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82节

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出其不意地选择奇怪的战术搭配组合,比如说,选择跑卫来传球;再比如说,明明是弃踢,弃踢手却开始担任起四分卫的职责,突然传球。

按照NFL比赛规定,每次进攻可以无限次传球,任何球员都可以传球,但有三个限制:

第一,每次进攻,向后传球以及两侧平行传球可以无限次,但向前传球的机会只有一次;

第二,持球球员如果越过了本次进攻的开球线,那么就不允许向前传球,但可以往后以及两侧传球。

第三,进攻组之中,进攻锋线的五名球员不允许主动接球和传球,除非是橄榄球传出之后,有球员拍打到,改变了飞行轨迹之后,那么他们就被允许接球。

在刚才的进攻之中,陆恪就巧妙地运用了如此规则。林奇传球的时候,陆恪的位置稍稍落后于林奇,让林奇可以完成向后传球;然后再由陆恪重新组织进攻,顺利完成了大码数的推进。

此类战术的意义在于,制造对手的措手不及;但风险极大。

因为橄榄球是一个专项分工非常细化的运动,跑卫就是跑卫,进攻截锋就是进攻截锋,位置不同,训练项目和内容、身体类型和风格全部都不同。稍稍一点疏忽,就可能出现掉球或抄截等极端的糟糕后果。

就好像刚才,马库斯-林奇不是四分卫,没有一手传球绝活,传球传得颤颤巍巍,传球之人、接球之人、旁观之人,全部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但,橄榄球比赛里还有一个特例。

那就是位置更换,不少球员在高中和大学时期都客串诸多不同的位置,甚至于,进入联盟之后被要求改打不同的位置。比如说四分卫,竞争格外激烈,不少大学时期的四分卫,进入联盟之后都改打外接手的位置,还有踢球手、回攻手。这样的球员,在把戏进攻之中,就将发挥重大作用。

不过把戏进攻的风险终究还是太大,一场比赛出现一次两次是可能的,再多的话,对手注意力高度集中,欺骗对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后果和代价则是无比惨重的。

连续两次进攻受阻之后,陆恪大胆地叫了这次把戏进攻。

因为他注意到,猛虎队的防守组压前压得太狠了,后场的防守无比空虚,就连角卫和安全卫的注意力也始终在前场,整个防守组的攻击意识犹如长矛一般,而不是圆盾。只要猛虎队的防守稍稍遭遇到了阻碍,哪怕只是一瞬间,优势和劣势的转换也只是眨眼瞬间的事。

这很冒险。但他成功了。

事实上,如果有选择的话,陆恪更加愿意使用特殊技能“绝对步伐”,因为这一档进攻的作用在于打乱对手的节奏,也在于力挫对手的气势,更加在于重新找回进攻组的节奏;但第三档进攻开始之前,陆恪却发现,系统居然出现了特殊任务!

在今天的比赛之前,陆恪浏览过系统,比赛任务依旧按时发布,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比赛任务:

在正式比赛之中完成达阵;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每次达阵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达到一定的传球成功率;任务要求:传球成功率至少百分之六十;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取得胜利;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基础点数+3。”

三个任务选项,数量与第二周持续;而任务细则稍稍有些不同,第二周要求的是传球码数,本周要求的则是传球成功率。

细微的不同,可以看出系统对比赛的细节控制差异;不过,具体在比赛之中如何执行、如何体现这种差异,现在陆恪的比赛经验还是太少,无法识别,也无法体会。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场比赛的传球选择需要更加谨慎一些。

但整体而言,比赛任务没有新意。除此之外,陆恪十分确定,没有特殊任务出现。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特殊任务是在第二档进攻结束之后出现的——根据比赛的即时情况,系统给出了任务。

一档进攻和一档进攻之间仅仅间隔短短的四十秒,陆恪根本没有时间仔细打量,只来得及粗粗扫视一遍,然后就意识到:

特殊技能被禁用了。

第215章.213 单挑对峙

“特殊任务:来自基诺-阿特金斯的挑战。”

由于时间着实太紧迫,陆恪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任务说明和任务奖励,只来得及瞥了一眼任务要求,“率领进攻组得分:三次以及三次以上;击败基诺-阿特金斯:闪躲擒杀三次以及三次以上;依靠自己取胜:禁用特殊技能。”

虽然说,现在陆恪的特殊技能也仅仅只有一次“绝对步伐”而已,本来也就无法发挥太多作用;但明显可以感觉到,如此特殊任务的细化要求,面对阿特金斯的紧迫打法,陆恪需要打起精神来,凭借战术排列组合来击败对手。

