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59节

但,也不是所有亚裔移民都居住在相对应的区域,毕竟,旧金山是整个北美大陆之上,文化最多元也最融洽的一座城市——即使是纽约也比不上。如果他们希望选择其他区域,那么海特-阿什伯里区确实是合理的选择。

仅仅只是一个街区的拜访,布莱恩就开始在脑海里勾勒陆恪的形象。

不是球场之上的十四号四分卫,那个年轻人,穿着球衣戴着头盔,看不到面容,也看不到眼神,似乎仅仅只是球队之中的一个符号,“十四号”、“四分卫”、“落选新秀”,这些标签就是全部了;而是生活之中的陆恪。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父母如何?他成长在什么环境之下?他的性格如何?为人处世是什么风格?比赛作风和私下个性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球场之外,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他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球员?

无数的想法、无数的疑问,在布莱恩的脑海里沸沸扬扬。

如此说来,着实有些荒唐。在竞技体育之中,只有真正的顶尖巨星,人们才会好奇他在球场之外的生活和形象,比如汤姆-布雷迪和他的世界超模妻子吉赛尔-邦辰(Gisele-Bundchen),比如说本-罗斯里斯伯格的性/侵/丑/闻。

至于那些新秀球员,比起场外八卦和个人形象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在球场之上证明自己。没有人关心,这名新秀“是好人还是坏人”;所有人都关心,这名新秀“能不能打好球”。

对于陆恪来说,也是如此。

“十四号”球衣和头盔之下的那个年轻人,球场之外到底是什么模样和形象,没有人会在乎;与其关心这些没有营养的炒作话题,不如讨论一下,第三周的比赛,应该选择艾利克斯-史密斯,还是继续沿用这名落选新秀四分卫。

但,布莱恩却产生了浓厚的好奇。

不仅因为陆恪的崛起之路太过神奇;还因为陆恪的场上表现太过惊艳——不是四分卫评分之类的数字,而是关键时刻的勇者之心。在那一刻,布莱恩真正地忘记了陆恪的“华裔”身份,更多是力挽狂澜的胜利功臣。

打量探望着整条街区,试图寻找目标建筑,不经意间,布莱恩就捕捉到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推开屋子的正门,手里提着两袋垃圾,踩着轻快的步伐,快步走了出来。

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浅蓝色牛仔裤,一双普通的白色帆布鞋,随意地套了一件深蓝色的棒球夹克外套,一头黑色的短发在旧金山的狂风之中略显凌乱,隐约可以勾勒出年轻而朝气的五官轮廓,还有些许稚气未脱的少年气质。

眼前的年轻人,赫然就是陆恪。

没有球场之上大杀四方的强势,没有带领球队绝地逆转的霸气,也没有面对媒体妙语连珠的机智,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正在乖乖地帮忙家里完成家务活,嘴里絮絮叨叨地抱怨着,但该做的都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完。

“小鹿斑比”,这是布莱恩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印象。

在西方人眼中,亚裔面孔总是格外年轻,更为准确一点,根本无法识别年龄的迹象;更何况,陆恪本来就未满二十二岁,刚刚大学毕业,对于在社会之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布莱恩来说,也就是一个青涩的毛头小子。

此时,这种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果有人说,陆恪是一名高中生,布莱恩也会相信的。

但,对于橄榄球来说,这却不是一件好事。亚裔面孔的陌生和怀疑,本来就让人们充满了质疑;而新秀的年轻和生涩,更是没有帮上忙。可以想象,在赢得球迷认可的道路上,陆恪还需要完成很多很多的挑战。

打开车门,布莱恩没有追上去,而是站在街对面,目送着陆恪小跑到了街道底端的拐角处,丢掉了垃圾;而后又目送着陆恪小跑着回来。

“早上好,陆恪。”然后,布莱恩打起了招呼,“今天不是垃圾日?”

在这样的小区里,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垃圾。

一种是固定的垃圾日,一般每周有四次,而且经过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家家户户都将垃圾打包好,放在家门口,垃圾车会过来收走,但如果错过了收垃圾的时间,那么就必须选择另外一种方式了,否则就当做乱丢垃圾处理。

另一种则是亲自提着垃圾,前往附近街区的大型垃圾箱丢弃。这样的垃圾箱,往往几个街区才有一个,路途遥远。所以,在美国,人们经常戏言:开车前往丢垃圾。这不是玩笑,而是真实生活里会发生的。

“明天才是。”陆恪停下了脚步,微笑地说道,“今天家里有客人,所以我母亲正在打扫。”思绪稍稍一转,陆恪轻笑了起来,“你看起来很陌生,在这附近从来没有见过你。我猜,你应该就是今天拜访的客人了吧?”

“布莱恩-威斯特布鲁克,’旧金山纪事报’。”布莱恩快步迎了上前,笑容满面地打起了招呼,“抱歉,希望我的到来,没有打乱你们的日常生活。”

布莱恩表示了一下客套,却听陆恪说道,“没有什么打扰。不过,我父母专门请了一天假;然后提前打扫了卫生,准备了午饭;还有,私底下说,我母亲甚至还化妆了,然后,我父亲专门翻找出了一套正规又不会太隆重的衣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打扰的。”

布莱恩的面部表情不由微微一僵,有些抽搐,这……是玩笑吗?

