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482节

一步,两步。

仅仅只是两个小碎步的跨步时间,陆恪和高尔就已经分开跑动了,然后基克利的视线就死死地盯紧了陆恪:因为他注意到了布莱克本正在朝着高尔方向冲过去;同时,防守锋线成功地撕破了口袋,克雷格-哈迪已经进入了口袋,正在做出判断,到底应该防守高尔,还是防守陆恪。

答案是:陆恪。

哈迪和基克利双双察觉到了真相,尽管陆恪和高尔的掩护动作非常逼真,但橄榄球仍然在陆恪的怀抱中。

其他球员因为视野受到了阻碍和干扰,没有能够做出判断,纷纷朝着高尔冲了过去;只是,距离最近的哈迪却没有上当,第一时间就朝着陆恪飞扑了过去。

关键时刻,进攻护锋迈克-鲁帕蒂用自己的肩膀撞击了哈迪一下,破坏了哈迪的重心,为陆恪争取到了宝贵的逃脱时间,就是这一步的差距,陆恪就成功地拉开了自己与哈迪之间的距离,朝着左侧横向快速移动。

哈迪摆脱了鲁帕蒂,穷追不舍地冲了过来;同时,基克利也快速横向移动,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陆恪的脚步冲了过来。

基克利注意到了哈迪的脚步,他知道哈迪能够给陆恪施加足够压力,所以,他没有冒然选择上前,而是用视线余光快速扫视了一下自己的身后,对接球球员和防守球员的位置做出判断,寻找着潜在的传球路线。

一个转头一个打量,基克利没有任何停顿地就收回了视线,再次看向了陆恪,然后就立刻察觉到了不妙,因为陆恪没有调整脚步选择传球,而是正在斜线上步,做出了自己持球冲跑的姿态,基克利的脑海画面快速一闪——

正前方十五码之内都已经没有球员了,因为洛根和博尔丁双双朝着深远区域推进突破,对位防守的乔什-诺曼和昆汀-米克尔都已经跟着贴身防守了上去。

该死!

基克利意识到,自己的多思多虑反而影响了判断,没有能够第一时间联手哈迪擒杀陆恪,这已经丢失了太多机会,同时,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能够及时卡住,他立刻就调整了脚步,快速朝着陆恪冲了过去。

但陆恪非常聪明,朝着左侧区域做出了一个四十五度放射线的小斜线跑动,尽可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推进空间,一方面可以甩开哈迪,另一方面也迫使基克利不得不绕道完成防守,整个持球跑动的脚步轻盈灵动,完全没有任何磕磕绊绊,行云流水地就把地面推进的声势爆发了出来。

基克利的视线里死死地盯紧了陆恪,加速,再加速,持续加速,然后,他就看到陆恪突然停下了脚步,原地做出了一个上步推送的动作,橄榄球就直接脱手传送了出去。

脚步停靠的位置是……开球线之前。

该死的!

第1624章.1618 老谋深算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战术的虚实变化之中,陆恪总是能够恰如其分地隐藏自己最真实的战术目的——敢于冒险、敢于出手、敢于挑战,却又不至于忘乎所以地疯狂挖坑把自己埋了。

这一份冷静与睿智,才是陆恪能够立足于职业赛场的核心法宝,如果他自己的大脑都无法保持清醒,判断力出现严重偏差,又或者是按部就班地成为吉姆-哈勃的战术执行机器人,那么他也就无法走到今天了。

面对三档十三码,故技重施?是;也不是。

陆恪清楚地知道,连续假动作掩护已经让对手提高了警惕,但这不是问题,他恰恰能够利用对手的警觉来做文章,尤其是基克利,对于战术的虚虚实实判断势必会留有后手,不可能轻易上当受骗,这也意味着,要么陆恪就放烟雾弹蒙骗对手,真正地做到眼花缭乱——但稍稍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都晃进去了。

要么就是大繁至简,以最简单也最意外的战术来抢占先机,充分利用基克利的疑心,制造一个不存在的陷阱。

答案是:阅读选项进攻。

陆恪决定使用卡姆-牛顿最为擅长的战术技巧来执行这一次三档十三码的进攻;而阅读选项进攻之中被刻意空缺出来的线卫,就是卢克-基克利。既然基克利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那么陆恪就把舞台搭建起来,看看谁的临场反应更加出色,能够抢占先机——在强强碰撞的正面博弈之中,决定这一波进攻的结果。

“攻击!”

陆恪扬声宣布了开球,却没有按照阅读选项进攻的常规做法展开推进,而是当机立断地选择了转身,做出橄榄球交递的假动作,利用高尔的动作来掩护自己真正的进攻意图,但他没有利用太多花招,避免战术被提前识破,反而是让自己陷入困境——

一个快速的原地三百六十度转身,完成假交递的掩护动作,紧接着就恢复了原位,尽可能最快地进入戒备状态。

果然!