四分卫和防守截锋、防守端锋的对决,从来就不是身体的对抗。

陆恪的身体素质不算顶尖,那么就以四分卫卡姆-牛顿和防守端锋JJ-瓦特两位新秀相比较,瓦特的身高和体重都占据绝对上风,两位球员的身体素质都是顶尖之中的顶尖,但如果两个人以身体展开物理属性的硬碰硬,受伤的肯定是牛顿,毫无疑问。

因为四分卫的核心技能还是传球手感以及战术意识;而防守端锋和防守截锋的训练就是物理对抗,他们需要对抗进攻锋线、对抗跑卫冲击、展开四分卫擒杀,身体素质是基础,而捕捉战机和漏洞的意识则是上限。

即使是被誉为“超人”的牛顿,要求他以身体来强硬对抗防守截锋、防守端锋,这也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陆恪与阿特金斯的对峙其实是智慧与力量的交锋。陆恪必须通过阅读防守,成功地预判对手的防守意图,继而指挥进攻锋线做出相对应的抵挡,然后通过接球球员的跑动和跑卫的战术分配,撕开防线,突破阿特金斯以及他的防守组队友们,完成推进。

特殊任务之中的任务要求就是如此:第一是得分,不管是任意球还是达阵,49人需要得分;第二则是闪躲,通过进攻锋线的阻挡,躲过阿特金斯的擒杀。虽然说,在比赛之中的具体执行是如何判断,无从得知,但陆恪已经基本明白了自己的任务。

所以,在特殊技能被禁用的情况下,陆恪与教练组完成了沟通,大胆地使用了把戏进攻,骗过了猛虎队的整个防守组,实现了大码数推进。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不要说整场比赛了,即使是这一档进攻也还没有结束。

现在,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来到了对手半场的三十五码线,进攻还在继续。根据教练组的战术安排,开球之后,陆恪再次将橄榄球交给了林奇。

这一次,没有把戏,而是真正的跑球进攻。

辛辛那提猛虎的防守组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到了陆恪和林奇的传球交接之后,两名线卫和一名防守端锋朝着陆恪飞扑了过去,进行补防;而剩下的四名防守锋线和一名线卫则声势凶猛地冲撞了上来,死死地堵住了林奇的所有跑动路线。

但,把戏进攻残留的余韵依旧存在着。

林奇持球之后,没有盲目地冲撞,而是认真地捕捉到了一下防守错位的情况,然后绕过了进攻锋线和防守锋线,朝着右侧的空隙冲了出去;右侧相对应的角卫和安全卫立刻补防了上来,但速度还是稍稍慢了半拍。

林奇犹如推土机一般,狠狠地超前推进了七码,这才被摁倒在地。

整个进攻与防守的双方气势,硬生生地拉升了一个高度;而此时,旧金山49人稍稍占据了上风。

进攻继续,二档三码。

重新完成列阵之后,陆恪没有立刻弯腰准备开球,而是站直了身体,细细地、细细地打量着整个防守组的阵型,依旧是强力突袭的“4-3”阵型,而且一名线卫还提前了位置,在前半场形成了前五后二的架势,所有的目光都无比尖锐而犀利地瞄准了陆恪。

此时,端区仅仅在二十八码之外的位置,这就是长传可以直接打击到的区域,但辛辛那提猛虎依旧摆出了一副不管不顾、强行施压的阵势,与上一周达拉斯牛仔的战术恰恰相反,他们打定了主意:蛇打七寸,只需要钳制住陆恪,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口袋移动脚步和身体对抗能力是陆恪的短板,通过前两场比赛,并不难发现。不过,在第二周比赛里,陆恪先后两次持球冲跑,展现出了惊人的移动能力,这也必须引起注意。

猛虎队的防守阵型,攻击力强劲;同时,前线堆积了大量兵力,即使没有突袭成功,防跑效果也格外出色。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针对陆恪制定了详实而细致的战术:以快制快、强强对撞,尽可能回避自己传球防守薄弱的缺点。

不过,一次把戏进攻,稍稍打乱了猛虎队的部署。

现在,比赛的考验时刻就到来了:他们到底应该坚持之前的战术,还是应该适当的做出改变。比赛之中瞬息万变,球员必须根据实时情况做出调整,这才是球员实力的真实表现。

基诺-阿特金斯死死地盯住陆恪,注意力高度集中,他甚至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热血沸腾的躁动和昂扬。

陆恪仅仅只是一名新秀四分卫,而且还是落选新秀,更是华裔球员;但面对着如此压力,陆恪依旧展现出了绝佳的风采。

首节上一节182/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