮互相杂居,州府县衙也都选派了官吏前往治理。

  石城州、东川州知州都是从福建路被苗傅囚禁的官吏中挑选出来担任的。石城州知州是李弥逊,曾是赵构朝廷户部主事,苗傅逃跑时,将其掳来福州。

  东川州知州胡铨,也是不肯降顺苗傅的大臣,曾任枢密院编修。兄弟子侄,也是各个有才名。兄胡铸,堂弟胡锷,从弟胡镐,儿子胡泳、胡、胡浃、胡,侄子胡,也都被委以官职。

  胡铸好做学问,做了国子监主簿,胡锷、胡镐二人,一人做了淄州高苑知县,一人做了兴化军通判。

  胡泳、胡、胡浃、胡、胡五人,也分在各处州县,或为主簿,或为矿监。

第703章 麻将

  当然,福建路这里并不只这几人,还有一人,也姓胡,建宁府人士,早年曾是二程私塾弟子,双名安国,人称武夷先生。

  绍圣四年便高中进士探花,历任太学博士、提举湖南学事、中书舍人、给事中兼侍读等职。

  后父母亡故,辞官归家,守墓耕读,更在湘潭创建了【碧泉书院】,也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因苗刘叛乱,胡安国一家被刘正彦软禁在建安,广惠、童威二人领兵,攻下了防守空虚的建安县,胡安国一家自然也被送来梁山。

  起先,胡安国不愿出仕,还是见了杨时,才答应了在翰林学士院做了翰林学士充当顾问兼侍讲,主讲《春秋》。

  世界日志

  姓名:胡安国(青史英雄。将心性之学和经世致用结合,开创湖湘学派。)

  字:康侯

  号:青山

  种族:人族

  声望:500(名动一方)

  职业:学者

  副职业:官吏

  官职:翰林学士

  等级:6阶5级(武力25,统帅50)

  属性:力量30,体质30,敏捷25,精神76

  技能:教授7级(传道授业,精神+8),君子六艺6级(礼、乐、射、御、书、数,力量+3,体质+3,敏捷+3,精神+3),著书5级(笔耕不辍,精神+5),谏言3级(不畏权势,精神+3)

  统帅技:领导4级(统帅+4)

  武艺:无

  这胡安国下定决心出仕后,也不含糊,先献《时政论》二十一篇,又献《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文集》十五卷。

  杨时、李清照几人都赞赏不已,这些书原卷都收入秘阁,并刊印天下。

  这些手稿,就是四份引导物,都是梁国底蕴。

  胡安国的儿子胡寅、胡宁、胡宏,侄子胡宪也都是学者,或致力于教学,或致力于著书。

  胡寅著《读史管见》、《论语详说》,胡宁著《春秋通旨》,胡宏有诗文集《五峰集》。

首节上一节351/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