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130节

左翼是乔恩、博尔丁和马库斯。

右翼则是吉恩和洛根。

两侧球员的各自站位都稍稍拉开了空间,彼此之间都间隔了约莫三码到四码左右,这使得他们的跑动路线具备了更多的开拓空间,充满了无限可能,这也是旧金山49人过去两个赛季西海岸进攻战术体系的最大亮点。

开球之后,吉恩和洛根轻车熟路地跑出了一深一浅的路线,两个人的脚步持续快速前冲了五码左右,简单地完成了一个交叉换位,而后就朝着各自的路线扯动,渐渐把彼此的距离拉开——

洛根朝着内侧横切,留在了短传区域;吉恩则朝着外侧轻撇前冲,快速冲过了中传区域。

同时,乔恩、博尔丁和马库斯则跑出了不同的路线,马库斯以跑卫最经典的槽位内切路线进入了短传区域,与洛根一前一后地错开彼此的横向扯动路线,而乔恩和博尔丁则一左一右地双双朝着深远区域冲刺。

按照跑动路线的预定方案,洛根和马库斯应该在短传区域,乔恩和博尔丁应该在中传区域,而吉恩则应该在长传区域。

现在口袋被意外撕破,陆恪被迫转移到了左翼区域,这也意味着他只能寻找短传区域的洛根或者中传区域的乔恩和博尔丁——因为所有球员全部都囤积在了自己朝着右侧的观察路线上,他没有办法判断吉恩或者马库斯的位置。

但陆恪才刚刚凭借着自己的脚步撕扯出了空间,赢得了短暂的传球空档,紧接着却发现没有传球路线!

准确来说,洛根依旧在传球路线上,他的身后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一名防守球员,约莫三码之外还有另外一名防守球员;但乔恩和博尔丁的跑动路线却出现了严重失误,两个人的跑动路线完全重叠在了彼此的位置上——

乔恩站在靠近陆恪的前方位置,完全遮挡住了博尔丁的站位,而乔恩的左右两侧各自站着一名防守球员,掐断了乔恩变换路线的可能;位于后方的博尔丁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路线出现错误了,来来回回地移动着,找不到一个清晰思路。

其实,此时乔恩和博尔丁的跑动路线都已经在十五码之外了,如果他们可以错开彼此的跑动路线,那么就将成为最好的传球目标。

当机立断,陆恪抬起右手,出手瞬间就将中传调整为短传,只能无奈放弃乔恩或者博尔丁的冒险路线了,寻找到了短传区域的洛根。

洛根以自己的身体撞开了贴身防守的角卫山姆-谢尔德斯,一个紧急刹车,抬起双手就在胸口位置顺利完成了接球,但还没有来得及转身,两名防守球员就紧接着形成了包围圈,将洛根牢牢地摁倒在地。

这是一记七码短传。

陆恪停下脚步,站在原地,轻轻抿了抿唇瓣。他利用自己的脚步撕扯出了空档,如果乔恩和博尔丁的跑动路线没有出错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可以制造出首攻;尤其是博尔丁,他的站位稍稍靠后两步,对位防守的只剩下一名安全卫,如果可以机敏摆脱的话,那就是剑指端区的传球了。

可惜。

但陆恪的心态很快就平复了下来,这仅仅只是新赛季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对于战术手册的理解以及对于跑动路线的理解,他们还是需要继续磨合,不能操之过急。

事实上,从刚刚三档进攻的推进来看,绿湾包装工的二线防守也明显没有能够契合到正确节奏上,缺少了明星安全卫查尔斯-伍德森的串联,无论是区域防守还是对位防守,衔接都出现了不少空档;线卫和角卫在短传区域的覆盖位置也可以看到缝隙,双方在防守位置的转换过程中,还是不够流畅。

反而是硬桥硬马的锋线对抗还能够寻找到更多优势。

这也意味着,短传区域往往能够撕开更多空档,趁着对方立足未稳之际,将整个推进速度和力量都提升起来。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乔恩-鲍德温和安匡-博尔丁两名球员的路线跑动屡屡出现错误,可以明显察觉到,他们对于旧金山49人眼花缭乱的立体进攻体系还是不太适应。

无论是在堪萨斯酋长接艾利克斯-史密斯传球的乔恩,还是在巴尔的摩乌鸦接乔-弗拉科传球的博尔丁,他们都还是没有能够完全熟悉战术手册,跑动路线经常南辕北辙,甚至重叠在其他接球球员的跑动路线上,这使得陆恪的战术布局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想象一下,陆恪已经提前布置好了,乔恩应该出现在左翼外侧靠近边线的位置,前冲十码到十三码左右,结果乔恩却出现在了中央地带,与洛根的跑动位置重叠,然后将防守球员全部牵引在了一起,甚至还连累洛根的接球空间也被挤掉了,那么陆恪还应该怎么传球呢?

