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74节

但很快,第二轮选秀就传来了好消息,与旧金山49人交易了选秀签位之后,在第二轮四十五顺位进行选秀的丹佛野马,选中了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安全卫拉希姆-摩尔,随后他们又紧接着与迈阿密海豚完成交易,连续在第二轮四十六顺位继续进行选秀,挑选了来自迈阿密大学的进攻截锋奥兰多-富兰克林(Orlando-Franklin)。

拉希姆-摩尔,成为了今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选秀之中第一个被选中的球员,总算是开胡了。

陆恪和洛根两个人都双双跳跃起来,击掌相庆,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队友感到开心;不过,这股喜悦仅仅只是前奏的酝酿而已,随后就真正地迎来了强势爆发。

第三轮八十顺位,旧金山49人选择向上交易,与杰克逊维尔美洲虎达成协议,抢先选秀,选中了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近端锋洛根-纽曼!这是今年选秀之中,第四名被选中的近端锋。

“啊啊啊!”整个屋子都欢腾起来,洛根高高举起双手,在房间里一边尖叫着、一边绕圈奔跑着,谁都抓不住他,他自己跑了三圈之后,在电视机屏幕旁边停了下来,双手紧握成拳,酣畅淋漓地欢呼呐喊着,“啊!”身体的每一个肌肉都在欢呼雀跃、肆意庆祝着。

不仅仅是洛根,其他人也都纷纷高高地跳了起来。陆恪甚至比自己被选中了还要兴奋,用力挥舞着拳头,“这才是我说的!这才是我说的!”所有人都在互相拥抱着、互相嘶吼着、互相庆祝着,那锣鼓震天的喊叫声,让整个屋子都开始震动起来。

欣喜若狂,这才诠释了什么叫做欣喜若狂。不仅仅是因为洛根被选中了,在第三轮早早被选中了;还因为挑选他的对象是旧金山49人,洛根梦寐以求的主队!

当初在新秀训练营时,洛根与49人的面谈效果着实一般,他还沮丧了许久,错过了为自己心仪球衣效力的机会;但今天,49人却干脆利落地拍板决定,以向上交易选秀权的方式,抢在其他人之前,将洛根收入麾下。这无疑是梦想成真。

对于洛根来说是如此,对于奥斯汀来说更是如此。于是,他们全部都炸锅了!

洛根呼喊完毕之后,激/情澎湃的情绪依旧没有能够宣泄完毕,他一个冲刺就撞向了陆恪,整个人好像无尾熊一般挂在了陆恪身上,“斑比!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我是一名49人了!49人!”

所谓的49人,不是四十九个人的意思,它是1849年涌入北加州的淘金者的统称。1848年,加州发现了大量黄金之后,次年,人们从世界各地涌到了旧金山附近的内华达山脉,进行淘金,所以,当时的旧金山淘金者们统称为“49淘金者”。后来,旧金山拥有了自己的橄榄球队,于是就起名为“49人”,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起源。

现在,每一位旧金山橄榄球的队员和球迷们,都会自豪地称呼自己为“49人”。

即使如此,洛根也还是没有能够宣泄完所有的亢奋,干脆跑到了屋子之外,大声呼喊到,“我是一名49人了!”然后,街道的隔壁邻居们纷纷开始欢呼庆祝起来,“恭喜!”、“好样的!”、“上,洛根,上!”……

整条街道都进入了派对模式,每一个街坊邻居都在肆意地庆祝着。

好不容易,庆祝终于结束了,洛根这才跑了回来,重重地捶了捶陆恪的胸膛两下,“伙计,你可以进入联盟!相信我,就连我都可以,你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未来在球场相见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那自信满满的宣言,让陆恪放声大笑起来。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第三轮选秀结束了,没有陆恪;第三天,第四轮选秀,第五轮选秀,依旧没有陆恪;第六轮,先是跑卫马库斯-林奇被旧金山49人选中,而后是防守截锋大卫-卡特被亚利桑那红雀选中。

