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030节

洛根可以感受到肌肉之中源源不断激荡起来的澎湃力量,提前布局的脚步和转向成功地晃到了刘易斯,而后眼前就呈现出了一片十码左右的推进空间:

右侧斜后方,角卫科里-格拉汉姆快速朝着自己横向冲刺过来,但因为科里临时改变方向,洛根的速度已经完全加速,所以科里反而是落在了洛根的身后。

左侧斜前方,安全卫艾德-瑞德直接放弃了莫斯,从十码开外的方向斜线朝着洛根冲刺,直接就卡在了洛根前行的道路之上。

右侧斜前方,安全卫伯纳德-波拉德从后场快速前冲过来,执行补防,与瑞德形成了一个倒“V”字型朝着洛根冲撞过去。

瞬间洛根就陷入了三方面包围圈之中,但他没有丝毫紧张,反而还越发亢奋起来!

屏住呼吸,洛根先是朝着左侧横向移动了一步,闪开了波拉德和科里的包夹,然后在瑞恩即将完成擒抱之前,由朝着右侧斜前方沉肩冲撞上去,狠狠地将波拉德撞击了过去,双腿如同踩单车一般持续不断地用力蹬地。

“蹬蹬蹬!”

在三名球员的擒抱之下,洛根凭借着瞬间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硬生生地再次往前推动了三码到四码左右,科里差一点就要错失擒抱,但还好瑞德保持了注意力的绝对集中,以撞墙的方式让洛根的脚步停靠了下来。

“精彩绝伦!真是精彩绝伦!”

“十四号到八十八号的传球再次出现了!”

“洛根-纽曼以精妙的脚步晃开了雷-刘易斯的卡位,为自己赢得了接球空间;而陆恪立刻就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传球空档,以一记六码短传找到了纽曼!这位今年联盟达阵数量最多的近端锋将自己的力量和速度完全爆发出来,在三名球员的包围之下,持续推进了足足十五码!”

“这是一次二十一码的推进!”

“旧金山49人的进攻声势终于展现出来了!哇哦,这一次有意识的延迟出手,敏锐地抓住了中传区域的空档,战术布局着实太巧妙了!轻盈而灵动!这才是我们所熟悉的旧金山49人!”

……

不过是一次传球成功而已,这只是进攻组重新回到轨道的第一步,陆恪丝毫没有大惊小怪,招呼着进攻组队友们快速上前完成列阵。

接下来两档进攻,陆恪敏锐地捕捉到了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的站位稍稍散开了一些,于是他就对症下药,指挥着进攻锋线有意识地形成对位,然后在开球之后将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开,为跑卫赢得了持续推进的空间。

重点是,雷-刘易斯连续两次都尝试冲传,主动上步试图擒杀四分卫,但脚步才刚刚越过开球线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持球推进的跑卫,而他的重心却已经来不及完成调整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跑卫从自己身边穿行而过。

战术预判和提前布局的偏差产生了如此理所当然的效果。对于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来说,确实不太容易。

马库斯冲了一次九码;高尔冲了一次八码。

连续两次地面进攻都非常高效,转眼就将旧金山49人带到了对方半场的四十一码线之上。

再次面对一档十码的时候,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依旧没有改变阵型,但站位和重心就明显中庸了许多——至少不敢第一时间就执行冲传,避免再次踏入陷阱之中,而是保持了机动性,试图混淆陆恪的预判。

这一回,不为所动的一方轮到陆恪了,他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防守组的重心变化,再次罗列出今天开场第一档进攻时的阵型——当然,这一次弗农注意了自己的站位,避免了非法列阵,脚步稍稍后退了一码。

而后陆恪就快速宣布开球,快速后撤步!

第1125章.1119 前车之鉴

“攻击!”

几乎是在陆恪宣布开球的同时,他的视线余光就注意到了一个变化——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终于率先求变了。

安全卫伯纳德-波拉德开始上步。

本来,波拉德站在了角卫和线卫身后五码左右的位置,距离开球线也就是十码左右,但伴随着陆恪阅读防守的视线离开之后,波拉德就开始不动声色地上步——

先是介入了角卫和线卫之间的空档,站位保持平行;而后当陆恪弯腰准备开球的时候,再次上前,与防守锋线保持平行;随后陆恪宣布开球的瞬间,脚步没有任何停顿地就绕过了进攻锋线和防守锋线纠缠的区域,一马当先地冲入口袋。

