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引发了“诸侯卑秦”,让整个秦国都被诸侯瞧不起。直到二十多年之后,秦献公才重新夺回了河西之地,洗刷了屈辱。
而且吴起除了军事能力杰出外,政治才能也相当突出。虽然吴起主持的楚国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只能说是非战之罪。
吴起的变法效果几乎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楚国迅速强盛起来,如果楚悼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让吴起变法有更多时间去沉淀完善,楚国甚至能抢在秦国前面完成变法图强。
有人曾评价他武能媲美孙武,文能与商鞅一较高下!
而知晓对面的统帅是吴起之后,商戢果断的怂了。再也不敢带领军队出去浪了,坚决践行缩头乌龟政策,紧守城池坚决不出!
不能怪商戢胆小,纵观秦国历史,能与吴起媲美的也就白起一人罢了,就连王翦都差点意思。
王翦虽然也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播,单论功勋甚至可以说还在杀神白起之上。但当时秦国国力已经明显超越了山东六国,王翦的战功难免有几分依仗国力欺负人的嫌疑。
当然,论政治智慧,王翦就比白起、吴起这些人强多了。
商戢虽然自度身经百战作战勇猛,又在烽火中历练许久,军事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他还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能与白起、吴起这些狠人相提并论。
在己方军队综合战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领兵与吴起决战,怎么看都是脑残的行为!
不过,商戢不出来,并不代吴起就不会主动进攻啊。天兵集团不但军队平均战力强横,就是在攻城器械等方面也具有相当突出的优势。
平州军占据城池之利,居高临下与敌军远程对轰,竟然隐隐间还落入下风!
得亏平州军底蕴深厚,储备物资,炬石车、爆裂炬石车等大型器械数量充足,在这场交锋中勉强保持不败。
只是,如果以为这样就能阻挡吴起的进攻,那也未免太小瞧这位兵圣了!
正面战场之上的交锋只是这场大战的一部分罢了,吴起对落凤关的进攻是全方位的。在主力进攻落凤关的同时,还派遣了小股精锐部队,渗透至身后,骚扰平州军的后勤路线。另外还依托天兵本身的蛊惑能力,发动心理战术,鼓动平州军士卒反叛。
虽然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军队成建制反叛,但军队士气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降。另外因为平州军在三大城隘中储备的物质非常丰富,吴起派遣的劫粮队虽然偶有成功,但暂时还无法威胁平州军的后勤安全。
当然,这些情况都是暂时的,不找办法克制,随着时间流逝,平州军的劣势只会越来越大。
另外,大名鼎鼎的吴起,攻城手段当然不会局限于远程攻城器械。各大兵种联合协同作战,互相配合,立体化体系式攻城,火攻、水攻、掘城等各种手段交替使用,将平州军弄得焦头烂额。
尤其是令商戢极其忌惮的魏武卒,作为重装步兵,他们竟然在攻城战中也有卓有成效的手段。
认真说起来,魏武卒的攻城手段很低级,就是以飞爪等装备,顺着城墙攀岩而上。
这种看起来简单低效的攻城手段在魏武卒手中却相当的给力,十丈高的城墙,魏武卒简直和飞的一样,一眨眼的功夫就能从城墙根爬到城头!
要知道,即使在攀岩城墙的时候,魏武卒也是身穿重甲,只是少了长戈、盾牌和弓箭罢了!