最后只剩下第七轮。

第94章.094 落选新秀

七轮选秀,结束了;2011年选秀,落幕了。从第一轮到第七轮,前后进行三天,沸沸扬扬,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终究落下了大幕。

今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共五名球员参与选秀,最终,四名球员成功入选,成绩斐然。其中,拉希姆-摩尔第二轮,洛根-纽曼第三轮,马库斯-林奇和大卫-卡特都是第六轮。

唯一遗憾落选的是陆恪。

是的,在第七轮的选秀名单之中,依旧没有出现陆恪的名字。讽刺的是,在第七轮之中,纽约喷气机还选择了一名四分卫,格雷格-麦克埃尔洛伊(Greg-McElroy)。

之所以说“讽刺”,那是因为格雷格在新秀训练营之中的表现,几乎没有人记得。

格雷格的身高6.16英尺(188厘米),体重220磅(100公斤),和陆恪相比,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更加协调;但除此之外,他的身体测试成绩却乏善可陈,四十码冲刺、二十码折返、立定跳远、纵跳摸高、绕三锥等各项测试,数据都与陆恪相差无几。

但另一方面,格雷格的角色技能测试却表现平平,三十传二十中;随后进行的训练赛,仅仅推进了不到三十码,以一记抄截结束了比赛。

换而言之,除了体重占据优势之外,格雷格与陆恪的对比之中,几乎不占任何优势。当然,格雷格是七轮选秀,本来就不是什么出色的选秀轮次;但,在格雷格和陆恪之间,纽约喷气机选择了前者,而不是在传球、进攻、临场指挥等多方面都表现优异的陆恪。

放在第七轮选秀之中,人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选择,喷气机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但也可以说,这就是NFL的现状:不要说一名华裔四分卫了,即使是一名华裔球员,这对于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就连纽约这样开放而巨大的球市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城市的球队呢?

很多时候,种族歧视不一定是鄙夷肮脏的粗话,也不一定是居高临下的排挤,那种深入骨髓之中的理念和思想,从本质之上将两个种族区分开来,这才是真正最为可怕的歧视。因为这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黑人用了半个世纪,女人用了两个世纪,依旧在苦苦挣扎着。

那么黄种人呢?

足球领域,篮球领域,乃至田径领域,以中国人为代表的黄种人正在逐渐开疆扩土,证明种族不是束缚运动天赋的最大桎梏,偏见才是。但,橄榄球领域依旧是一片处女之地。这是留给陆恪的难题,同样也是横亘在陆恪面前的天堑。

事实就是,纽约喷气机在第七轮选择了格雷格-麦克埃尔洛伊,而不是陆恪。

当然,陆恪的大学期间几乎没有表现机会,没有录像资料,没有参考对象,没有球探报告,仅仅只是凭借着十五分钟加两分钟的比赛,还有新秀训练营里跌宕起伏的表现,这也不足以让陆恪打破种族的壁垒。

于是,选秀大会落幕,陆恪,落选。

送走了纽曼一家,还有鬼哭狼嚎根本停不下来的洛根,家里总算是安静了下来。陆正则和江攸宁转身回到了屋子里,穿过大厅,可以看到站在后院里的陆恪。

此时,陆恪背对着他们,站在门廊里,旁边的风铃在丁零当啷地回响着,清脆悠远,清冷的月光和奶黄的灯光洒落下来,勾勒出背影的落寞和茫然。

看着儿子的背影,江攸宁满嘴苦涩,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走到这一步,陆恪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她现在都还记得,九年级的时候,陆恪因为身材太过单薄,在球队的训练之中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对抗,体力、耐力和爆发力全面落于下风。陆恪为了能够追上队友的竞争力,每天都艰苦训练,一天都不敢放松。

