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332节

“斑比,四档强攻。”

耳机里传来了哈勃的声音,在旧金山49人进攻组下场之前,那孤注一掷的话语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四档七码?对方半场十九码线?居然选择四档强攻,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但陆恪可以理解哈勃的意图,其实进攻组现在的状态和节奏都是正确的,否则他们也无法一鼓作气地来到现有位置了;而且,进攻组连续数次战术布局的烟雾弹,对面防守组都没有能够正确的解读出来,包括了这次三振出局的所有战术。

换而言之,现在就是打破僵局的最好时机,一旦错过了,场面局势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哈勃还是想要放手一搏——面对眼前这支防守组,这才是唯一出路。

陆恪没有犹豫也没有询问,而是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快速把心神稳定下来,侧耳倾听着哈勃的战术布置;同时招了招手,把正准备离开球场的队友们全部留了下来。

“四档强攻?”

“旧金山49人进攻组居然选择了四档强攻?啊……这是一次明智的战术选择吗?显然还是有待商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哈勃的勇气和魄力,他还是选择了相信陆恪,他还是选择了相信这支进攻组能够改变局面;当然,即使不行,现在下半场比赛才刚刚开始,旧金山49人依旧还有调整的时间和机会。”

“但问题是,现在他们必须面对四档七码的局面,西雅图海鹰防守组可绝对不会手软。困难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中立球迷来说,精彩时刻就要来临了。”

战术布置完毕,快速列阵完毕。

陆恪细细地观察着防守组的站位,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现在也拥有诸多变化——在小小的框架之中具备了无限变化的可能,还有个人能力的爆发随时都可以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这为他的防守阅读制造了诸多麻烦。

端区前沿十九码?四档长码数?西雅图海鹰到底会如何选择战术?陆恪脑海里的比赛录像画面碎片开始快速涌动着,视线就一点一点沉淀了下来。

“攻击!”

陆恪当机立断地宣布了开球,双手持球之后,脚步就快速后撤,没有任何迟疑地把自己的站位持续拖后,五码、七码、九码,手枪阵型瞬间就变成了散弹枪阵型——高尔也从右侧的槽位蹿了出去,整个口袋里就只剩下陆恪一个人了。

按照陆恪的预判,西雅图海鹰很有可能把整个防守阵型拉开——防守前线更加压上,防守二线更加拖后,把短传区域完全预留出来,然后通过防守前线破坏陆恪的传球节奏,进而用防守二线把所有传球路线掐断,这也是西雅图海鹰本赛季关键防守档数最为擅长最为成熟的战术组合,几乎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为了闪避防守前线的压迫,陆恪才连续选择后撤。

那么,陆恪的判断是否正确呢?

第1445章.1439 钢索狂舞

本赛季西雅图海鹰防守组能够横扫联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轰爆军团吗?

诚然,轰爆军团的强大威力让四分卫的传球进攻遭遇了严重打击,但轰爆军团也不是万能全能的,他们也需要自己的队友支持,否则身为二线防守的他们也浑身是劲却使不出来;真正让整个防守组完成了本质蜕变的还是在于防守前线的变奏能力——

为什么防守组的队长往往是线卫?又或者说,为什么防守组线卫在进攻组对位的是四分卫?就是因为线卫能够发起整个防守战术的变化。西雅图海鹰的防守前线具备了在施压与冲传之间随意转换的能力,与进攻组的正面对峙之中往往能够率先打破四分卫的节奏掌控,继而为自己的轰爆军团赢得更多防守空间。

简单来说,防守前线可以选择强力施压,也可以选择伺机突袭,两方面都具备了联盟顶尖实力水准,随时能够打乱四分卫的战术布局节奏,进而为西雅图海鹰整个防守组的强硬奠定基础。

单纯从数据来看,擒杀四分卫的次数或者是抄截、制造掉球等球权转换的次数,防守前线远远没有轰爆军团来得耀眼,但他们却如同节拍器一般,掌控着防守组战术布局的核心枢纽。

即使是陆恪也不例外,通过防守阅读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这也极大程度地削弱了他通过提前判断以及提前布局来赢得优势的掌控力——仅仅靠“猜”来完成比赛,这是行不通的,结局必然是一败涂地,他必须以比赛录像的学习为基础,通过防守阅读来掌控局面。

进入关键时刻的对决,根据陆恪的理解和判断,西雅图海鹰防守组将会刻意拉开阵型,把短传区域开放——

如果是上赛季的那支海鹰队,那么短传区域就是一个陷阱;但本赛季升级之后的海鹰队,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拥有强大自信,则不需要制作陷阱,拉开阵型是为了把整个防守的强度集中起来,破坏四分卫的进攻战术布局。

于是,开球之后,陆恪就快速选择了后撤步,以先发制人的姿态把脚步站位与两条锋线的对峙拉开距离。

“攻击!”

伴随着声音,陆恪在持续后撤步之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西雅图海鹰防守组再次出现了小小的变动,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果然把整个防守阵型拉开了!这意味着……判断正确!