魏武卒第一次在攻城战中现身就直接给了平州军当头一棒。
六百魏武卒趁着夜色,突袭了城墙。没有防备的平州军直接被敌军突袭至城墙之上。
当时的情形一度非常危险,城墙上留守的士卒在魏武卒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被数百敌军杀的丢盔弃甲甲溃不成军。
关键时刻还是典韦带领三百恶神护卫赶到,这才遏制了敌军的疯狂攻势,然后才在越来越多高阶军队的协助下将这数百魏武卒赶下城墙。
在那场战役中,六百奉命突袭的魏武卒最后只剩不到二百人顺利逃生,战死了四百人,无一被俘。至于平州军的伤亡就夸张了,足足死伤了三千余人,就连典韦的恶神护卫都战死了二十多位。
除了人员的损失,还有大量布置在城头的器械被损毁城,很多战斗力低下但在攻(守)城战中至关重要的操械兵被屠杀。
回想起当初的场景,商戢都不免一阵冷汗。如果敌军投入的兵力再多一些,然后派遣顶级武将亲自带队参战,落凤关东段外围城墙还真有可能陷落。
虽然不明白吴起为何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商戢还是立即更改了布置。不但每段城墙都有高阶武将亲自坐镇,还布置了顶级军队轮流镇守。
同时魏武卒的表现也警醒了商戢,正所谓久守必失,与吴起的对战,绝对不能一味的防守,不然迟早被他找到机会突破。
为此,商戢更改了原来的计划,不断派遣精锐军队出城与吴起军野战,甚至学习吴起,派遣少量精锐军队去他后方捣乱。
虽然在城外野战中败多胜少,袭扰军队也战果寥寥,七八天下来,平州军累计战死了八万军队(含攻城战中战死部分),而吴起军也战死了大概两万左右。战损比在一比四之间徘徊。
战绩虽然一直是负值,但终归好过一直在城内龟缩。而且按照当前比例计算,玩兑子战术,吴起还真玩不过平州军!
第874章 后方战场
这边平州军被吴起揍得鼻青脸肿,炎黄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乐毅在历史地位上不如吴起,可谁要敢小瞧他那绝对会死得很惨。
当年齐国那么屌,还不是被乐毅一口气打的就剩下俩城。最后如果不是新继位的燕惠王忌惮乐毅,君臣不合,令田单找到了机会,使离间计迫使乐毅被免职,估计齐国就提前近数十年灭亡了。
在乐毅破齐的三十年前,齐国率领“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三十天灭亡燕国,吓得秦赵这对宿敌联起手来攻齐,迫使齐国退兵,间接救了燕国一命。
在乐毅破齐的十二年前,齐国还曾以盟主的身份统领韩魏等国,一口气攻入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主动割地求和。
在乐毅破齐的两年前,齐国刚刚灭亡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国事之隆甚至盖过秦国,齐国君主齐愍王一度称帝,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战国第一霸主!
可以说,乐毅破齐是一场标准的以弱胜强的战斗。
乐毅用兵虽不如吴起迅猛刚毅,但一举一动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擅长天马行空的谋划,往往能以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胜利。
久守必失的道理炎黄也懂,面对乐毅的进攻,炎黄在讨论之后同样采取了攻守结合的办法,一面积极布置防御,一面派遣精锐部队出城与乐毅决战。
只是炎黄的军队平均战力显然不如平州军,在面对乐毅时的伤亡比例更加夸张。
不论是平州军还是炎黄,双方都在咬牙坚持着,纵然每天伤亡数万也都不曾有片刻的退缩。
只是打归打,双方几乎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后方。虽然没有明确的情报显示乐毅和吴起两人盯上了大后方,但无论是商戢还是炎黄,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可能坐视后方存在隐患。
商戢不但派遣秦平前去支援王舒,还将莉丽斯以及整个血族军团派了过去,负责围剿敌军的核心主战军团兵力高达五十万。
炎黄那边的情况商戢不太清楚,不过却也知晓炎黄正顶着巨大压力,不断将精锐军队抽调至后方,要尽快平定后方。
正面战场你来我往打的热火朝天,但都留了几手以备后患。以平州军为例,最顶尖的黑甲玄骑、凤舞卫都不再出动,施法者军团也不曾露面。吴起军中,魏武卒现身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真正能决定战局成败的反而是不显眼的后方战场,这点无论是商戢、炎黄利刃、吴起还是乐毅都很清楚!
敌后交锋成为了关键之关键!
心月城,王舒的将军大帐之中,王舒面无表情的坐在主座上,身边是秦平、莉丽斯、提佐克、公孙度、亚历克斯等高阶将领。
“还没有发现敌军踪迹?”
王舒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让大帐中人不由的心中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