有一天,陆恪因为淋雨而微微有些发热,但他还是不愿意缺席,坚持加入到球队的日常训练之中。训练到一半,陆恪偷偷摸摸地跑到没有人注意到的地方,狠狠地呕吐了一阵,吐到胆汁都出来了,然后又假装没事,偷溜回去继续训练。

回来之后,陆恪整个人脸色苍白,一点血色都没有,直接昏倒在家门口的门廊里,如果不是对门的蒂芙尼及时发现,察觉到陆恪浑身滚烫,立刻将他送到了医院,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后来医生检查说,陆恪高烧三十九度半,而且支气管炎,炎症正在朝肺部蔓延,稍稍不注意,病情就可能无法想象。

当时赶到医院的江攸宁,吓得六神无主,哭得稀里哗啦,结果还是清醒过来的陆恪安慰她,“妈妈,这样我就有机会偷懒了,你也不会再担心了。”话只说了一半,又一次昏睡了过去,似乎都已经烧迷糊了。

那样的意外,不是唯一的一次。每次看到陆恪训练得如此辛苦,江攸宁都是一阵心疼,但最后陆恪总是能够咬牙坚持下来。大学连续两年没有能够进入球队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大三担任陪练的时候,他没有放弃……他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但现在,他所有的努力,就这样被否定了。

江攸宁不由自主地就鼻头一酸,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了。然后,江攸宁就感受到了一个怀抱,抬起头,她就看到了丈夫那微微泛红的眼眶,“小恪才是最伤心的那个。你知道,他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支持,你儿子不会轻易被打倒的,即使我们两个人都支撑不下去了,但他依旧不会轻言放弃。所以,在他放弃之前,我们不能脆弱。”

“我只是心疼他……”江攸宁抬起手捂住了嘴巴,然后用力地擦拭去了脸颊的泪水。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陆恪成为一名记者,而不是在橄榄球赛场上拼杀,作为一位母亲,无论陆恪达到什么成绩,她都感到自豪!

“我知道。”陆正则搂住了妻子,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我过去和陆恪谈谈。记住,他需要我们的支持。”

说完,陆正则深呼吸了一下,然后就迈开了脚步。

推开后面的纱窗门,陆正则走了出来,四月的季风越过大海、越过山丘,夹杂着一丝丝水汽和一丝丝寒气,扑面而来,大脑顿时就清醒了过来。陆正则的脚步在陆恪的身边停下来,不由抬起头看着身边那个比自己还高、比起更壮的儿子,想要开口,却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

“爸。我想要继续试试看。”陆恪率先开口说道,这让陆正则的视线投向了儿子的脸庞。

那张青涩渐渐褪去、慢慢开始成熟的面容之上,没有想象中的失落和悲伤,也没有想象中的痛苦和埋怨,而是带着浅浅的微笑,自信而坚定的微笑。

“落选了,但我依旧是落选新秀。”陆恪坦然地迎向了父亲的视线,“我知道,我已经努力了这么多年,甚至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但依旧落选了。既然如此,懂得放弃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我觉得我的脑子还不错,这道计算题还是可以完成的。”

陆恪轻笑了起来,打趣地说道,“最为合适的做法,我应该放弃橄榄球,然后开始寻找记者的工作。接下来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在九月之前,这都是找工作的高峰期,旧金山、洛杉矶,甚至是纽约,我应该四处投投简历,寻找更多的机会。在应届毕业生的头衔开始褪色之前,为未来做出安排。”

“可是,爸,我想要再努力看看。”陆恪没有天花乱坠的理由,只是诚恳而真挚地看向了父亲,“我知道这很傻,也很不理智。但,我不想要现在就放弃。不是因为不甘心,而是因为我觉得,我还有潜力没有挖掘出来。我希望有伯乐能够看到,我也相信,我能够在那片球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橄榄球巨星系统,这是陆恪的底气之一;但在系统之外,在获得系统之前的那些年里,陆恪也从来不曾轻言放弃。他的底气,来源于系统,更来源于自己。

首节上一节74/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