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恭祖先生所言甚至。董贼无道,必不可长久。我等只需坐视董贼自取灭亡即可,等董贼气运一过,我等再行出兵,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诛董?”
这次出声的青州刺史孔融。
这两人就是坚定的“妥协派”,或者难听点也可以直接叫投降派。
他们主张各军撤退,不与董卓正面交锋。认为董卓戮士害民,必然不可长久,等其嚣张气焰过了再行讨伐。
而这两个人都有两点非常显著的共同点——一、文人出身,二、地盘远离董卓。
陶谦年轻时候也曾担任军职且颇有战功,可惜现在年纪大了,胆气已丧。之前联军势如破竹自然没什么,现在猛然五路诸侯皆败,就有些吓住陶谦了。
至于孔融,好吧,这是个“嘴强王者”,文章写得一流,性格刚正不阿,施政也有一手,但军事才能近乎于零。
孔融在和平时期担任郡守刺史绰绰有余,可想在乱世有所作为那就太难了!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陶谦的基本盘在徐州,孔融的地盘在青州,距离董卓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大量诸侯当肉盾,自然不怕撤军了。
不过另一批人可就不乐意了,只听曹操道:“不可不可,董贼气焰嚣张,亿兆黎民深受其害,关内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等身为大汉忠臣,怎可因一时小挫而坐视董卓为恶?”
“不错,孟德兄言之有理。我们晚一天诛董,天下苍生就多承受一天的煎熬。文举兄与恭祖兄乃当世大儒,岂可坐视董贼鱼肉百姓?”
刘备也起身,满脸正气的呵斥陶谦与孔融。
“布一介武夫,只知道董贼与某不共戴天,天下有董无吕,有吕无董!!”
“二位此言差矣,董贼不除天下难安,除贼岂有看时机一说?”
………………
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等先后加入出言讨伐的阵容,让刚刚吃了败仗,准备出言支持陶谦的公孙瓒硬生生的将到嘴边的又话咽了下去。
话说经历了昨天的败仗之后,他也有了退缩之意。只是好面子的公孙瓒见众人群情激奋,又不太好意思提这事了。
好吧,这些人也不见得是为国为民,瞅一眼地图就能看到,陈留、汝南、泰山、兖州、豫州、并州等等都是紧靠董卓控制区的地区。联军一旦撤了,董卓反扑之下这些人立马就遭殃。
袁绍看着眼前吵吵闹闹的诸侯,想死的心都有了!
“当初真是脑子进水了,竟然要争夺这个联军盟主!”
心中狠狠咒骂自己一遍,然后袁绍不得不硬着头皮起身劝道:“诸位诸位,大家都是起兵诛贼的忠义之士,吵吵闹闹成和体统?”
袁绍一出声,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集中在他身上。
“盟主,您是联军盟主,这是战是退您倒是说句话啊!”王匡有些焦躁的问道。
袁绍犹豫了一下,转身看向商戢,当前形势已经很明朗了。袁术、曹操、刘备、刘岱、吕布等距离董卓最近的诸侯全部坚持继续讨伐。陶谦、孔融坚持撤退,韩馥、公孙瓒等人有些犹豫,那么商戢的选择就至关重要!
商戢要是也撤回去了,公孙瓒、韩馥、袁绍、孔融等人就必须撤退,他们还担心商戢腾出手来在后面把他们老窝抄了呢。
如果商戢坚持要打,那联军还有继续维持的可能。
沉默了两秒,商戢缓缓说道:“董贼暴行天人共戮,本将誓言将讨贼进行到底!”
这下子众人又将目光转移到袁绍身上,此时的袁绍脸色阴晴不定。他地盘在渤海,与董卓远的很,不但心董卓的军事威胁。
可作为联军盟主,袁绍已经有些骑虎难下了。
这个时候解散联军各回各家,那他这盟主岂不就成笑话了?袁绍很清楚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四世三公积攒下的人望,一旦失去这些,那争霸天下就无从谈起了。
另外袁绍与董卓有血海深仇,这点天下皆知,要是袁绍退了,其他人又会怎么看待他?
想到这里,袁绍眼神渐渐坚定起来,环视众诸侯一周,拔出腰间配剑,狠狠斩向桌案一角:“诛董!本盟主心意已决,再言退者有如此案!”
话说出口,商戢只感觉袁绍气质猛然一变,一股王者独有的威严之气从袁绍身上迸发出来。
刚刚打算反驳的陶谦等人顿觉心口一闷,一时间竟然被震慑的说不出话来。
第1001章 汜水雄关
纵观袁绍的一生,可以用这几个字来简单概括:“逆风猛如虎,顺风一窝鼠”!
在没有商戢干扰的正经历史上,讨董结束之后袁绍所处的战略态势相当的恶劣。本身仅占据渤海一偶之地,连自身军队都得靠韩馥接济。
而当时韩馥已经感受到袁绍的威胁,开始逐步减少对袁绍的粮食供给,企图用相对温和的手段解决袁绍。
然后袁绍果断出击,北联公孙瓒,内结麹义,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冀州富饶之地。
不过就算这样,袁绍的战略态势也没有太大的改观。当时袁绍、袁术两人决裂,袁绍北面有公孙瓒威胁,南面有当时声势最显赫的袁术,另外还有陶谦、孔融虎视眈眈,内部还有张燕的黑山军跃跃欲试,可以说冀州被群雄环视,危如累卵。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是丝毫未慌,果断与曹操联合,北拒公孙、南战袁术,击破袁术、陶谦、公孙瓒三方联军,接连取得大胜。最后更是一口气吞并幽青并三州,完成了一同北方的霸业。
可以说当时的袁绍是最接近一统华夏定鼎江山这个目标的诸侯。
可惜,从这时开始,袁绍就开启了“顺风一窝鼠”模式,一通花里胡哨的瞎操作,硬生生将好不容易换来的好牌打的稀烂。
之前商戢是有些看不起袁绍的,认为他就是一败家二世祖,不过今天来看,能取得如此成就的诸侯,果然不是白给的!
袁绍放下所有顾虑,开始孤注一掷,终于显露出天下第一大诸侯的潜力,三言两语将主张撤退的诸侯逼入死角,彻底扼杀了投降的思潮。
然后又力排众议,对孙坚、公孙瓒进行抚恤嘉奖,坚定了两大主力选手继续讨董的决心。
之后雷厉风行的整顿军纪军规,将一盘散沙的联军初步整合到一块。
按理说这本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各个诸侯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想要整合军队牵扯到的东西太多,可袁绍硬生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所有诸侯支持新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袁绍表现出来的大公无私、舍家为国精神为他赢得了极高的荣誉,联军诸军中到处都在流传袁盟主义薄云天公正无私。
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公平公正这点,不然纵然再多的花言巧语也不可能整合诸侯。
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诸侯联军进行了整顿调整。整顿后的诸侯联军在兵力上没有变化,但综合战斗力却提升了一大截。
首先就是士气方面,袁绍拉着一帮诸侯,夜以继日的在各个营区慰问,硬生生的将因先锋溃败而导致的低落士气拉了起来。
另一方面,联军各军之间有了初步的衔接配合,调度也有了统一的军令。不像之前,说是联军其实就是在一起驻扎罢了。
这些变化说起来不起眼,但却真正的提高了联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