四名防守锋线之中的三名球员齐齐选择了上步冲传——不仅仅是对峙施压而已,而是以三名球员来完成冲传突袭,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防守战术选择,因为三人冲传面对五名进攻锋线往往无法占到任何便宜,对于其他球队来说,这就等于放弃了前线对峙,把所有防守力量都集中在后场;但西雅图海鹰不是“其他球队”,强大的个人能力再次成为了改变战局的关键。

正中央的防守截锋布兰登-梅柏恩(Brandon-Mebane)跨步上前,正面迎上了乔纳森-古德温的冲撞,两个人就形成了对峙。

两侧的防守端锋瑞德-布莱恩特(Red-Bryant)和克里斯-克莱门斯则齐齐朝着自己的外侧轻撇了出去,试图绕过进攻锋线两端的进攻截锋,从外侧形成突破,他们的位置完全避开了两名内侧进攻护锋的协助和卡位,瞬间就让迈克-鲁帕蒂和安东尼-戴维斯形成了空档,而乔-斯坦利和艾利克斯-布恩则必须后撤步形成拦截。

因为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的绕道突袭完全诠释了“突然”的奥义,斯坦利和布恩都不得不连连后撤步才能够卡住位置,但先天优势就已经丢掉了,没有能够完全站住脚跟,对峙的卡位正在节节败退之中。

而鲁帕蒂和安东尼则被彻底放空。

这就是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的意图,利用个人能力形成单挑对抗,“三对三”;然后通过错位的战术布局,把鲁帕蒂和安东尼架空。此时,鲁帕蒂和安东尼没有办法越过自己的队友协助防守外侧绕道的两名防守端锋,只能够协助古德温防守内侧的防守截锋梅柏恩。

资源浪费!

这就是真正的资源浪费!同时,防守组以三人冲传却制造出了巨大的威胁——因为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的冲传正在逐渐蚕食优势,一步!再一步!一次!再一次!不知不觉中,两名防守端锋就要形成突破,进而完成擒杀了。

同时,另外一名防守截锋托尼-麦克丹尼尔(Tony-McDaniel)则连续后撤步,加入了线卫群的行列,在后撤之中盯防着跑卫高尔的行踪,并且快速加入了轰爆军团的行列,把所有传球防守的线路全部掐断。

如此一来,虽然短传区域是空档,但陆恪却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朝着短传区域传球。一来,三名防守前线正在制造连连险情;二来,八名防守球员负责盯防四名接球球员——如果再加上落后一拍上前的高尔那也只是五名接球球员,其中还包括了轰爆军团的强大防线,这也意味着传球线路越来越狭窄渺茫。

如此防守阵型是不是有些耳熟?

仅仅在本场比赛中,西雅图海鹰就已经第三次使用了。但在此之前,旧金山49人的进攻起始位置都比较靠后,这也意味着防守组需要覆盖的面积更大,这也使得陆恪成功破局了一次;但现在进攻起始位置在二十二码线之上,这也使得端区以及端区前沿的区域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身着白色球衣的客队球员,密集恐惧症患者恐怕就无法坚持下去了。

那么,陆恪应该怎么办呢?

后撤步!

这是陆恪的第一个应对方案。提前预判之后,陆恪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后撤步,轻轻松松地拉开了整个口袋空间,然后球场之上就出现了奇特的一幕——

三名进攻锋线球员联手阻挡着一名防守锋线球员;而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两名防守球员则双双推着自己对峙的进攻截锋球员连连前冲,斯坦利和布恩正在节节败退,然后……前者的四人团体就和后者的四人团体形成了一个断档:布莱恩特推着斯坦利、克莱门斯推着布恩,他们已经切入了口袋之中,三码!五码!七码!正在步步紧逼地朝着陆恪推进,而另外四个人都已经被遗留在了遥远的开球线附近。

防守组通过战术变动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冲传效果,完完全全深入口袋之中,为四分卫的传球制造出了无穷压力。

但陆恪却通过提前预判和提前移动成功制造出了足够的空间,脚步已经提前拉开了距离,这让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的如意算盘没有能够直接奏效,至少给陆恪留下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依旧没有放弃,因为他们都坚信着,轰爆军团坚守的防守二线绝对不会留下太多空间,这也意味着,陆恪依旧没有传球路线,陆恪依旧在口袋之中移动,他们只需要持续施压,就能够完成防守任务!

推进!再推进!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都咬紧牙关地持续前冲。

布恩及时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尽管防守卡位已经要丢掉位置了,但他还是死死地咬住牙关阻止了克莱门斯。

斯坦利的身体过于笨重,重心在最开始被撞击混乱之后,他就没有能够调整回来,如同摇摇欲坠的坦克般节节败退,现在完全是依靠着自己的体重优势如同拦路虎一般,死皮赖脸地卡住了自己的位置;但布莱恩特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了。

陆恪的脚步持续在口袋之中移动,视线余光注视着两名防守锋线的前冲,但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了传球路线之上,只要能够把橄榄球传送出去,眼前的危机局面就能够迎刃而解。可是……没有空档!

首节上一节1332/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