转过身之后,陆恪立刻就察觉到了强烈冲击力,盲侧已经可以看到哈迪利用个人能力制造出了突破在即的危机——此时状态蓬爆的哈迪正面对抗鲁帕蒂,占据了绝对上风,即使鲁帕蒂竭尽全力跟上脚步,但力量和节奏还是遭到了蛮力破坏,眼看着就要失去位置,然后哈迪就要形成擒杀的冲击了。

这不是计划。

按照计划,阅读选项进攻需要五名进攻锋线分别卡住自己的位置,为四分卫留下足够的“选项阅读”时间,否则临场应变就跟不上节奏;反过来,这也是防守组撕破阅读选项进攻的方式之一:

第一是线卫利用自己的预判提前完成或跑卫或四分卫的地面跑球,甚至更进一步切入口袋完成擒杀;第二就是防守锋线利用绝对实力在单兵作战过程中提前撕破口袋保护,现在哈迪正在尝试的就是第二种。

危险!

陆恪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紧绷了起来,这也使得他的反应速度提升到了极致,左脚一个拉扯就带动着身体朝着左侧横向移动,从停步到启动的变速转换没有任何生涩,速度瞬间就爆发了出来。

鲁帕蒂拼尽全力用肩膀撞击了哈迪一下,迫使哈迪的脚步踉跄了两步,就是这宝贵的瞬间阻拦为陆恪制造了足够的逃生空间,连续三个交叉换步已经将移动速度稳定了下来,然后视线余光就可以看到穷追不舍的哈迪正在朝着自己飞扑过来,狰狞的面容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力量,硬生生地再次迫近了距离。

“撕拉!”

一阵狂风狠狠撞在了陆恪的头盔和肩膀之上,那种无形压力所带来的巨大挤压感让肌肉越发紧绷起来,视线余光已经可以捕捉到哈迪绷直的指尖和爆发的肱二头肌,那股一往无前的声势正在席卷而至。

奔跑!

再奔跑!

陆恪的双腿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力量,长年累月的训练终于带来了成效,尽管无法再次拉开距离,却也没有让哈迪轻易缩短距离;然后,陆恪就注意到了亦步亦趋横切过来的基克利,对方的五十九号明显学乖了,有着自己的算盘,没有贸贸然的上步,而是稍稍拉开了距离,做好了传球防守的准备。

基克利就如此自信识破了陆恪的战术?一边是相信哈迪能够追上陆恪,一边则是坚信陆恪还是选择传球防守——三档十三码,仅仅依靠跑球着实难以完成转换,他必须将更多经历放在短传和中传的防守之上。

严格来说,基克利的判断是正确的,陆恪也的确是这样考量的。

但陆恪也意识到了他们进攻战术的选项太少了,三档十三码的困局让他们没有太多选择,这也是他采用阅读选项进攻盯紧基克利的原因:如果选项不够多,那么就制造选项,即使泰德-吉恩没有在场,陆恪也同样有办法制造出对位优势来。

捕捉到了基克利的移动趋势,陆恪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选择,持球朝着左侧斜前方四十五度角的方向快速前冲,脚步和速度都明显提升了起来,真正地开始全力持球冲跑——脚步移动不再是匀速稳定的传球观察状态,而是把握机会全力前冲的状态,整个冲势就虎虎生威地如同好圆锥般朝前钻了开来。

本来,哈迪已经开始缩短距离,指尖几乎已经可以触碰到陆恪了,但千钧一发之际,陆恪的速度再次提升起来,反而是哈迪有些力竭,两个人的距离就再次拉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大到了一个手掌的空间,哈迪不得不二次加速,但速度和节奏都稍稍有些紊乱,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到手的机会。

“惊险!”

“上帝,就差一点点!哈迪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形成撞击了,但关键时刻陆恪居然及时提升速度甩开了哈迪,哇哦、这一次口袋脚步真的太精彩了!陆恪的持球移动能力已经可以看到阿隆-罗杰斯的风采!哈迪轻敌了,哈迪没有能够一鼓作气完成撞击或者擒杀,现在陆恪已经重新拥有了推进空间!”

基克利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危机,绕过脚步朝着陆恪冲了过来,然后他与哈迪就形成了前后夹击的姿态,同时,陆恪的脚步还朝着边线方向持续推进——他们能够直接把陆恪逼迫出界,那么效果也是一样的。

陆恪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敏锐地捕捉到了哈迪和基克利的夹击,视线快速朝着前方的开球线位置瞥了一眼,脚步瞬间紧急刹车停靠下来,以一个前冲上步的动作完成了脚步调整蓄力,右手手臂拉起了一个圆弧,但此时因为时间太紧迫,他已经没有足够时间拉起满月圆弓了,只是勉强拉了一个并不饱满的半月,借助身体上步的力量,腰部快速一扭,所有爆发力就短促而激烈地在手臂处炸裂开来。

挥臂!蓄力!传球!

橄榄球传送出去之前的瞬间,利用手腕力量强力带动拉扯,一股柔软坚韧的力量将橄榄球推送了出去,完全依靠手腕拉出了一道惊心动魄的彩虹弧线,尽可能充分利用物理的抛物线原理来对抗地心引力。

短促、高频、简洁,却妙不可言。

在慌乱之中,陆恪已经竭尽全力了,但他还是坚持把整个传球动作完整地完成;下一秒,哈迪的冲撞就已经刹不住车的横向呼啸而至,陆恪就如同沙包一般被狠狠地正面撞了过来,没有能够卸力,然后两个人就仿佛脱轨列车一般朝着旧金山49人的休息区冲了过去。

陆恪甚至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传球弧线了。

首节上一节1482/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