一般来说,冲传四分卫是防守前线的职责,也就是防守锋线和线卫;但偶尔特殊情况下,角卫或者安全卫出其不意的上步,打破人数对峙平衡,执行突袭战术,往往也能够收获奇效。

不过如此战术不能频繁使用,因为角卫和安全卫对于二线防守的覆盖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传球防守中绝对是“一个都不能少”。缺少任何一名球员都可能导致传球防守出现纰漏。

换而言之,角卫或者安全卫上前突袭,意义就在于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对四分卫的擒杀,那么二线防守就不存在空虚的危机了。

波拉德如同猛虎下山般地切入了口袋之中,没有遭遇到任何阻碍!

开球之前,进攻锋线与防守锋线是“五VS五”的格局;开球之后,巴尔的摩乌鸦右侧的外线卫特瑞尔-萨格斯就与伯纳德-波拉德完成了一个交叉换位:萨格斯后撤、波拉德上前,如此一来,前线对峙依旧是“五VS五”,但萨格斯的后撤却错开了49人左截锋乔-斯坦利的位置,斯坦利就与防守端锋撞击在了一起,于是,站在外侧的波拉德就依旧无人防守。

波拉德冲传四分卫。萨格斯短传协防。

因为没有防守球员的阻拦,波拉德如入无人之境,瞬间就进入了口袋之中,视线里就可以看到快速后撤步的陆恪,近在咫尺,如同待宰羔羊一般!

但下一秒,一抹红色球衣就横亘在了波拉德和陆恪之间,赫然是马库斯-林奇!

波拉德的脚步一个紧急刹车停靠了下来,避免自己一头钻进了马库斯的渔网之中,那么这一次冲传战术就彻底毁掉了,他现在脑海无法做出有效思考,但……对方是怎么察觉到自己冲传突袭战术的?

因为马库斯的脚步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波拉德的冲传已经非常迅猛了,几乎不到一秒的时间,陆恪才刚刚来得及后撤步,波拉德就成功到位了;但马库斯还能够及时完成卡位,如果没有提前预判,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波拉德随后就意识到:他们的战术被识破了!

波拉德的脚步停顿下来之后,马库斯也没有冒然上前,就这样不远不近地形成对峙——波拉德不上步,马库斯也不主动,这一来一回的对峙之中,陆恪的传球时间就已经足够了,波拉德的突袭战术也就彻底沦为了无用之物。

怎么回事!

……

陆恪的左侧感知和右侧感知能力已经达到了八十五分,但客观来说,四分卫的注意力必须放在正前方的传球目标上,对于两侧突袭冲传的观察势必无法全神贯注,即使是达到了满分,四分卫也还是必须依靠进攻锋线的保护来完成传球——所谓的感知能力,只是一个相对属性而已。

但这一次,主动上前的突袭手却是安全卫,完完全全就在陆恪的雷达范围:因为他正在观察着二线防守的站位和对位,然后根据己方接球球员的跑动路线来选择传球目标,现在一名安全卫偷偷摸摸地上步,他怎么可能错过呢?

如果这样的细节都错过了,那么每一档进攻之前陆恪都在坚持着阅读防守,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临时改变战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开球倒计时只剩下两秒,一眨眼就只剩下一秒了,于是陆恪干脆就顺水推舟地呼喊了马库斯一句,随后就宣布了开球。

马库斯和高尔的状态、风格、能力等等都十分接近,而本场比赛马库斯之所以能够首发,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与陆恪之间的搭配非常默契,一个口号一个眼神就能够明白陆恪的战术意图,这对于进攻组来说非常重要。

果然,马库斯明白了陆恪的意思,切入到了陆恪的盲侧,接替了斯坦利的漏洞,为口袋保护打补丁。

陆恪快速后撤步,视线余光横扫了一眼,只是注意到红色球衣形成了包围圈,然后就没有花费更多心神,注意力立刻投向了正前方,一个横扫就将全场对位收入眼中,立刻就捕捉到了一个扯动出来的巨大空档,当机立断就选择了上步,以左脚重重蹬地,快速将橄榄球传送了出去。

方向:中央地带!

目标:弗农-戴维斯!

……

弗农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脚步,因为全场比赛第一档进攻的黄旗犯规,他自己也有些焦虑,那样的低级失误是必须避免的,而且还是在超级碗的舞台之上,这一次摆出了同样的进攻阵型,他却不会重蹈覆辙了。

首节上一节1030/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