这就是橄榄球比赛的特殊性:战术手册的重要性不可取代。

其他运动项目,战术执行是一个大概框架,临场随机应变的空间更大,足球或者篮球甚至依靠单打独斗也可以将比赛延续下去;但橄榄球却不行。

橄榄球的每一档攻防都需要重新布置战术,千变万化的战术充满了无数可能,却必须在开球之前完全布局,这也意味着容错空间更小,必须严格执行战术手册的框架,在框架范围之内进行临场应变。

如果场上球员根本不知道这一档进攻的战术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就可能打乱计划;如果四分卫不知道战术手册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比赛就基本无法进行下去了。

现在的乔恩和博尔丁就是如此。

彼此跑动路线重叠,又或者是干扰队友跑动路线,这都是非常非常低级的菜鸟失误,只有新秀球员或者二年级球员才可能出现的低级失误,这对于教练组的战术布局和四分卫的临场变化都是严重的干扰。

乔恩和博尔丁似乎根本就没有记清楚战术暗号,陆恪说是左侧,他们就可能出现在右侧;陆恪说是长传,他们却可能在短传。两个人的多次路线跑动频频出现误差,彻底打乱陆恪的布局,迫使陆恪只能使用第二乃至第三备选方案。

进攻推进效率受到了严重拖累!

如果陆恪还能够找到吉恩或者洛根完成传球,这就算是幸运了;更糟糕的是,因为跑动路线被彻底打乱,陆恪根本寻找不到传球目标,导致迟迟不能出手,直接结果就是:一次被擒杀,三次朝着边线出界方向传球,避免被擒杀损失码数。

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局面下,陆恪依旧不依不挠地推进到了对方半场三十码线之上,这才被三振出局。

第1226章.1220 磨合危机

“又是跑动路线重合,导致了传球未完成,这已经是开场以来的第三次了。这样的低级菜鸟失误对于任何一名外接手来说都是不应该的。”

“可以明显感觉到,休赛期加盟旧金山的外接手们还是没有能够适应球队的西海岸进攻体系,变化多端的跑动路线和无法预测的传球目标,这是旧金山过去两个赛季的最大优势,得益于陆恪的强大控制能力和布局能力,旧金山的进攻组往往能够在开球之前就抢得先机。”

“但是,现在外接手成为了球队最为薄弱的一环,如果外接手不能按照陆恪的要求跑到位置,那么即使陆恪的传球再精准、战术再出色、阅读再准确,他也没有办法完成传球。战术手册!战术手册!战术手册!这是每一位橄榄球球员都必须通过的重要关卡!现在乔恩-鲍德温和安匡-博尔丁却正在面临困局。”

“季前赛期间就已经可以察觉到的隐患,现在进入常规赛之后被进一步放大了。陆恪的布局智慧和应变能力必须建立在整个进攻组对战术手册的通透了解上,否则,他的战术意图没有办法准确执行,那也就只是一张白纸,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不过,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

“陆恪仅仅依靠着洛根-纽曼和泰德-吉恩两个接球点,辅佐以马库斯-林奇和弗兰克-高尔的地面推进,就一路跌跌撞撞地来到了对方半场的三十码线之上,为主场作战的旧金山49人赢得了一记四十七码的任意球机会!”

“这就可以看出陆恪的成熟与进步了。对于比赛战机和局势变化的把握,这依旧是陆恪遥遥领先于大部分四分卫的强势项目,接下来就两名外接手能否快速融入战术体系了,否则,他们很快就会丢掉自己在旧金山队伍中的首发位置。”

……

陆恪一路小跑地离开了球场,与大卫-阿肯斯击掌交接,然后就目送着特勤组上场。

这是陆恪职业生涯的第三个正式NFL赛季,赛季揭幕战总是充满了无数困难和意外,尤其是今年作为卫冕冠军登场,更是众矢之的,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做好更多困难准备;但老实说,陆恪没有想过居然是战术手册的问题。

整个休赛期,陆恪与进攻组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展开战术会议,不仅仅是进攻锋线,外接手和近端锋的战术会议也正式提上了议程,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战术手册的理解程度和执行水平对于球队的重要性。

乔恩和博尔丁确实有些认生,但他们没有完全不合群,还是出席了大部分战术会议;他们的首发位置也是队内竞争之后的结果——哈勃没有选择双近端锋战术,而是选择了三外接手战术,就是如此原因。

但训练终究只是训练,比赛却是比赛,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乔恩和博尔丁对于战术手册的理解不够扎实也不够到位,瞬间就凸显出短板来了,这才仅仅只是旧金山49人整个赛季的第一波进攻而已——

这也意味着,陆恪变化多端的进攻手段还没有完全使出来,他们就已经跟不上脚步了,那未来应该怎么办?

现在比赛正在进行中,陆恪也不能把两名外接手单独抓到旁边,临时抱佛脚,且不说时间是否来得及,置身于主场的紧张气氛中,对方能够吸收多少也是一个未知数,可能还会弄巧成拙。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重新回到场边,陆恪只能是稍安勿躁,重新梳理刚刚这一波进攻的对峙交锋。

外接手教练约翰-莫顿却朝着主教练吉姆-哈勃的方向投去了一个视线,第一时间就把外接手们全部都召集在了一起:战术手册执行失误,而且还是低级失误,这对于整个进攻流畅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们必须警惕起来。

……

首节上一节1130/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