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10节

接下来,如果49人的球员可以第一时间抢到球,那么他们就将保留球权,然后从掉球的位置继续进攻;而如果海鹰队的球员第一时间抢到球,那么球权就将完成转换,也是从掉球的位置开始进攻。

可是,如果进攻组的球员都没有能够接到球,又或者是接球球员还没有完成控制,橄榄球就犹如烫手山芋一般直接砸到了地上,这则被视为传球未完成。球权不会完成转换。换而言之,传球完成之后,防守球员制造了掉球,那么此时球权就将开放竞争。

刚才,迪克森在持球跑动过程中,形成了掉球,海鹰队在49人一侧四十六码线上拿到了球权。

旧金山49人好不容易推进到了将近半场的位置,一个球权转换,之前的所有努力就白费了;而且西雅图海鹰的进攻起始位置就推过了半场,仅仅只需要再往前推进一些,就进入任意球范围,更进一步的话,达阵也是有可能的。

陆恪也是一阵窝火,却无可奈何。

幸运的是,随后上场的西雅图海鹰进攻组,依旧没有能够打起精神来。马肖恩的三次冲球,带领着球队取得了一次首攻,但也仅此而已,随后的两次跑球仅仅推进了三码,伴随着特拉维斯的短传推进三码,西雅图海鹰的进攻也就戛然而止了。

最后,他们派上了特勤组,进行任意球射门。这是一次四十五码的射门,海鹰队的踢球手史蒂文-豪施卡(Steven-Hauschka)顺利地将球踢进,为海鹰队收获了三分,于是比分迫近到了“10:14”。

一次掉球,没有损失更多分数,这对旧金山49人来说,是好事。但接下来的进攻,依旧是一场灾难。

在球队进攻之中,传球和跑球的平衡,这是至关重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进攻方式,不仅仅可以丰富进攻战术,而且可以打乱对手的防守节奏。全部都是传球,又或者全部都是跑球,这只会让对手更加容易完成防守。

西雅图海鹰的进攻屡屡陷入僵局,就是因为如此——马肖恩-林奇,马肖恩-林奇,马肖恩-林奇。旧金山49人识破套路之后,防守就变得相对简单起来。

虽然今天陆恪的传球状态似乎不错,但传跑平衡也是陆恪能够持续完成传球的重要原因。所以,旧金山49人接下来的进攻,战术组合变得更加繁琐多样起来,跑球和传球的搭配组合,这使得对手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问题就在于,今天球队头号跑卫安东尼-迪克森明显不在状态,无法完成推进,无法寻觅空档,也无法爆发能量,十次持球跑动,却仅仅推进了十六码,根本无法打开局面。

更糟糕的是,跑球被限制住了之后,推进重担集中在了陆恪的身上,但西雅图海鹰掌握了跑球防守的节奏之后,分担出更多精力防守传球,这也进一步压缩了陆恪的传球空间。

于是,旧金山49人的进攻也是举步维艰。开场两次进攻之中的行云流水完全消失不见,整个进攻战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甚至无法推过半场,表现堪称一场灾难。

“正如我刚才所说,这名新秀四分卫终究还是能力不足,但传球无法牵制之后,他不具备依靠自己能力打开局面的能力。”

“十四号这名新秀四分卫的短板暴露无遗,缺少身体对抗的能力,也缺少跑动的能力,海鹰队选择强力突袭,一旦进攻锋线稍稍疏忽,他就将陷入绝对被动。”

“在刚才的几档进攻之中,他遭遇了一次擒杀,一次撞击,还有三次仓促出手。旧金山49人的整个进攻完全支离破碎,甚至无法推过半场。”

“经验的不足,暴露出来这名一年生的短板,开场时的冷静已经彻底消失。现在49人的问题在于,跑球打不开局面,连带传球路线被锁死。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一名强力四分卫站出来,成为球队英雄。但显然,十四号不是49人的救世主。”

“现在比赛进入了僵持阶段,两支球队的四分卫都有严重的短板。现在看来,跑卫将会成为决定比赛的关键。那么,海鹰队取胜的几率正在增加。”

……

解说席之上的评论员们纷纷开始发表意见,开场时的慌乱和错愕现在都已经消失不见:这样的十四号,这样的49人进攻组,这才符合他们的预测和期待。华裔新秀四分卫,终究还是难堪大任。

比赛,重新回到了他们熟悉的轨道之上,他们再次变得游刃有余起来;但对于球员和教练员们来说,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上半场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两支球队的进攻组都没有能够继续得分,比分暂时定格在了“14:10”之上,旧金山49人依旧领先。

