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635节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进入联盟之后,不要说二轮秀、三轮秀了,即使是首轮秀乃至状元秀,只要表现不佳,那就是沦为替补,甚至裁员离队,没有商量的余地。大学时期的辉煌,在联盟之中根本不值一提,所有的球员都必须从零开始。

整整一个赛季的磨炼,卡佩尼克变得沉稳了许多。

休赛期归来之后,卡佩尼克依旧如同独行侠一般独来独往,训练场之外的私生活依旧和队友们没有太多的交集,但进入训练场之后,他却渐渐敞开了心扉,并且摆正了心态。

在四分卫的战术会议之上,他开始主动发言,也愿意参与到陆恪和斯科特-托尔辛的讨论之中,而且还愿意参与到四分卫的答题游戏之中——

四分卫之间展开战术手册学习,经常互相提问互相回答,提出一个战术指令,然后展开解读;又或者是翻开比赛录像的一档进攻,然后进行解读。类似于学生备战考试的学习方式,却是四分卫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

上一个赛季,卡佩尼克从来不愿意参与问答;现在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开始。

可以说,卡佩尼克是重振旗鼓了,改变心态之后,再次向主力四分卫的位置发起冲击;也可以说,卡佩尼克是调整心态了,慢慢地开始接受自己替补四分卫的位置,如同联盟其他无数一年级、二年级四分卫一般,在替补席之上慢慢学习。

不管如何,自愿训练营开始以来,卡佩尼克正在发生改变。

卡佩尼克和陆恪依旧不是朋友,但两个人也不是敌人。至少从表面来看,不是如此;可以勉强算是同一个职场共事的同事,比陌生人多了一些联系,但这也就是全部了。

此时此刻,哈勃发出了召唤,卡佩尼克也没有多说什么,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得意洋洋,戴上头盔就走上了球场。

训练赛之中,主力球员和替补球员之间本来就需要频繁的轮换,尽可能地磨合球队,也尽可能地打磨战术,四分卫之间更是如此。

哈勃的临时换人,看似是惩罚,实则是训练的一部分。

“斑比。”汉普顿满头大汗地呼喊到,脸色有些惊慌。

陆恪却是呵呵地轻笑了起来,反过来安慰对方,“集中注意力,执行战术,不要出错了。”而后转过身,迎向了上场的卡佩尼克,他没有着急着离开,停下了脚步,传达了战术,“橙色二十三。”

除了战术口号之外,还详细解释说明了一下现在的训练进度,防守组和进攻组的状态,卡佩尼克没有不耐也没有着急,站在原地静静地倾听着,然后,两个人就一上一下,完成了交接。

回到场边,陆恪和另外一名四分卫斯科特-托尔辛站在了一起,托尔辛立刻就开始询问起来,“这一次战术是不是还有变形,我的意思是还有好几种,如果站位往后退的话,改变成手枪阵型……”

没有停歇地,两名四分卫就在场边开始讨论起战术布置来;而球场之上,卡佩尼克则站在了自己的位置里,正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训练。

这就是旧金山49人再普通不过的休赛期训练日常。

作为二年级生,陆恪还是没有太多特殊待遇,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地完成每一天的训练,更衣室之中的领军人物依旧不是陆恪,也不是威利斯或者阿肯斯,自帕雷斯-哈勒尔森离开之后,性格活泼、善于交友的艾哈迈德-布鲁克斯挺身而出,渐渐成为了更衣室里的新一代领袖。

布鲁克斯司职防守组的外线卫,2006年第三轮被辛辛那提猛虎选中,2008年转会前来旧金山49人,这是他在球队之中的第五个年头。

他不是一名顶级球员,更多作为轮换球员上场,但还是稳稳当当地在五十三人大名单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去年是他职业生涯第一次打满十六场比赛的赛季,奉献了七次擒杀和三十五次有效擒抱,在队内之中不算顶尖,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他的活跃,更衣室的气氛总是处于一片欢乐之中。他十分喜欢开玩笑,也十分喜欢招待朋友,自愿训练营正式开营之前,他就在自己家中举办了一个派对,欢迎新秀球员和自由转会球员加入球队,并且还邀请了进攻组和防守组的其他活跃分子。

当然,训练之中他也是格外刻苦。尤其是经历了去年一个赛季的不俗表现之后,他现在也开始瞄准主力首发位置,希望能够更进一步,突破职业生涯壁垒。日常训练结束之后,他也经常留下来,和威利斯所在的线卫组一起讨论战术。

不知不觉中,布鲁克斯就慢慢地成为了更衣室的领袖。

这就是NFL,因为球员数量众多,所以明星球员不一定就是领袖,草根球员也不一定就是小透明,每一位球员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位置。球场之上的三位队长,更多还是在比赛之中起到带领作用,而生活之中,布鲁克斯则渐渐凝聚了更多力量。