但,陆恪却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一本正经地带着布莱恩走进了屋子里,“爸,妈,记者过来了。”

布莱恩的心情顿时七上八下起来,忐忑不安地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采访运动员?次数多到数不过来;但拜访亚裔移民的家里?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布莱恩有些后悔了,昨晚应该谷歌一下的,拜访中国人家里时,有什么礼节需要注意的吗?他应该携带礼物吗?看了看自己空空的双手,他也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太失礼了?

胡思乱想之间,一个中年男子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布莱恩似乎得到了心理暗示,不由自主就开始打量起对方的服装打扮:一件浅灰色的竖条纹衬衫搭配海军蓝的西装裤,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确实是礼貌得体。

“欢迎,欢迎。”陆正则面带笑容地迎了上来,自然地打起了招呼,“怎么样,附近停车还顺利吗?这里刚刚好处于上坡的位置,第一次过来,停车总是一个挑战。几乎每周都会出现追尾事故。”

轻松而自然,看起来丝毫没有紧张;而且简单随意的话题,很容易就打开了局面。但布莱恩有些吃不准,难道开场白也是提前准备好的?

紧接着,布莱恩就看到了穿戴着围裙的江攸宁,从厨房里探出身子来,微笑地迎上前,“我是安妮,你应该就是布莱恩了吧?抱歉,我还没有收拾完毕,如此模样着实有些失礼。请给我一点时间,我马上就好。请问,你需要什么饮料吗?”

布莱恩的视线正在打量着江攸宁,但随即就听到耳边传来陆恪的轻笑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忙收回了视线,“水,水就可以了;如果有的话,果汁或者苏打水就再好不过了。”

感受到布莱恩的紧张和慌乱,陆恪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哧哧地笑了起来,“没事,我刚才和布莱恩开了一个小玩笑。他似乎当真了。”

布莱恩猛地抬头,然后就看到陆正则和江攸宁恍然大悟的神情,江攸宁无奈地轻笑着摇了摇头,对着布莱恩说道,“他总是喜欢开玩笑,你不用当真。”

布莱恩看向了陆恪,满头问号:那么,刚才的那番话,全部都是玩笑?

今天第一更,感谢书友“沧枫”的一万打赏,感谢书友“情绪如风”的一万打赏!

第189章.187 谈笑风生

陆恪满脸无辜地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清白。

他以为,布莱恩是资深记者,而且就职于“旧金山纪事报”,即使不是老奸巨猾,至少也应该反应机敏。谁知道,一个简简单单的笑话,布莱恩就摔沟里了。

江攸宁哑然失笑,转身走进了厨房,为客人准备饮料;留在原地的陆正则接过了话头,微笑地说道,“从小,他就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刚刚过来美国时,知道的英语单词就那么几个,他也跑出去和其他孩子聊天。”

嘴里闲聊着,同时陆正则熟练地指引着布莱恩在大厅落座,“那时候我们就说,长大以后,他肯定适合记者或者律师之类的职业。现在,他突然成为职业球员了,我深深地觉得,更衣室应该会无比热闹,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后悔了。今天的采访可以现在就终止吗?在更多的爆料出来之前,我需要维护一下球员的正面形象。”陆恪信手拈来的一句插话,再次让气氛欢乐起来,布莱恩这一回终于反应了过来,不由轻笑出了声。

“陆恪大学的专业是……”短短的两句交谈,布莱恩就捕捉到了新闻点,顺势切入。

“新闻。”陆正则回答到。

布莱恩恍然大悟,以前调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但老实说,职业运动员的大学专业,大多数都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布莱恩看过就忘,根本没有留心,一直到今天。“那么,他选择成为职业球员,你们是否反对过呢?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职业球员可不是一个积极正面的选择。”

毕竟,竞技体育的淘汰率着实太高了。

“当然。我和安妮……哦,抱歉,我的疏忽,我是杰克,安妮是陆恪的母亲。”陆正则此时才想起来,做起了自我介绍。

布莱恩紧接着也完成了自我介绍,随后好奇地询问到,“我更加好奇的是你们的中文名。我注意到了,陆恪没有使用英文名,但你们却使用了。”

“其实陆恪是有英文名的。”陆正则开口说道,然后就看到了陆恪满脸懊恼的表情,这让陆正则呵呵地笑了起来,却丝毫没有给儿子留面子的打算,“刚刚过来美国的时候,为了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们也给他起了英文名,叫做安德鲁。但……”

布莱恩转过头,上上下下打量了陆恪一番,不由自主就笑了起来,连连摇头,“不,他不是安德鲁。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安德鲁的影子。”继续脑补一下,陆恪顶着“安德鲁”的名字,在球场之上大杀四方,那鲜活的画面感,让布莱恩笑得更加欢乐了。

首节上一节159/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