中场休息,两支球队都回到了更衣室。

旧金山49人的更衣室里,气氛有些压抑,不仅没有比分领先的喜悦,相反还隐隐有些烦躁。整个人空间里,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出声,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们都察觉到了球队的进攻和防守出现了问题,可是置身其中,却窥探不到事情的全貌,所以他们也不知道问题所在,这种无助和无知的困顿,沉甸甸地拥堵在胸口,吐不出来,却也吞不下去。

吉姆-哈勃站在更衣室之外,没有立刻进去,整个人显得有些暴躁和焦虑。

虽然现在场上比分,旧金山49人暂时领先,可是“14:10”的比分,远远不足以让球队赢得今晚比赛的胜利,也远远不足以击败皮特-卡罗尔那只老狐狸。

两个对手在大学赛场里缠斗了三年,吉姆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皮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家伙,一点点疏忽,他可能就会像鬣狗一样咬着不放。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却必须重视敌人,吉姆绝对不会掉以轻心。

现在,旧金山49人的整个进攻体系出了问题。但,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为什么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进攻之中,球队行云流水地完成了达阵;可是,接下来的比赛却跌跌撞撞,难以为继呢?整个上半场的比赛时间里,除了前两次进攻之外,其他时候进攻组的表现就是一场灾难。

正如解说员们所说,如果下半场,49人无法做出有效的调整,海鹰队增加防守的强度,双方气势的此消彼长之下,优势和劣势很快就会完成转换。“14:10”,仅仅相差四分而已,一次达阵就可以轻松扭转比赛的胜负。

旧金山49人现在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必须敲响警钟!

今天第十三更,为春道盟主的第二加更。

第135章.134 气氛沉闷

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出现了问题,但重点在于,出现了什么问题?

进攻锋线?五名球员的配合还在磨合阶段,难免出一些纰漏,上半场四分卫面临的压力确实有些大,但整体而言,这条锋线足够年轻、足够专注、足够有冲击力,口袋保护远远没有到糟糕透顶的水准。

接球球员?三名外接手和一名近端锋,这样的配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泰德-吉恩的跑动路线没有撕破力,几乎没有表现机会;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和凯尔-威廉姆斯的状态还是不太稳定,时好时坏,至少有两次志在必得的接球,他们都错过了;而洛根-纽曼则出乎意料地表现神勇,尤其是与四分卫的默契,成为49人摧城拔寨的重要法宝。

跑卫?安东尼-迪克森的状态确实表现平平,进攻锋线保护稳妥的情况下,他却无法形成突破和推进,每一档进攻都仅仅跑出一码、两码,这让球队的进攻迟迟无法打开局面。甚至还出现了一次掉球,导致了球权转换。

还是四分卫?前两次进攻之中,陆恪的判断敏锐、传球精准、处变不惊,仅仅七档进攻就带来了两次达阵,绝对堪称上半场49人取得领先的最大功臣。

那么,同样的配置,同样的球员,为什么整个进攻就陷入了泥沼呢?仅仅只是因为跑卫的状态不好?还是因为四分卫的能力没有能够适应比赛节奏?连续两节比赛的高强度对抗,导致四分卫的竞争力直线下滑?

陆恪的身体素质,确确实实让人担忧不已。

整个上半场比赛,信息量太过庞大,吉姆需要一点点冷静的时间,理清思路。

此时,鲍比-恩格拉姆的身影在球员通道出现了,脚步在吉姆面前停了下来,将手中的报告递了过去,没有多说什么,转身走进了更衣室里。

在比赛过程中,球队经理特伦特-巴尔克带领着一个团队,在球场上方的贵宾室观看比赛,同时分析己方和敌方的战术,以及场上形势的变化。

一方面,他们会即时与教练组沟通,对球队的战术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上半场结束时,他们会提供一份球员数据以及战术报告,提供教练参考,进而重新调整下半场的战术。

鲍比递给吉姆的,就是这份报告。

快速翻阅了一下报告,吉姆的眉头就不由紧皱了起来,视线落在了几组重要数据之上,陷入了沉思。

……

与此同时,更衣室之中气氛也微微有些压抑,大家都可以感觉到球队现在的运转不顺利,但他们置身其中,只能管中窥豹,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不语、面面相觑。

鸦雀无声之中,只能听到粗粝急躁的喘息声,空气渐渐就变得紧绷起来。

陆恪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队友们,他知道,此时必须有一名领袖站出来,鼓舞士气,再次让更衣室变得热闹起来。

一般来说,这份工作由四分卫来完成是最合适的,但问题在于,陆恪是一年生新秀,根本没有这样的资格,帕雷斯-哈勒尔森才是应该站出来的那个人,不过今天表现糟糕的帕雷斯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又怎么可能帮助队友呢?

首节上一节110/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