对于陆恪来说,这是好事。作为一名落选新秀,作为一名二年级生,陆恪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现在,布鲁克斯接手之后,他不需要组织球队活动,不需要“惩罚”新生,不需要照顾全新加盟的球员,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训练之中。

不过,日常训练之中,陆恪还是愿意积极主动地分享经验和知识,特别是战术手册之上,经常性地与球员们展开讨论,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融入战术体系;并且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持续地充实自己,更进一步地理解战术手册。

自愿训练营,结束了。

强制训练营,也结束了。

在自由转会市场的热热闹闹和轰轰烈烈之中,旧金山49人队伍之中也频繁出现了人员更迭,有人走了,又有人来了,有人伤了,又有人试训……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全身心投入训练之中,似乎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回味过来,休赛期就已经正式结束了。

八月六日,一年一度的名人堂赛正式在俄亥俄州的坎顿市打响。

这不是一场正规比赛,甚至不是季前赛,而是一年一度揭晓名人堂入选名宿的庆祝热身赛,对阵双方都不会竭尽全力,更多还是以观赏性为主。但是,每一年名人堂赛开始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新赛季正式拉开了帷幕。

接下来,四周季前赛的预热,然后常规赛就正式打响。

每一年的名人堂赛都是早早地决定对阵双方,今年则是负面新闻缠身的新奥尔良圣徒对阵苦苦寻求复兴的亚利桑那红雀。最终,圣徒队以“17:10”的比分击败了红雀队,然后……2012赛季来了。

今天第二更。

第712章.706 阵容磨合

猎猎的风声掀起了一股红色巨浪,在耳边不断呼啸而过,如同一只张牙舞爪的怪兽正在朝着眼前的白色爬虫嘶吼咆哮着,血腥之气正在空气之中缓缓地弥漫开来,不由自主地,就开始热血沸腾了起来。

陆恪用力跺了跺右脚,用脚掌感受着草坪之上的扎实触感,不经意间,视线缓缓地穿过进攻锋线的人墙,落在了对面的防守组身上,瞳孔微微一收,敏锐地捕捉着防守阵型和球员站位,对整个防守战术做出一个简单的预判。

而后,徐徐弯腰、伸出双手、站定脚步,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开球口号,让空气一点一点地紧绷起来,夹杂其中的真正开球暗号毫无预警地跳脱了舌尖,如同春雷一般炸响,进攻组和防守组双双开始移动起来。

后撤步。

接住了来自乔纳森-古德温的开球之后,陆恪就有条不紊地开始后撤步。

手枪阵型之中,平行站立右侧的跑卫马库斯-林奇,开球之后脚步没有停顿,一个内切、一个前冲,直挺挺地就朝着中锋和护锋之间的通道冲了上去,仿佛正在持球跑动一般,但晃动的身体又模拟出了一种正在开路的假象。

迷惑性的跑动路线,制造了进攻锋线和防守锋线的错位,成功地在第一波正面冲撞之中,为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赢得了些许优势。

与此同时,陆恪却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马库斯的冲跑路线一般,后撤步之后,突然一个停顿一个调整,脚步就开始朝着左侧横向扯动,主动离开了口袋保护,不等对方防守组的球员们做出判断,手起刀落就将橄榄球顺势传递了出去。

注意到陆恪脚步的防守球员,所有注意力都跟随着手臂的挥舞,寻找着传球目标:正在左侧快速横向扯动的弗农-戴维斯立刻就进入了眼帘。

就在刚刚短暂的扯动之间,弗农就已经在短传区域以一个虚晃的假动作扯开了一个空档:先是内切,急停急转,随后外撇,看似简单的几个脚步,就这样成功地撕扯出了一个三码左右的真空地带,对于快速短传来说已经足够。

附近正在游弋的角卫和线卫都纷纷第一时间扑了上去,试图补防。

但下一秒,他们的脑袋之上纷纷开始冒出了问号:怎么回事来着?弗农没有接到球?对于短传来说,一呼一吸之间就可以传到的橄榄球,为什么没有任何动静?

抬起头来,随后他们就看到了正在空中飞行的橄榄球,问题就在于:这不是一个短传,而是一个长传,又高又飘的传球弧线,在旧金山蔚蓝的天际之下划出了一道惊心动魄的彩虹,迸发出了奔雷之势。

最后出手的瞬间,陆恪利用一个手腕的假动作,成功地欺骗了前线的大部分防守球员。

短传区域的防守球员们全部都惊呼不妙,连忙调整重心,朝着橄榄球的飞行落点方向冲刺了过去,但慢了一拍乃至于两拍的情况下,他们的脚步已经完全追不上橄榄球了,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背码八十八号的球员,一骑绝尘。

八十八号,洛根-纽曼。

首节上一节635/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